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

星座(英文名:Constellation),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是一种具有特征并容易记忆的恒星在天空的投影图案。不同的文明和历史时期对星座的划分可能不同。现代星座大多由古希腊传统星座演化而来,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全天精确划分为88个星座。

天球上的星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移动,但星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改变。因此,古时候的人们,常以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作为各个星座的名称。按各星座在天球上不同的位置和恒星出没的形式,又将88个星座划分为五大区域,即拱极星座、北天星座、南天星座、赤道带星座和黄道十二星座。其中29个星座在赤道以北,46个在赤道以南,跨在赤道南北的13个。星座的日周运动是指天体每天由东向西转一圈。把地球的赤道延伸到天球,称为天球赤道,星座和天球赤道是平行的,它以北极星为中心,旋转一周时间恰好为一天。

中国天宝出现的一幅《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绘画作品,传为梁令瓒所绘,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该图卷从左至右依次描绘了17位星官神形象。古代人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黄道从春分点起向东划分为12等份,每等份为一宫,黄道上黄经30°有一个星座,故把黄道上的12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分别为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座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人马宫、摩羯座宫、宝瓶宫和双鱼宫。

定义

《美国传统英语词典》对“星座”的定义是:“一群恒星的随意组合,常被看作一定的形象和图案,尤指已经划分的八十八个星座之一。”

在占星术中,由于地球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去,太阳像是在星座之间移动,人们把太阳的运行路线叫作黄道。一年中,有十二个星座通过黄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黄道十二星座,它们分别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历史沿革

中国

上古时代,中国夏商周时,以农开国,以农历计算月亮围绕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8天。日间观天,以太阳为对象,晚间以天宫为对象;这是因为月亮以地球为中心,没有对应价值。月球每天经过一区(称为“宿”或“舍”),28天环绕地球一周。二十八宿又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二十八宿的体系除了中国外,印度巴比伦与阿拉伯也有类似体系,而且均能一一对应(虽不是全部严格相等);在周代初期著作《周礼》中已能发现二十八宿部分宿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备了。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1978年考古学家在随州市的战国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绘有二十八宿图像的漆箱盖,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二十八宿的实物例证。

印度

为了观测和研究太阳、月亮的运动,印度亦有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它将黄道带划分成二十七个等分,称为“纳沙特拉”,意为“月站”。由于印度的二十七宿是等分的,各宿的起点并不一定有对应星,于是,他们就选择该宿范围内最亮的一颗星作为联络星。每个宿都以联络星星名命名。印度上古文献,全无年代记载。要确切地确定资料和记录的年代是困难的。人们曾根据春分岁差移动的原理,推断《鹧鸪氏梵书》春分点在昴日星官的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由于其所载二十八宿以昴宿起首,便推论印度的二十八宿起源当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事实证明这一推论是完全靠不住的。在印度最早的古籍《梨俱吠陀》所载二十八宿,则是以大角星为起首星,这种排列方式又与中国一致,可见并不能由昴宿为起首星,来推定印度二十八宿的起源时代。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与以《尧典》四仲中星的昴宿断定中国二十八宿的起源相类似。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星座起源的重要地区。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就开始对星空进行观测,并将一些亮星组合起来,赋予它们特定的名称和意义。苏美尔人的星座体系主要是为了宗教和农业目的而建立的。他们将天空分为三个区域:天界、人界和冥界。天界由众神居住,人界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冥界则是死者的归宿。星座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认为是众神的象征和使者。例如,美索不达米亚人将昴宿星团视为女神伊南娜的象征,她是爱情、战争和生育之神。他们还将猎户座视为英雄吉尔伽美什的化身,他的故事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被广泛传颂。美索不达米亚的星座体系对后来的希腊罗马和阿拉伯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

