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三刀(别名:蜜食),原材料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又被称为“蜜食”,是北京、徐州市等地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因每块糕胚上有三道刀痕,故取名蜜三刀。该小吃由面饼煎炸后放入熬制好的热果露中,摊凉降温即成。
蜜三刀属于隆盛糕点中的一种,1849年脱氏第十九世祖脱仕元继承祖上制作糕点技艺,在青州城海晏门里路南紧挨城墙处,建起了糕点茶食铺,取其三子万隆、四子万盛名字中各一字定店铺字号为“隆盛”。正宗的蜜三刀有一层亮亮的糖衣,浆亮而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蜜三刀里面含有很大的糖分,所以掰开的时候会产生“爆浆”和“拔丝”。1997年,北京地安门小吃店制作的蜜三刀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2013年,蜜三刀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历史起源
蜜三刀属于隆盛糕点中的一种,《脱氏宗谱》及“脱氏第二十二代脱奉海房屋赠予文书”记载: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49年),脱氏第十九世祖脱仕元继承祖上制作糕点技艺,在青州城海晏门里路南紧挨城墙处,建起了糕点茶食铺,取其三子万隆、四子万盛名字中各一字定店铺字号为“隆盛”,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
制作方法
主要原料:精制面粉、油、饴糖、白砂糖、桂花、蜂蜜、水、芝麻等。
蜜三刀的面有两种,底面和皮面,底面用精粉、水和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皮面由普通面粉加糖稀(麦芽糖)、水和油制成,将两层面皮擀制后叠在一起,在皮面上撒匀芝麻,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放入油锅慢火煎炸,两层皮面遇热分开形成内部空腔后,顺势放入熬制好的热糖浆中,当漂浮在上的蜜三刀渐渐沉入糖浆,那就说明空腔已经实心儿灌满浆汁儿了,这个时候再从糖浆里捞出,摊凉降温即成。
小吃特点
正宗的蜜三刀有一层亮亮的糖衣,浆亮而不粘,芝麻香味浓厚。蜜三刀里面含有很大的糖分,所以掰开的时候会产生“爆浆”和“拔丝”,吃起来也十分弹牙,轻轻地咬开一角,慢慢吸入软软的透明的糖稀,再细细咀嚼、品味,徐徐咽下,齿颊留香。
小吃现状
蜜三刀是山东省的特色点心之一,它还有另外一个别名叫“蜜食”,是喜甜食人的最爱,在济南市、青州市、单县的坊间,均有历史流传与备受欢迎的老字号品牌。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文化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苏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糕点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的时候,指名徐州府衙派人买百年老店‘泰康’号即现在的徐州市泰康回民食品店制的御膳蜜三刀,传说乾隆皇帝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