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是2006年联合国确定的糖尿病节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每年11月14日举办活动。
世界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12月20日,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联合国每年在联合国糖尿病日都会呼吁各国的国家卫生部长或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请他们投入更多资源,帮助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到2030年的糖尿病覆盖目标。
历史沿革
设立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脏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当身体不能有效利用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这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高血糖)。糖尿病主要分三种类型:
1、一型糖尿病(以前称为胰岛素依赖型或儿童期发病型糖尿病)的特征是不能产生胰岛素。
2、二型糖尿病(以前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或成人期发病型糖尿病)是因为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引起的。体重超重和缺乏身体活动常常造成该病。
3、妊娠糖尿病是指初发于妊娠期间的高血糖症状。
据估计,2014年,全世界共有4.22亿成年人罹患糖尿病,而这一数字在1980年为1.08亿。此外,自1980年以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几乎翻了一翻,在成年人口中所占比例从4.7%升至8.5%。这表明超重或肥胖等相关风险因素也呈增长趋势。过去十年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高收入国家。
设立过程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从1991年起,每年11月14日在全球举办世界糖尿病日活动
2006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83次全体会议,认识到迫切需要开展多边努力,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健康,以及提供接受治疗和保健教育的机会,决定将现有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定为一个联合国日,从 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活动。联合国邀请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相关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民间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以适当方式举办世界糖尿病日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和有关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和护理的认识,包括通过教育和大众媒体加以传播。联合国鼓励会员国结合其保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拟定预防、治疗和护理糖尿病的国家政策。
往届活动
价值与影响
设置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是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2019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15个专项行动,糖尿病防治首次被列入专项行动中。
2022年11月14日,在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糖尿病防治工作,将糖尿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将降低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核心目标,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国家政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