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州(俄语: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英语:Kaliningradskaya oblast)是俄罗斯的联邦主体之一,隶属于西北部联邦管区,是同俄本土不相邻的一块飞地,也是俄罗斯最西部的州,南邻波兰,东部与东北部和立陶宛接壤,西濒波罗的海,距俄联邦本土600千米,面积1.51万平方千米,是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截至2018年,该州总人口99.5万人,首府为加里宁格勒市。
加里宁格勒州境内兼具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大部分地区为低平原,仅在东南部分布有波罗的垅岗丘陵,最高点海拔231米。加里宁格勒州最早是古普鲁士王国人的定居点,1255年取名“柯尼斯堡”。大约在13世纪随着德国商团汉撒同盟在此开拓贸易市场,柯尼斯堡逐渐繁荣。截至1660年前,柯尼斯堡一直由普鲁士控制,逐渐成为普鲁士王国和东方国家贸易的中心,并一直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直至迁都至柏林为止。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战胜国英、法、俄罗斯等国制定《凡尔赛和约》,条约规定划出“波兰走廊”,将加里宁格勒和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隔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5年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柯尼斯堡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1946年7月4日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州。美苏冷战期间,加里宁格勒州是苏联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提出将该州建设成为“波罗的海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6年,俄罗斯在此设立了经济特区。
加里宁格勒州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航运业、渔业和琥珀产业。其与海洋相关的经济均比较发达,拥有俄罗斯的远洋船队和渔船队。俄罗斯有三分之一的电视是在加里宁格勒州制造的,该州还是凯迪拉克、悍马和宝马相关汽车厂的所在地。加里宁格勒州投资环境在俄排名较为靠前,2018年加里宁格勒州GDP为4608.5亿卢布,进入俄投资吸引力排行榜前15名。2022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对俄出台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使得加里宁格勒州在该地区中的经济地位持续减弱。
加里宁格勒州定期举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有国际性的米加艾尔•塔里维尔季耶夫管风琴比赛、“加里宁格勒市”架子鼓音乐节、“加里宁格勒”摇滚音乐节以及很多其它的活动。该州拥有库尔斯沙嘴国家公园、加里宁格勒胜利广场等旅游景点。
命名
加里宁格勒州最早是古普鲁士王国人的定居点,1255年条顿骑士团于北方十字军入侵期间在此建立据点,并出于对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国王的敬意取名“柯尼斯堡”。1944年,盟军空袭了德国纳粹第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的柯尼斯堡,大量古迹化为乌有。次年,苏联红军在“东普鲁士攻势”中夺取了这片土地。德国战败后,柯尼斯堡及周边地区按波茨坦协定并入苏联版图。1946年,为纪念当时去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该市由加里宁格勒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其周边地区为加里宁格勒州,并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加里宁格勒州最早是古普鲁士人的定居点,1255年条顿骑士团于北方十字军入侵期间在此建立据点,并出于对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国王的敬意取名“柯尼斯堡”。之后,该城一直是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和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大约在13世纪随着德国商团汉撒同盟在此开拓贸易市场,柯尼斯堡才逐渐繁荣起来。截至1660年前,柯尼斯堡一直由普鲁士控制。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大帝在加里宁格勒加冕为王,其将普鲁士公国改为普鲁士王国。柯尼斯堡成为普鲁士王国和东方国家贸易的中心,并一直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直至迁都至柏林为止。东普鲁士是德国的文化中心,著名的阿尔贝蒂娜大学在1544年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战胜国英、法、俄罗斯等国制定《凡尔赛和约》,条约规定划出“波兰走廊”,使得波兰领土直通波罗的海,并使柯尼斯堡和东普鲁士跟德国本土隔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红军开始进军东普鲁士,并于1945年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加里宁格勒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
