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力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日本一家集发电、输电和配电于一体的大型电力企业。其电网主要覆盖东京及周边8个县,承担了日本近1/6的电力供应份额。它是日本收入最高的电力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截至2022年,公司销售总额为7兆7986亿日元,员工人数为38027人。
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及海啸中,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酿成了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中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2014年3月3日受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在宫城县避难的58名福岛居民3日向宫城县仙台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和东电赔偿总额24.476亿日元(1人民币约合16.4日元)的损失。2022年12月13日,早稻田大学和东京电力控股宣布签署了去碳化领域的全面合作协定。2023年,东京电力公司入选《2023日本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排名第47位。2023年8月,东京电力公司位列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42位。
2023年8月24日至9月1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第一轮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计划。2024年11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十次核污染水排放结束,排放量约为7837吨,累计核污染水排放量已达7.83万吨。2025年4月1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第十二轮核污染水排海,排海量为7800吨。
公司介绍
东京电力公司(日语全称:東京電力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英文: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简称东电或TEPCO,创立于1951年,是一家集发电、输电、配电于一体的巨型电力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
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九大电力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力公司之一。2011年,公司运营着3个核电站共17座反应堆,分别分布在位于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厂、福岛第二核电站和位于新(音xì)县中部的柏崎(音yì)羽核电站。
东京电力公司是亚洲最大电力企业之一,业务范围涉及电力、设备维护、燃料供应、环保、不动产、运输、信息通信等行业。
历史沿革
1951年,东京电力创立,其前身是“东京电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东京电灯”就实现了对东京等地电力市场的控制,是日本关东地区实力雄厚的财阀。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政策发生转变,“东京电灯”被迫成为了半官方半私有的电力企业。二战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惩罚了一些参与侵略扩张的日本大企业,“东京电灯”作为“好”企业得以幸免。
1951年5月1日,在进行整编后,东京电力成立。而后,该公司形成了集发电、输配电为一体,电网覆盖东京都及周边8县的电力巨头。据该公司到2010年3月底为止的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包括下属企业在内的销售总额为5万亿日元(约4000亿元人民币),在《财富》500大公司中排名第128位,员工有5.2万人。
1971年,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运转,东电公司的核电历史由此开始。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作为石油进口国的日本坚定了发展核电的战略。在此背景下,东电公司除了发展火电、水电、清洁能源发电外,将核电发展纳入公司重点发展战略。
2021年5月27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增设23座储水罐(总容量共约3万吨)用于存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不断增加的核污染水。这是因为现存储水罐中,约有3万吨将被转用为准备排放用储水罐。增设23座储水罐后,实际储存容量将增至约140万吨,储水罐容量告罄的时间将推迟至2023年春季前后。同年4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对东京电力公司旗下的柏崎刈羽核能发电厂发出了运行禁令。6月23日,东京电力公司着手开展福岛二核反应堆报废作业。12月2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式向日本原子能规划委员会提交申请书,请求批准其向大海排放福岛核电站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
2022年2月1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在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进行调查时,发现积水的底部有块状沉积物,可能为核燃料碎片。这也是1号机组首次发现疑似核燃料碎片的物质。3月18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声明称,当地时间18日晚9时至10时期间,电力供给处于“极为严峻”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停电,呼吁民众紧急节电。3月23日11时,日本政府宣布解除东京电力公司管辖范围内电力供需紧张警报。3月24日,东京电力公司公开了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安全壳内部调查中拍摄到的影像资料,其中确认到新的疑似“核残渣”的堆积物。3月30日,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预计通过海底管道向离岸1公里处的近海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目前已确定方针,于2022年四月中旬开始着手管道放水口的修建工作。4月12日,东京电力公司透露了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海的相关费用,预计2021年度至2024年度总计达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4月27日,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海洋排放问题,东京电力公司重新评估了核污水储存罐的饱和时间,为下一步排海做准备,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释放出约130吨核污染水。