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英文名称: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成立于2003年,位于福建漳州市,是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独立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00万册,电子图书近百万册。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独立学院。2010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4年,学校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开始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截至2025年6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区占地2726亩。下设13个学院、1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4个本科专业,83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近20000人、硕士研究生9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学校专兼职教职工900余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评级(A类及以上)中位次占前10%。
学校历史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独立学院。自2007年1月起,该学院开设国际班,从国际商务学院、管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大一新生中选拔学生,推行纯英文环境下的专业教学;2008年2月,学校实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学生可以自选锻炼项目、时间和教师。
2010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1年起,学校连续12年入选腾讯网教育产业价值榜,在独立学院排名中位列第一;2014年,学校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开始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6年4月,校会计与金融学院正式揭牌成立,6月,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成立。 2019年11月,日语系正式升格为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11月,土木工程系正式升格成为土木工程学院,12月,原英语系、原大学外语教学部正式合并成为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由此,学校形成了12个学院、2个独立系的学术组织架构。
2020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所科研竞争力A+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二;在“金平果”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五星+”独立学院综合类型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2021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同年4月学校成立设计与创意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54个本科专业,83个专业方向。
注:截止到2025年6月,资料来源于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7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设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学校与厦门大学有联合培养研究生,11个学科、19个专业、可招收研究生。
注:截止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师资规模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已拥有一支由900余名训练有素、教研并长的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956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级248项、省级708项),9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含1项特等奖)。截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聘有专任教师8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39.7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为92.79%;拥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2人。
教学建设
专业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有9个省级一流专业,20个校级一流专业 。
注:截至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课程建设
截至2022年7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设有省级一流课程2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79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64门校级一流课程。在2021-2022学年,学校引进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3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学校2 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科课程,其中,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大学英语 2》获评“线上一流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工程学》获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注:截至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平台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已拥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校企合作创新平台16个。
注:截至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合作交流
学校聘请澳大利亚等各国外籍教师,同台湾地区高校以及西班牙等国的高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2019年,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国外高校的代表团先后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交流合作事宜。2022年,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校长Jim McDonald与王瑞芳院长共同签署了最新合作协议。截止到2023年,学校与英国、西班牙、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的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了校际交流与合作,也积极与台湾地区、香港特区高水平高校开展互动交流。赴台交流学习学生241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已拥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校企合作创新平台16个。
注:截至到2025年6月,资料来源于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成立于2004年11月,总面积37792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000个, 实行藏、阅、借、参一体的服务模式。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 182.4143 万册,当 年新增 75704 册;拥有电子期刊 45622 册,音视频 1639.93 小时;图书馆自建文 化语言学特藏、教师著作、课程参考资料、我校教材库、图书馆馆史等多个特色 资源数据库。2022 年电子资源访问量 45.8 万次,纸本图书流通 11.4 万册次。同 时与厦门大学图书馆共享近千万种文献资源,并与厦大图书馆总馆、翔安分馆、法学分馆、经济与管理分馆、信息工程分馆馆际之间实行通借通还。截止到2023年3月,图书馆馆藏书近200万册,现刊776种,报纸67种,电子图书近百万种,同时与厦门大学共享文献资源。
科研成果
截至到2023年3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拥有758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其中196项国家级、562项省级。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9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含1项特等奖)。
截至2024年10月9日,学院有各类科研项目1430项(省部级以上重要项目149项)。
注:截至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学校排行
2018年,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发布了学生最满意的20所大学榜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福建省高校中排名第二。
2020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所科研竞争力A+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二;在GDI应用大学(独立学院)top 100榜排名第三,声誉指数第一,二次评估指数第一,学术指数第二;在“金平果”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五星+”。
2021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独立学院第一。
2024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ABC中国独立学院排名第二名。
2025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中国独立学院评级(A类及以上)中位次占前10%。
学校荣誉
2010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2014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被华人教育家大会评为“2017-2018最具国际影响力独立学院”、“2018-2019国际化办学典范高校”。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徽是在厦门大学校徽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徽标下方为英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圆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绶带上的时间代表着学院创办于2003年,盾形上的文字为篆体的院训“止于至善”。
学校校训
止于至善
2003年,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传承母体学校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将“止于至善”设定为校训。“止于至善” 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通过不懈的努力,追求尽善尽美,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
学校校歌
校歌是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创作校歌,将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宗旨融入校歌中。在举行建校仪式当天,陈嘉庚先生公布了校歌。并且厦门大学的校歌也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校歌。
《南方之强》
自强 自强 学海何洋洋 谁操钥发其藏
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吁嗟乎 南方之强 吁嗟乎 南方之强
自强 自强 人生何茫茫 谁欤普渡驾慈航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
吁嗟乎 南方之强 吁嗟乎 南方之强
校园环境
标志建筑/景观
主校门
墨绿色的瓦片,配合四根罗马柱的帽穗,似一顶巨大的博士帽。
图书馆
图书馆的中庭装有点式结构玻璃天窗,面积达800多平方米。
主楼群
主楼群由红屋顶、大台阶、连廊等构成,像本部的嘉庚楼群一样沿袭了“一主四从,五位一体”的建筑风格。“一主”是三号楼为主楼,共有12层;“四从”是指在3号楼两侧的一、二、四、五四栋从楼。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注:截至到2025年6月,资料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