1945年4月9日,近卫第11集团军在苏联英雄加利茨基上将的指挥下攻入柯尼斯堡中心街区,特别立碑纪念。加里宁格勒市宽阔的街道被命名为“4月9日大道”,以纪念1945年4月9日近卫第11集团军在苏联英雄加利茨基上将的指挥下攻入柯尼斯堡中心街区。1946年7月4日加里宁格勒州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
美苏冷战期间,加里宁格勒州是苏联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除了极少数来自邻国波兰的友谊访问团外,该地几乎没有外国人到访。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州对外开放,并借助地理优势,逐步成为俄罗斯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约90%的当地居民在持有俄罗斯护照的同时申领了外国护照,约30%的居民持有申根签证。
苏联解体后不久,为促进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俄罗斯一度提出将该州建设成为“波罗的海的香港”相关设想。1996年,俄罗斯在此设立了经济特区,希望通过低税收、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投资,促进俄更快融入欧洲,进而推动“大欧洲”的形成。一系列经济优惠和刺激举措在俄欧经济联系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宝马等品牌汽车装配线先后在加里宁格勒州落户,家具制造、渔业捕捞和加工以及石油生产等领域的俄欧合作项目也在当地展开。加里宁格勒州一度被认为是“机遇的港湾”。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导致当地经济活动急剧萎缩。尽管如此,近年加里宁格勒州与欧洲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经贸合作已步履维艰。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对俄出台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使得加里宁格勒州在该地区中的经济地位持续减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加里宁格勒州地理位置独特,是同俄罗斯本土不相邻的一块飞地,也是俄罗斯最西部的州。该州的中心点地理坐标为54°48′N,21°25′E,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边界线长280.5公里,其南部与波兰交界,边界线长大约232公里,而其西部为波罗的海,海岸线大约184公里。加里宁格勒州从东到西的最远距离为205公里;从北到南最远距离是108公里。其面积1.51万平方千米。距俄联邦本土有600公里之遥。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从这里西出波罗的海可以进入大西洋通往世界各地;往西南,通过波兰可以进入经济发达的中东欧和西欧诸国;往北,通过陆路和海路与北欧各国相连。
气候
加里宁格勒州受海洋影响,境内兼具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5~-3℃,7月平均气温15~17℃。年均降水量大约700毫米。
地形地貌
加里宁格勒州境内大部分地区为低平原,位于东南部的波罗的海垄岗海拔230米,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维什特涅茨高地,海拔242米。
水文水利
加里宁格勒州临近波罗的海,境内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及普列戈利亚河,其河流长度分别为115千米和123千米。有100多个湖泊,沼泽广布,其中维什特涅茨湖面积为18平方千米。
涅曼河
涅曼河也称尼亚木纳斯河,此河部分河段构成立陶宛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界河,河流总长度为937千米,流域面积9.82万平方千米,上游在白俄罗斯境内,最后注入波罗的海库尔斯基湾。河口平均流量678立方米/秒。河流流速较为缓慢,约为1~2米/秒。河道多沙洲、浅滩。每年3~5月有春汛,冬季结冰期长达4个月。有支流基利亚河、鲁涅斯河、别列津纳河、米亚尔斯基河、尼亚里斯河等。上游建有水电站。自比什托纳斯以下可通航。有运河与第聂伯河、维斯瓦河相通。
土壤
加里宁格勒州的土壤大部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加里宁格勒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包含大陆架)为5600万吨、褐煤矿5000-7000吨、钾镁盐48亿吨、石盐1.5万亿吨、砖泥5140万亿立方米、泥炭25-30亿立方米、琥珀70.3万吨。全世界90%以上的琥珀蕴藏于加里宁格勒州。 2010年,这里开采的琥珀原石总量高达342吨。
森林资源
加里宁格勒州的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1/5,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混合林区域。该州境内大约有600种树木、灌木和植物。其中阔叶和深色针叶树木(橡树、云杉、松树、桦树、椴树)占15%。
动物