东京电力在核电站设置了1000多个存放核污水的储存罐,截至4月21日,现有核污水容量已达最高承载量的95%。此前,东京电力认为核污水饱和会在2022年秋天左右,但经此次评估后指出,饱和时间应该会在2023年夏天到秋天之间。另一方面,关于核废水的海洋排放,东京电力表示,在2023年春天正式排海的计划不会改变。5月18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通过了东京电力公司2021年底提交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草案,后续会公开征集意见,预计6月后予以正式批准。同年7月17日消息,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将排放入海的近海1公里附近,基本完成将成为处理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7月22日消息,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8月2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针对东京电力公司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计划,同日,福岛县以及当地的大熊町和双叶町通知东京电力公司社长小早川,表示同意东电建设用于排放的海底隧道工程。11月18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用于排放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出口端放置了作为排放口的大型沉箱。待海底隧道挖掘完成后,整套排海设施就可连通起来。12月,东京电力公司暂停挖掘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用的海底隧道。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据日本富士电视台网站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内部核燃料碎片等堆积物采集作业重新启动。2月14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根据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建议,已将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海过程中的放射性元素检测种类调整为29种,其中包含。2月2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通过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审查书”草案。3月29日,据福岛电视台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28日使用机器人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安全壳内部进行调查时首次确认,用于支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混凝土底座已熔化,钢筋结构裸露在外。当天的调查还首次确认了混凝土底座内部有堆积物存在。东电公司计划在30日公布有关本次调查的详细结果。4月2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已完成为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海而修建的海底隧道挖掘工作,将继续推进后续工作。6月9日,据福岛县当地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工程陆地上排放设施将于本周内完成,6月12日起进行试运行。6月26日,据日本电视台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为福岛核电站存储的核废水排入海洋而进行的排放隧道施工工程于当天结束。同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24日开始,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入海洋。8月26日,据日本TBS电视台报道,东电方面承认,目前储罐中约有66%的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含量超标。在被问及核污染水何时能够全部排完时,东电危机公关负责人称,究竟何时能够全部排完核污染水,东电目前并没有任何具体计划。11月,据报道,在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三个月之际,东京电力公司面向日本国内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受害者启动损害认定和赔偿。12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在例行会议上认可了东京电力公司旗下柏崎刈羽核电站安全反恐措施整改报告,并认定东京电力公司具有运营该核电站的资格。
2024年1月1日,东京电力公司称,已确认地震导致新潟县柏崎刈羽核能发电厂2号、3号、6号和7号机组反应堆建筑物顶层燃料池水溢出。目前尚无法证实建筑物外有泄漏或损坏。据东京电力公司称,在当地时间1月1日下午6点45分左右检查机组燃料池时,发现2号机组溢出约10升水,3号机组溢出0.46升水,6号机组溢出600升水,7号机组溢出4升水。 这些水含有放射性物质,目前正在检测其放射性水平。
2024年2月27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2月28日开始第四轮排放,这是2023年度最后一次排放。和此前三轮相同,此次计划排出7800吨,预计在3月17日结束。报道称,东电2月28日还开始对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进行内部调查,为清除安全壳内的熔融燃料(碎片)做准备。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4日,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拆除因排放核污染水而空置的部分储罐,这是自排放开始约一年半以来,首次拆除核污染水储存罐。
企业架构
管理层
以上为部分管理层信息,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2月28日
公司成就
东京电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在核能占全国电力供应份额超过1/3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核电站供应了全国一半的核能发电量。也就是说,单独一个东京电力,就承担了全日本近1/6的电力供应份额。根据《财富》杂志数据,东京电力也是日本收入最高的电力公司。东京电力的财务报表显示,200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2844亿日元。到2010年3月底为止的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包括下属企业在内的销售总额为5万亿日元(约4000亿元人民币),工作人员有5.2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东京电力公司拥有3座核电站、17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1731万千瓦。除了在福岛县的两座核电站外,还有柏崎刈羽核能发电厂。三座核电站在全球都相当知名,福岛第一与第二核电站统称福岛核电站,共10台机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则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核电站。