古埃及人对星空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将星座与宗教、农业和历法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独特的星座文化。古埃及人认为,天空是女神努特的身体,她每天晚上吞下太阳,第二天早上又将它吐出。星座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认为是女神身体的一部分,或者是与太阳和月亮有关的神灵。例如,古埃及人将天狼星视为女神伊西斯的象征,她是生育、魔法和死亡之神。天狼星的升起标志着尼罗河的泛滥,这是古埃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古埃及人还将猎户座视为奥西里斯的化身,他是死亡和复活之神。奥西里斯的故事在古埃及神话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死亡和复活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不朽。古埃及的星座体系对后来的希腊罗马和阿拉伯天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希腊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就引用了古埃及的星座名称和位置。

古希腊

公元前一千年前后,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其中,黄道十二星座最为著名,黄道十二星座的命名与古希腊神话故事密切相关,如白羊座象征着牧羊少年伊阿宋金牛座则与宙斯化身的OX有关。现代星座大多由古希腊传统星座演化而来。

公元前270年,古希腊诗人阿拉托斯(前315或前310一前240)写的《物象》中提到47个星座。在西方经典——《圣经·约伯记》里,就提到了大熊、猎户等几个星座。

阿拉伯世界

克罗狄斯·托勒密(Ptolemy)所著的《天文学大成》最早在9世纪时被翻译成阿拉伯语。托勒密是亚历山大时期的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天文学大成》总结了古代天文学中最先进的知识。9世纪以后,托勒密星座传至阿拉伯。阿拉伯世界本有自己的星座体系,但未曾有星图流传下来,因此出现了将阿拉伯星座与托勒密星座合为一体的星图。托勒密星座表中罗列了包含12星座在内的48个星座,其中大部分依然能从北纬地区和赤道上空辨认出来,托勒密的星座表一直沿用了大约1400年。

现代星座

公元二世纪,古罗马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168)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记录了48个星座中的1022颗恒星。1603年,巴耶的《天文测量志》一书出版在这本书中,他发明了一套希腊字母来命名恒星的简明方法。1690年,赫维留著作的《赫维留星表》作为图书《天文学导论》的一部分出版。《赫维留星表》中包含1500多颗星星的位置,该星表包含的星星数量比一个世纪前伟大的第谷·布拉赫编制的数量多50%,两者对位置的测量精度相当。赫维留的星表还附带一份《赫维留星图》,共56幅图。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重新清楚地划分了星座的边界,将全天分为八十八星座。

星座的分类

为了便于识别恒星,人们把星空划分为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每一个星座都以其中的亮星为标志而组成图形,其名称大都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或动物命名。人们可以据此来辨认星空中的星座。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1928年的规定,整个天球划分为88个星座。并以赤经线和赤纬线作为星座界线。每一颗星都属于一个星座。星座的面积大小不一,所包括的恒星数量也差别很大。按各星座在天球上不同的位置和恒星出没的形式,又将88个星座划分为五大区域,即拱极星座、北天星座、南天星座、赤道带星座和黄道十二星座。其中29个星座在赤道以北,46个在赤道以南,跨在赤道南北的13个。这是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调查,重新划分归纳的。在88个星座中有15个在南天极附近,住在北京一带的人永远看不到;在上海市则可以看到这15个星座中的6个,因为上海比北京纬度低一些;中国海南岛南端榆林港的纬度最低,那里的居民可以看到84个星座。

中国古代为了便于研究,也有类似划分星座的行为。例如我国很早就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史记·天官书》记载颇详。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3个区域,即颢天玄宿、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即东方七宿,南方七宿,西方七宿,北方七宿。而西方星座则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据说,所谓的黄道12星座等总共有20个以上的星座名称,在约5000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时就已诞生。此后,古代巴比伦人继续将天空分为许多区域,提出新的星座。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了当时的天文成就,编制了48个星座。并用假想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给它们起出适当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希腊神话故事中的48个星座大都居于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

星座的命名

天球上的星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移动,但星星之间的相关位置并不改变。因此,古时候的人们,常以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作为各个星座的名称。