加里宁格勒州境内有灰兔、松鼠、松貂、狐属、东方狍、野猪等野生动物。水中有捕捞价值的鱼类非常丰富,在淡水海湾有欧鳊、梭鲈、胡瓜鱼、鳗鱼;在海中有波罗的海鲱、棱鲱、胡瓜鱼、鲑鳟鱼。该州以鸟类数量众多而闻名。该州是古代鸟类迁徙路线的一部分,当150多种鸟类离开欧洲北部地区前往更温暖的地方时,会途径这里。在迁徙期间,大约会有100万只鸟飞过该州国家公园地带,102种鸟类会永久地在这里筑巢。
行政区划
加里宁格勒州下辖13个区、22个市(包括8个州属市、14个区属市)、5个市内区、5个城镇、97个行政农庄。其首府是加里宁格勒市,其他主要城市有苏维埃茨克、切尔尼亚霍夫斯克、波罗的斯克、古谢夫等。
加里宁格勒市
加里宁格勒市,旧名柯尼斯堡,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为滨临波罗的海的海港城市,市区面积215.7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431,402人,是西北联邦管区第二大人口稠密的城市(第一是圣彼得堡)。
加里宁格勒市位于维斯林湾东岸,西距加里宁格勒湾48千米,有运河相连。加里宁格勒市建于1255年。原属德国东普鲁士,1945年前为东普鲁士的行政中心,称加里宁格勒。1945年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将柯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一部分地区划归苏联,次年改今名。加里宁格勒市受墨西哥湾流的影响,冬天比欧亚大陆温暖。该市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铁路、公路、海港、内河港口和国际机场(赫拉布罗沃)。其港口全年不封冻,为重要的海港和远洋渔业基地。也是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总部所在地。加里宁格勒市是俄罗斯25个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工业以机械制造(铁路车辆修造、建筑及筑路机械、实验设备等)、制浆—造纸、鱼类加工为主。加里宁格勒市拥有21所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其他城市的大学分支机构),以及5座博物馆和3座剧院。
政治
权力机关
加里宁格勒州权力机关为州杜马和州政府,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联邦立法和州章程成立。
加里宁格勒州杜马是常设国家权力机构。州杜马议员由常驻该州的、拥有选举权的俄罗斯公民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来的,任期4年。
州政府首脑(州长)是最高公职人员。他领导常设执行权力机构——州政府。
现任州长
加里宁格勒州州长安东·安德烈耶维奇·阿里哈诺夫(Антон Андреевич Алиханов)生于1986年,毕业于俄财政部下属的全俄国立税务学院,经济学副博士,曾任职俄司法部、工贸部,于2017年9月任该州州长。
独立运动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飞地,是以前德国的柯尼斯堡,因此支持该州独立的不占少数。自1990年代初以来,一些当地人提出了加里宁格勒州从俄罗斯独立和组建“波罗的海第四国”的提议。波罗的海共和党成立于1993年12月1日,旨在建立一个自治的波罗的海共和国。2022年,加里宁格勒州州长表示,西方特工企图在加里宁格勒建立“德国自治”,以破坏该地区的稳定。
军事
军事基地
加里宁格勒主要有契卡洛夫斯克,顿斯科耶,切尔尼亚霍夫斯克这三个空军基地。加里宁格勒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是波罗的斯克海军基地。
海军基地
波罗的斯克,位于波罗的海南部但泽湾东岸,隶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是俄在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海军基地。
波罗的斯克在17世纪被发现时还是普鲁士公爵的一个村庄。三十年战争期间,该地被瑞典占领。1626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还视察该地,并加强了该地的瑞典军队力量。瑞典控制该地多年后才将其归还普鲁士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军将波罗的斯克建为要塞,并在该地重建了灯塔。由于波罗的斯克临近东普鲁士首府加里宁格勒,1904年德国在该地与柯尼斯堡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使得更大的船只可以停泊在柯尼斯堡周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波罗的斯克建有一处潜艇训练基地。1945年苏联红军攻入波罗的斯克,45万难民被遣返到德国中部和西部。二战后,该地被并入苏联的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经过一系列俄国化政策后,小城的名字被正式确定为波罗的斯克。该地还成为苏联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驻地。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斯克划归俄罗斯。如今,该地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西出大西洋的前沿基地,距离舰队司令部驻地加里宁格勒约48公里。对于俄罗斯来说,波罗的斯克极具战略意义。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均部署在此地。
导弹情况