东电公司规模占日本全国电力行业的三分之一,电网主要覆盖东京都及周边8县。共拥有发电站188所,总装机容量5884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站24所,装机容量3303万千瓦;核能发电站3所,装机容量1731万千瓦;水力发电站160所,装机容量851万千瓦;风力发电站1所,装机容量500千瓦。此外还拥有1542座变电站,总装机容量2亿5095万千伏安。2000年该公司销售电量总计2807亿千瓦时。
社会事件
2002篡改数据事件
事件背景
2000年,东京电力公司被举报在1987年至1995年期间其下属核电站发现部分反应堆管道有裂痕,却未按规定向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检修。
事件经过
2002年,因篡改和伪造核电厂安全记录的风波,包括董事长、总裁在内东京电力公司高层宣布辞职。调查记录显示,东京电力公司在1995年之前的近20年里篡改或伪造安全检查记录29份,约100名员工参与其中。因为这件事情,2003年4月,日本政府勒令东京电力关闭17座核电站和所有反应堆以进行安全检查,这包括后来发生特大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厂。不仅如此,民众的愤怒还使得日本核燃料循环的国家政策受到阻碍。
事件结果
因篡改和伪造核电厂安全记录,东京电力公司出来说明情况并鞠躬道歉,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总裁、两位顾问和副社长宣布辞职。关闭了所有17台核电机组,并进行全面检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最终因外界的压力下,被强制关闭一年时间。
后续
2021年5月23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承认,此前在福岛核电站地面发现的凝胶状物体确系放射性废弃物外泄造成的,并怀疑部分泄漏物已经随雨水入海,但该公司仍认为此次外泄事故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24日说,东京电力公司出现类似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2007漏瞒报事件
2007年1月,东京电力公司在向经济产业省提交的调查报告中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福岛第一核电厂、福岛第二核电站和柏崎刈羽核能发电厂的13座反应堆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存在篡改数据和隐瞒安全隐患的行为,其中就包括造成福岛核事故中的紧急堆芯冷却系统失灵问题。
2011核泄漏事件
2011年,海啸灾难10天后,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证实,过去11年间,东京电力公司在检查和维修上存在很大问题,安全隐患在灾难中失灵的冷却泵、柴油发动机、反应堆的温控阀等处均有出现。日本共同社2021年4月10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透露,福岛第一核电厂内保管废弃物核瓦砾等的集装箱内,无法确认箱内所装物品的约有4000个。据称,数量如此庞大的问题集装箱中,辐射量达每小时1-30毫希的约有350个,0.1-1毫希的约有3000个等。据了解,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希,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而工作人员若一次性接触4000毫希的辐射剂量则会致死。对此,东京电力负责人称,“我们(东电)定期巡逻,泄露的可能性很低。”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0日,札幌地方法院判决国家和东京电力公司进行赔偿,赔偿总额达到529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0多万)。
内阁会议审定
2021年,东京电力公司或在离岸1公里海域排放核污染水计划9月开始海底调查。2021年4月,日本政府会召开内阁会议正式最终决定。具体的排放时间预计会在两年之后。日本政府表示,处理后的核废水内放射性物质氚的含量仅为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下的七分之一。日本政府同时表态称,呼吁当地政府和水产业者共同加强对排放时核污水内放射性物质浓度的监测,承诺会继续大力援助当地的渔业和观光业的振兴,并指出,作为此次福岛县核事故核污染水处理的实施主体,东电在核电安全运行方面屡有不良记录,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后均有隐瞒、虚报和篡改信息的前科,包括核污染水处理问题。如果因核污水排放对当地产品的品牌形象产生损害,将会由东京电力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同月,日本政府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一决定引发了日本国内外的强烈反对。5月16日,日本有意在两年后将存放在福岛第一核电厂内的核废水排放入海,负责营运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东京电力公司,正持续研究具体排放方式。5月26日,东京电力公司正考虑将储水罐中的约3万吨核污水转移出来,测定放射性物质,为排放入海做准备。当地时间6月1日,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发现核废弃物集装箱出现泄漏,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积聚在集装箱周围,经检测其浓度为日本国家饮用水标准的76倍。10月3日消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净化装置近期陆续查出多个废气滤网破损的情况,再次暴露东京电力公司管理体制问题。
重启调查
2021年5月22日,福岛第一核电厂用地内发现了附着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的凝胶块。20日,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有分析认为受到雨水的影响,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流入排水管,但是港湾内海水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没有太大的变化,“对环境没有影响”。29日消息,福岛县的3个农业协会(JA)28日通过反对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的特别决议,认为政府的这一决定没有向渔业人员和国民进行充分说明。与此同时,东京电力公司正为排放核污水做准备。6月29日,日本TBS电视台消息,因核物质防护设施多处出现故障且处置不当,东京电力公司的柏崎刈羽核能发电厂此前被禁止重启。相关消息引发该公司股东不满。29日,东京电力公司社长小早川智明在股东大会上,就安全缺陷鞠躬道歉。同年12月21日,东京电力公司将提出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申请。