希腊天文学家用希腊文给星座命名,有的星座像某种动物,就把动物作为星座的名字,有的则是出于某种信仰,用神话中人物的名字来命名。中国自周代即开始划分星座,称为星官,后来归纳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为:颢天玄宿、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张、翼、轸、奎、娄、胃、昴、毕、觜、参、斗、牛、女、虚、危、室、壁。三垣都在北极星周围,其中的恒星不少是上古的官名,如上宰、少尉等。二十八宿是月亮和太阳所经过的天空部分,里面的恒星的名字,有很多是根据宿名加上一个编号,如角宿一心宿三等。在中国苏州博物馆中有一个宋代天文学家制作的石刻星图,这是世界上较古老的石刻星图之一。

星座的运动

星座看起来随着天球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其中对星空变化较为显著的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自转,星空背景每天绕天轴转动一圈;星空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缓慢变化,经过一年之后,星空与一年之前的星空几乎一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还有一个称作进动的长周期运动,其周期大约为25765年。这种运动引起北极点恒星背景中的周期性漂移,这在天文学上称为岁差。在短时期内对星座的粗略观测可以忽略这种运动。恒星都在做着高速移动。恒星的运动都可以分解为两者连线方向的径向速度和与之垂直的自行,其中自行会改变恒星在星空中的视位置。由于恒星距离地球太远,一般可以认为恒星在太空的位置是固定的。

星座的日周运动是指天体每天由东向西转一圈。把地球的赤道延伸到天球,称为天球赤道,星座和天球赤道是平行的,它以北极星为中心,旋转一周时间恰好为一天。由于年周运动的缘故,星座每天向西移动约1°角。地球自转360°角需24小时,也就是每4分钟做1°角的自转。所以,同一星座在同一方向出现的时刻每天提前约4分钟,也就是一个月提前两小时。

星座的识别

星座在很久以前就被水手、旅行者当作识别方向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星座用于方向识别的作用逐渐减弱,但是航天器还是通过识别亮星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航向。对于星空爱好者来说,识别星座往往是识别亮星。在北半球小熊座北极星是在星空确定方向最重要的依据。从天球坐标系可以看出,天罡星的高度是与当地的纬度一致的。但实际上由于北极星并不明亮,人们通常把北斗的勺柄延长5倍处便能找到北极星。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即北方。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北斗七星会落入地平线以下,此时可以根据与北斗七星相对的、呈“M”(或“W”)状的仙后座来确定北极星的位置。一旦识别出北极星和其他任何一颗恒星,整个星空就完全可以通过恒星的相对位置来识别。

一年四季中常见的星座及其主要亮星、星云等。高悬在北方夜空的北斗七星是人们最熟悉的星星。春季星空的主要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猎犬座、处女座乌鸦座长蛇座;夏季是看星的好时节,傍晚在南方的夜空看到明亮的天蝎座时,那就表明漫长的夏季已经来临;秋夜仙后座闪耀生辉,3颗2等星,2颗3等星组成一个W字形状,很容易辨识;冬季猎户座以其位于中央呈一字排开的三颗亮星而自古闻名。

快速识别星座,除了需要反复练习外,还需要星图的帮助。最简单的识别星座的方法是使用熟悉的恒星或星座作为参考点。最著名的参考点包括北天区的北斗七星以及南天区的南十字座。在北天区星图中,北极星位于星图的正中心。要在夜空中找到它,可以将大熊座的北斗七星作为指针,锁定北极星的位置。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88个星座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处的天区。星座在夜空中的高度不是固定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一些星座可以在南北天区同时看到,而剩下的大部分只能在特定的天区看到。

废弃星座

废弃星座一般是指那些出于某种原因不再被天文学家认可的星座中的一部分,不过人们还能在旧星图中找到它们。截至2025年8月,已废弃的星座主要有地狱犬座、家猫座、热气球座、电机座、船桅座、北蝇座、猫头鹰座、象限仪座等。

