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宣,生于1943年7月,汉族,邓州市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邓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邓州市中医院院长,中医主任医师,河南省中医院唐祖宣工作室专家。
1956年,唐祖宣小学毕业。1958年3月,唐祖宣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63年7月,唐祖宣从河南省中医学徒出师。1988年,唐祖宣任邓县中医院院长。次年4月,唐祖宣任邓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1991年,唐祖宣遴选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唐祖宣遴选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唐祖宣获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14年,唐祖宣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2020年12月,唐祖宣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2021年2月,唐祖宣获评为“邓州市功勋人才”。
唐祖宣的研究成果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南阳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截至2022年4月,唐祖宣撰写学术论文386篇,其中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6篇,编著学术著作和履职著作106部,共计7830万字。作为第七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30余年共提出有关中医药事业的议案建议三百余件。
人物经历
唐祖宣于1943年7月在邓州市出生。1956年,唐祖宣小学毕业。1958年3月,唐祖宣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63年7月,唐祖宣从河南省中医学徒出师。 1986年,唐祖宣获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8年,唐祖宣任邓县中医院院长。次年4月,唐祖宣任邓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1991年,唐祖宣遴选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唐祖宣遴选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次年7月,唐祖宣研究的“脉络通颗粒”获得了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2007年,唐祖宣获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2014年,唐祖宣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2020年12月,唐祖宣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次年2月,唐祖宣获评为“邓州市功勋人才”。
研究方向
唐祖宣擅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对周围血管病方面有研究。
主要成就
唐祖宣运用温阳法治疗心脑血管病效果显著,防治四肢血管病有独到建树,研制出国家三类新药“脉络舒通”。
主要作品
截至2022年4月,唐祖宣撰写学术论文386篇,其中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6篇,编著学术著作和履职著作106部,共计7830万字。
书籍著作
以上来源:
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4月,唐祖宣带徒910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瑞典、泰国、马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三甲医院院长166名。曾经为160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和名人大家做过医疗保健工作。
获得荣誉
科研荣誉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唐祖宣出生于邓州市,15岁到街道的印刷厂当学徒工。休息时,他常到隔壁的诊所帮忙打扫卫生、给老中医端茶、点烟。随着诊所与印刷厂合并,唐祖宣被调入药房学习调剂、炮制中药,他白天干活,晚上研读老中医借给他的《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1958年,街道诊所并入城关卫生院,唐祖宣遇到了恩师周连三。当时老先生已经70多岁,但每天依然要给很多病人看病。收徒之后,周连三老先生指导唐祖宣学习中医经典,白天要接诊,晚上时,周连三口述内容,让唐祖宣记录。除了背书、记录,还要写下来心得,以及随访患者。1963年,经河南省卫生厅考试,唐祖宣18门功课及格,顺利出师。
社会关系
人物评价
“唐祖宣在助推国家中医药大政方针制定、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中医药立法、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疫病作用和中医教育、科研、传承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中医药新闻信息网评)
“唐祖宣在临床与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是中国中医治疗四肢血管病奠基人之一。他有着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并对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评)
“唐祖宣在周围血管病领域和养生保健方面颇有造诣,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