2022年1月23日,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泄漏了约4吨“冻土挡水墙”冷冻液。3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小组再次抵达日本,就核污染水排海展开审查工作。9月25日消息,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由于储存核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容器最快将在2023年4月底储满,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处理工作可能面临阻碍。10月17日,据台海网消息,核辐射检测仪暗藏玄机,东电公司夸大核污染水安全性。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当地时间3月19日0时左右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一个储存核污染水的储水罐水位下降了10厘米左右。经查,是由于通往另一组核污染水储水罐管道上的电动阀门没有完全关闭,导致大约8吨核污染水流入。
2022年2月,东京电力公司当地时间7日宣布,将于8日重启对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组核反应堆容器的调查。此前因为准备放入调查用的潜水机器人时发生了问题,调查被迫中断。2022年3月4日,日本最高法院第二小法庭就福岛县避难灾民在福岛、群马县和千叶市提出的三起诉讼作出判决,驳回东京电力公司的上诉,要求东电向灾民赔偿约14亿日元。8日,日本最高法院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避难灾民此前在仙台市提出的集体诉讼作出判决,驳回东京电力公司的上诉,要求东京电力公司向灾民赔偿约7.3亿日元。同年4月25日报道,东电公司开始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放海底隧道排水口的施工,为2023年春的排放计划做准备。2022年6月6日,共同社报道,关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疏散者等提起的索赔诉讼,东电鉴于自身败诉已经确定,5日在福岛县双叶町的产业交流中心与原告等会面,道歉称“事故给不可替代的生活和家乡造成了巨大损害,打乱了大家的人生,令身心受到了无法弥补的伤害。非常抱歉。”7月13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东京电力公司原管理层负赔偿责任,判决东京电力公司原管理层赔偿东京电力公司13万亿余日元。22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东京电力公司股东方律师团当天召开记者会,表示已要求东电办理扣押其原管理层财产的“临时执行”手续。同年8月3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核污染水排海设施工程将于4日起正式开工。10月8日,东京电力公司将启动水下机器人试验,以回收吸辐射矿物。11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将于12月重启反应堆安全壳的内部调查,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核燃料碎片取出工作做准备。
追加赔偿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将根据日本政府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赔偿标准,对生活基础发生变化和生活状况严峻的避难者等每人最多追加赔偿280万日元。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从福岛县到冈山县避难的居民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提起集体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和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就核事故对他们进行赔偿。日本冈山地方法院于2023年3月14日下午就此作出判决,否认日本政府的责任,要求东电公司对原告进行赔偿。
进行排放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组内部核燃料碎片等堆积物采集作业重新启动。2月10日,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已经完成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容器内部可能源于“核燃料碎片”的堆积物的4处采样工作。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的物质未全部清理干净,很可能仍大范围分布在底部堆积物的表面。同年3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开始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含有高辐射量的控制棒移除作业。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发布估算结果称,仅在福岛第一核电厂1至3号机组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前的准备工程中,就将至少产生约30万立方米的废弃物。3月27日,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从4月10日起受理有关福岛核事故的追加赔偿申请。28日,东京电力公司重启了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的内部调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首次确认,用于支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混凝土底座已熔化,钢筋结构裸露在外。
2023年4月,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在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应堆安全壳内部进行调查时,发现位于压力容器底部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一部分出现脱落,压力容器底部可能出现穿孔。19日,东京电力公司重启了对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和2号机组高放射性污染管道的拆除工作。2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已完成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而修建的海底隧道挖掘工作。同年5月10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前需要测量浓度的放射性物质由64种变更为30种。13日,东京电力公司切割回收了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之间受到高浓度污染的管道。18日,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排放后海水中氚浓度的指标值,称超过这一指标值即停止排放核污染水。