地狱犬刻耳柏罗斯是三头怪物,它守卫着冥界的大门,阻止生者进入,阻止死者离开。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任务中的最后一项,也是最危险的一项,就是被派往冥界捕捉这头可怕的野兽。赫拉克勒斯赤手空拳将它从冥界的黑暗中拖到地上,它不习惯地上的光亮,扭动身体进行反抗。约翰内斯·赫维留在1687年的星表和星图集中将纪念这一壮举的星座添加到天空中,其中描绘了赫拉克勒斯伸出手抓住地狱犬的场景。地狱犬座由四颗星星组成,这四颗星星如今被称为武仙座93、武仙座95、武仙座102和武仙座109。

家猫座是1799年由法国天文学家约瑟夫·热罗姆·德·拉朗德创立的,它由北边的长蛇座和南边的唧筒座之间散布的一些暗星组成。拉朗德本人并没有在任何天球仪或星图上描绘过这个星座,只是把它推荐给了约翰·波得;约翰·波德首次在1801年的《波德星图》第19幅图中展示了这个星座。家猫座中最亮的星星只有5等,如今属于长蛇座

热气球座于1801年首次出现在约翰·波德的星图集上,但它是1798年法国天文学家约瑟夫·热罗姆·德·拉朗德向波德提议设立的,拉朗德想纪念的是18世纪80年代蒙戈尔菲耶兄弟发明的热气球。气球飘浮在黄道星座摩羯座南边的天空中,紧挨着南鱼座的尾巴。拉朗德在他的《天文学简史》中回忆说,尼古拉·路易·德·拉卡耶曾将科学仪器和艺术工具放置在南天的星星中,并解释道:“我认为法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也应该有一席之地。”1798年8月,在德国哥达举行的国际天文大会上,拉朗德向波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波德接受了拉朗德的想法,但也借此机会提出了自己的星座——印刷室座,用以纪念卡尔-特奥多尔·楚·古滕贝格发明的印刷机。在哥达会议期间,波德已经画完了星图集的第15幅图。热气球座出现在第16幅图上,印刷室座出现在第18幅图上。历史表明,印刷机比热气球更具影响力,但二者都不是得到公认的星座。

文化价值

黄道,即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路径。古代人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黄道从春分点起向东划分为12等份,每等份为一宫,黄道上黄经30°有一个星座,故把黄道上的12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太阳在黄道上大致每月经过一个宫。黄道十二宫分别为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座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蝎宫、人马宫、摩羯座宫、宝瓶宫和双鱼宫。月球、太阳等星体对地球的吸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化,造成春分点在黄道上缓慢西移(约2.6万年移动一周),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书上称为岁差。由于岁差现象,北极星将轮流替换,到1.36万年,现在的织女一将成为那时的北极星。由于地球、月球和八大行星轨道面夹角较小,而且常从黄道十二宫经过,所以黄道十二宫成了黄道上的重要标志。

相关作品

中国天宝出现的一幅《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绘画作品,传为梁令瓒所绘,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该图卷从左至右依次描绘了17位星官神形象,前五位是木星、荧惑星、土星金星水星星神,即人们熟知的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第六位起分别为角星、亢星、氐星、房星、心星、尾星、风星、斗星、牛星、女星、虚星、危星。毎一星宿神前皆题有一段篆书占辞,包括星神性情、其庙立何处、如何祭祀,及星宿的名字等,但并未谈及星神形貌。

..2024-06-06

星座与星宿.新闻中心_长江网.2024-01-25

星座.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25

星空向往:探索古画中的浩瀚宇宙.文汇报.2025-08-15

二十八宿与西方十二星座的历史背景.新华瞭望.2025-08-19

丝绸之路沿线天文学的演变 .unesco.org.2025-08-14

人类“追星”史——星座演化的历程之二.新浪微博.2025-08-14

天天科普|星座与星空.武汉科技馆.2025-08-14

“奇妙的星空——春、夏、秋、冬四季星空认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传播网.2025-08-14

废弃星座.天文学名词.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