2013年前,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具备核打击能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2014年,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两套S-400防空导弹地对空导弹系统。从2016年开始,俄开始对加里宁格勒州的军事部署进行大规模更新。至今,加里宁格勒州岸陆导弹部队配备了现代化的“棱堡”反舰导弹系统和“舞会”反舰导弹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拥有的战术战役导弹更换成为“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俄乌战争
2022年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表示,瑞典、芬兰二国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俄国将不得不巩固在波罗的海的陆海空军力,并暗指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与极音速武器。
人口
人口数量
2009年,加里宁格勒州城市人口占77%,农村人口占23%。女性占51.7%,男性占48.3%。有劳动能力人口占60.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人。首府加里宁格勒市人口42.11万人。2018年,加里宁格勒州人口99.5万人。
族群
加里宁格勒州属于多族群地区,有30个大小族群,以乌克兰、白俄罗斯、塔塔尔族、德国、亚美尼亚、波兰和立陶宛等国的人居多。截至2018年,在总人口中,俄罗斯人占78.5%,白俄罗斯人占8.5%,乌克兰人占7.2%,立陶宛人占2.1%。2019年,总人口中俄罗斯族占78.1%,白俄罗斯族占7.7%,乌克兰族占7.4%,立陶宛族占1.9%,亚美尼亚族占0.8%,日尔曼族占0.6%,波兰族占0.5%。
语言
加里宁格勒州官方语言和主要的通用语言是俄罗斯语。
宗教信仰
东正教是加里宁格勒州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人口占总人口的30.9%,占比低于全国。此外,该州有很多的无神论者以及其他宗教信徒。
经济
综述
加里宁格勒州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航运业、渔业和琥珀产业。其与海洋相关的经济均比较发达,拥有俄罗斯的远洋船队和渔船队。俄罗斯有三分之一的电视是在加里宁格勒州制造的,该州还是凯迪拉克,悍马和宝马相关汽车厂的所在地。
1994年,加里宁格勒州的工业企业有617家,工业企业职工8.7万人,工业产值9400亿俄罗斯卢布,农业产值4290亿卢布,年利润900亿卢布,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8万卢布。零售商品周转额为1.4万亿卢布,服务额为1502亿卢布。
2018年,加里宁格勒州生产总值为4608.5亿卢布,同比增长10.4%。工业产值为1815.7亿卢布,同比增长15.1%。农业产值为367亿卢布,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1304.9亿卢布,同比增长0.07%。同期,该州外贸总额为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出口20亿美元,同比增长57.3%;进口8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加里宁格勒州投资环境在俄排名较为靠前,2018年进入俄投资吸引力排行榜前15名。近年来该州致力于强化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西伯利亚铁路枢纽作用,目前该州自欧洲输往中国方向的集装箱列车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该州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市是全俄唯一一个可进行欧洲标准轨与俄式宽轨转换的城市,该市还计划建设无水港,以打造新丝绸之路上的物流中心。
第一产业
加里宁格勒州的农业生产主要为畜牧业,占到俄罗斯全国总量的60%以上。早期,该州种植业不发达,唯亚麻种植较多。但是,近年来加里宁格勒州的种植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根据2016年的数据,该州的谷物和豆类产量,在俄罗斯全国排在第10位。
第二产业
加里宁格勒州工业产业以机械制造为主,其主要生产自卸车厢、电工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纸浆造纸设备、食品设备、天然气工业设备、船舶维修设备等,纸浆造纸工业以及轻工业也具有较好的基础。工业结构中,纸浆造纸业占30%,各种类型的机械制造业占30%。2018年,加里宁格勒州工业产值为1815.7亿俄罗斯卢布,占GDP的比重为22.7%。该州拥有凯迪拉克,悍马和宝马等汽车相关的企业工厂,主要工业中心有加里宁格勒市、苏维埃茨克市、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市、古谢夫市、涅曼市等。
加里宁格勒州是世界上琥珀产量最大的产地,俄罗斯唯一一家从事琥珀工业化开采的企业——加里宁格勒琥珀联合企业年生产量达300多吨,开采出的琥珀年龄大约有5000万年。每年该企业采集大量的琥珀原石,在进行分拣、切割、抛光、雕刻等工序后,成品被批量出口到波兰、德国、立陶宛、日本、中国等国家。
第三产业