2023年6月5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报告称,在5月于福岛第一核电厂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许氏平鲉体内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达到每千克18000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所定标准180倍。同日,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支撑1号机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钢筋混凝土底座破损一事,东京电力公司在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为了应对可能发生无法向原子炉内注水冷却核燃料碎片的情况,将追加安装注水管道。此外,为了清除可能从安全壳中泄漏的气体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将配备带有过滤器的移动式排气设备。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海工程陆地上排放设施将完工,2023年6月12日起将进行试运行。同年6月2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用于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25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最新海水检测结果没问题。27日,东京电力公司承认除核污染水的排海计划以外,没有后备方案。8月24日至9月11日,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一轮核污染水排海完成,共计排放7788吨核污染水。
2023年10月5日至10月23日,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二轮核污染水排海完成,共排放7810吨。11月2日至11月2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完成,此次排海的核污染水总量约为7800吨。
2024年2月28日至3月17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完成,排放量约为7800吨。3月28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会在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分七次向海洋排放共计约54600立方米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放射量总计14万亿贝克勒尔,排海量计划约为7750立方米。
2024年4月17日至5月7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第五次的核污染水排海完成,17天来共向大海排放了约7800吨核污染水。同日, 日本非营利组织代表向日本政府递交超过18万民众的签名,呼吁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立刻停止向海洋排放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4月26日,日本民众在东京举行抗议集会,反对日本政府再一次开始核污染水排海,并表达排海过程中不断发生安全事故的强烈担忧。福岛县避难者表示,东京电力公司对于福岛核事故的后续处理,包括福岛核污染水的处理以及福岛的重建等问题都难以看到终点。如果东电能够负起责任,就把所有的放射性物质全部回收。5月17日中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2024财年第2次、总计第六次的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当地时间6月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六次排海于当天结束。7月16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海已完成,共计向大海排放了7846吨核污染水。8月2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八轮排海已于当天结束,此次排放了约7800吨核污染水。9月2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第九轮核污染水排海已开始。当地时间10月1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九轮核污染水排海已于当天结束,排放总量约为7800吨。10月17日至11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厂进行第十轮核污染水排海,排放量约7837吨,累计的核污染水排放量达7.83万吨。
当地时间2025年3月30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11轮排海已结束,共排放了约7800吨核污染水。这是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最后一次排海。2025年4月1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第12轮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本次排海量为7800吨。
残渣取出
2024年8月22日,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福岛第一核电厂2号机组内核燃料残渣试验性取出准备作业,但随后因设备装置安装错误而中断。当地时间10月28日上午,在因提取设备的相机故障导致作业中断一个多月后,福岛县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内核燃料残渣的试提取工作重启。
相关回应
2024年6月7日,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在机构理事会上发言,进一步阐述中国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强调中国主张对日本排海行径实施严格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督。
2024年8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反对日本单方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场没有变化。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关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国际公共利益,绝非日本一家私事。日本在尚未解决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监测安排有效性等关切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将潜在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极其不负责任。
2024年9月,中日两国主管部门就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发表如下共识:一、日方明确将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尽最大努力避免给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将持续开展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影响评估。二、基于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的关切,日方欢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并将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以及这些参与国的独立抽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得以实施。三、双方一致同意,本着对生态环境和民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任态度,基于科学持续开展建设性对话,妥善处理涉及排放的关切。四、中方表示,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中方对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采取了紧急预防性临时措施。中方将在有效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等监测活动实施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2024年9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发表声明,对中日就福岛县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表示赞赏,欢迎中国在对日本排海国际监测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2025年4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科研机构已完成对2025年2月赴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独立采集的海水、海洋生物等样本的检测分析。样本中,氚、铯-134、铯-137、锶-90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
民众质疑处置核污染水能力
鉴于柏崎刈羽核能发电厂在安全对策等方面不够完善,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将对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社长进行质询。福岛县民众多次指出,自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东京电力公司的善后处理工作漏洞百出,曾多次被曝出存在隐瞒、篡改数据,其处置核污染水的能力令人怀疑。东京电力公司能否从始至终都安全、负责地处理福岛核污染水,能否确保长达30年的排放管理不犯错、不失误,能否确保净化装置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能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核污染水的取样、监测活动。
工作人员受放射污染
2023年10月25日上午11时10分左右,在处理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由于水管脱落,核污染水溅出,5名工作人员接触到了含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5人都佩戴口罩和穿着全身防护服,但其中2人身体表面的辐射量一直没有降低到安全标准值以下,仍在接受擦拭清除处理。10月30日,针对10月2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放射性废液喷溅事件,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经过重新估算,事件中喷溅出的放射性废液总量比此前公布的数字高出几十倍。事故中,因体表辐射量过高被送医治疗的2名工作人员已经出院。
净化装置发生泄漏
2024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染水净化装置发生泄漏。约有5.5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从排气口泄漏,其中含有铯、等放射性物质的总量或达220亿贝克勒尔。2月8日,日本媒体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泄漏可能是人为失误造成。当时该厂房内正在进行清洗作业,16个需手动关闭的阀门中,有10个处于打开状态。东京电力公司最初解释称这些阀门是自动阀门。同日,日本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所长田南达也等人就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泄漏事件道歉,表示会查明原因并报告。2月15日,东京电力公司公布调查结果称,泄漏系工作人员未关闭手动阀门所致。福岛第一核电厂每天约有4000人左右在进行核电站报废工作,人为失误不断。东电宣传人员称,“由于是人工作业,完全避免失误非常困难”。
25吨含放射性物质的水发生泄漏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3日,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核燃料残渣冷却池发现有25吨含放射性物质的水发生泄漏。东京电力公司方面表示,含放射性物质的水没有流至外部环境,核燃料的冷却不存在问题。
诉讼事件
2022年3月4日,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最高法院当天作出一项判决,要求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向福岛县、千叶县以及群马县的约3700名原告居民赔偿总计约1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60万元)。3月8日,日本最高法院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避难灾民此前在仙台市提出的集体诉讼作出判决,驳回东京电力公司的上诉,要求东京电力公司向灾民赔偿约7.3亿日元。3月,日本最高法院驳回东京电力公司上诉,责令东电向约580名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受害居民赔偿11亿日元(1美元约合115日元),这一赔偿金额高于日本政府规定的赔偿标准。
2022年6月5日,据日本时事通讯社及《朝日新闻》等媒体报道,因在福岛核事故受害者提起的赔偿诉讼中败诉,东京电力公司首次以社长的名义向提出集体诉讼的原告方道歉,承认核事故给民众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7月13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就东京电力公司股东起诉东电前经营团队一案做出判决,要求东电前会长等4人赔偿公司约13.3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37日元)。这是首次认定东电前管理层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承担民事责任的司法判决,赔偿额度为日本审判史上最高。
2023年8月23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包括渔业人员在内的日本福岛、宫城县、茨城县居民等,将向福岛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要求叫停东电福岛第一核电厂污染水排放入海。据称,这将是日本全国首起有关叫停核污染水排海的起诉,计划于9月8日发起正式起诉。12月22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当天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避难者提出的索赔案进行二审判决,决定维持一审判决,要求东京电力公司进行赔偿,同时否认日本政府的赔偿责任。判决要求东京电力公司向16名原告提供共计440万日元的赔偿。
2024年1月17日,围绕福岛县核事故后前往山形县避难的约670名核事故灾民集体向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提出的赔偿诉讼,日本仙台高等法院做出判决,维持山形地方法院在一审中做出的、认为日本政府不负有责任的判决,驳回原告团相关上诉。另一方面,由于该案一审后,日本政府增加了福岛核事故赔偿额度,仙台高等法院在判决中,要求东电对原告团中部分成员追加赔偿,原告团律师在判决结果宣布后表示,对结果感到十分遗憾,考虑提起上诉。1月26日,围绕福岛县核事故,日本东京高等法院于作出最新判决,撤销了一审时认定日本政府负有责任的内容,在最新判决中,东京高等法院仅判决东京电力公司需要支付赔偿。2月14日,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针对福岛县川町山木屋地区323名福岛核事故灾民向东京电力公司提起的赔偿诉讼,仙台高等法院当天作出二审判决,认定东电对核事故的应对不善,责令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地方法院磐城支部判决结果的基础上,增加赔偿金额约5亿日元,总计向原告支付10.9891亿日元赔偿。
赔偿事件
2024年2月,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由于排海带来的一系列限制措施,日本2023年对华出口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大幅减少。其中扇贝受到的影响最大,2023年全球出口额较前年同期减少24.4%,即222亿日元,跌至688亿日元。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东电被要求为这一亏损买单,公司据称已收到260份申请索赔书。如果日本海鲜持续一年不恢复出口,东电估计要承担的赔偿额或达1000亿日元。
福岛核电站工人受伤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4日,福岛第一核电厂内的一处工地上,一名正在室外进行挖掘作业的工人受伤,救护车赶到后已将其送医。伤者被送医前未失去意识,东京电力公司正在确认其受伤原因。东京电力公司在当日曾发布消息称,正在进行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因停电中断。当日17时15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重新启动。截至4月24日,东京电力公司尚不确定停电与工人受伤是否有关。对于该事故,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不断发生事故,一再表明东京电力公司管理失序混乱,难以保障作业安全,更加凸显了国际社会开展监督的必要性。
福岛核电站工人死亡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一名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的50多岁男性协作企业员工于13日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随后确认死亡。该员工13日上午11时左右在第一核电站区域内进行了约10分钟的辐射量测量工作。
核污水排海一周年遭民主抗议
2024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一周年。福岛第一核电厂安全事故频发,引发日本国内外广泛担忧和质疑。24日傍晚,部分日本民众在东京举行抗议集会,要求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停止核污染水排海,批评日本政府将国内海产品遭受“风评被害”(即声誉受影响)的责任转嫁给他国。
柏崎刈羽核电站6号机组发生冒烟事件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0日上午10时,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员工发现6号机组控制室冒烟,随即通报消防部门。该控制盘位于6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内的非辐射管制区。东京电力公司迅速采取初步灭火措施,消防队于10时30分前抵达现场。截至11时,现场未发现明火,烟雾也已消散。截至17时,消防人员仍在现场进行调查,以确认事发时附近是否有人或正在进行作业。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冒烟位置位于6号机组1楼的紧急柴油发电机控制室,事故未造成辐射泄漏,已初步控制。该核电站规模大,有7座发电机组。6号机组自2012年3月停机,东京电力公司计划2025年6月重启。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社会评价
“篡改数据、隐瞒风险似乎是他们(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一选择,总是要等到被曝光、实在瞒不住了才勉强承认。而无论结果多么令人震惊,都简单归咎于“疏忽大意”,把灾难性的后果留给无辜的民众。由这样一家公司承担福岛核事故处置这一事关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事,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2022年7月22日,中方对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事故污染水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再次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停止强推排海方案。如果日方执意将自身私利凌驾于国际公共利益之上,执意要迈出危险的一步,必将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代价,留下历史污点。”(现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东京电力公司长期存在的内部管理混乱无序、对公众隐瞒欺骗等疾积重难返。(京报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