加里宁格勒州发展以琥珀为主题的旅游业。2017年加里宁格勒琥珀联合公司成立70周年,该企业在扬塔尔内镇新建两处旅游设施。一处是多功能观景台,可以俯瞰琥珀采矿场,并设有咖啡厅和商店;另一处是一座展览馆,展示了琥珀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精美绝伦的琥珀艺术品。两处旅游设施在2017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
2000年加里宁格勒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为14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8.38亿美元,其中进口78.20亿美元,出口50.18亿美元。加里宁格勒州的主要贸易伙伴有荷兰、德国、中国、拉脱维亚和波兰。2007年加里宁格勒州与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5.19亿美元。从中国进口额占该州进口总额的19.3%,中国占加里宁格勒州进口第一位。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液态晶体占16%,阀门配件占14.3%,灯泡及电线占13.3%,车厢占13%。
2019年,加里宁格勒州对华贸易额为9.63亿美元,同比下降0.2%。其中,对华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加42.7%,占该州出口总额的10.4%,主要出口商品为农产品与农业原料(占比91.7%)、矿产品(6.3%)、金属及其制品(1.4%)、化工产品与橡胶(0.2%)、木材与纸浆产品(0.2%);自华进口8.06亿美元,同比下降4.7%,占其进口总额的10.1%,主要进口产品为机器设备与运输工具(50.9%)、化工产品与橡胶(20.2%)、金属及其制品(11.5%)、农产品与农业原料(6.9%)、鞋帽及纺织品(4.6%)、木材及纸浆产品(1.7%)。
2023年,加里宁格勒州对中国出口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共计约48.2万吨,同时期,还向中国出口了1.6万吨泥炭土以及500多立方米锯材。
社会
教育
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
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位于俄罗斯西部地区的中心加里宁格勒市,其成立于1947年,现学生总计7509人,其中留学生总数达到932人,教学人员有756人,其中教授81人,博士131人,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是俄罗斯西部地区的教育中心,是10所俄罗斯联邦大学之一。
学校实行中等,高等,函授与研究生教育等300多个教育项目,有53栋建筑。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有自己的诊所及临床诊断中心。
体育
加里宁格勒巴尔蒂卡足球俱乐部
加里宁格勒巴尔蒂卡足球俱乐部(英文名:Baltika Kaliningrad)是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的一支足球俱乐部,其在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参与了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三个赛季的比赛。巴尔蒂卡主场球场为加里宁格勒体育场,可容纳观众数量为35212人。
世界杯
加里宁格勒市是2018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承办城市之一。2018年4月11日,加里宁格勒球场迎来了世界杯的首场测试赛。场馆坐落在普列戈利亚河中的十月岛上,与康德墓等名胜古迹相距不远。
文化事业
琥珀博物馆
加里宁格勒的琥珀博物馆始建于1979年,是俄罗斯唯一以琥珀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详细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分类、开发历史、加工工艺等知识。这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馆中共展出了2000多件各类展品,其中上千块琥珀中完整保留了中生代时期的动植物,其中既有树皮、树叶,又有昆虫、蚊子甚至蜥蜴等。展品中还包括人类在1500多年前制作而成的琥珀制品。一块重达4.28公斤的“巨无霸”琥珀原石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治安
加里宁格勒州因为理念冲突、收入低下、管控不严等因素影响,州内的治安较差。2022年1月至9月,该州每1万名居民就有93.4人有暴力犯罪情况,犯罪率高居欧洲榜首。
交通
铁路
Passazhirskiy国际中央火车站,在德国统治时期称为加里宁格勒中央火车站。该火车站所提供的班次可以到达马尔堡、柏林、波罗的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明斯克、哈尔科夫、阿纳帕和巴格拉季奥诺夫斯克等各大城市。
航空
加里宁格勒机场(Kaliningrad Khrabrovo Airport)是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市以北24公里处的一座军民合用机场,位于泽列诺公路以东,该机场主要连接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其他城市,同时还提供航班到西欧部分城市和以色列,是俄罗斯与西欧国家之间的交通枢纽。除了运营商业航班外,该机场也是俄罗斯空军的一个军事基地。
加里宁格勒机场于1945年投入使用,海拔高度为13米(42英尺),跑道长度为2500米(8202英尺),宽度为45米(148英尺)。客运航站楼建于1979年,1993年开通首个国际航班。2004年,该机场开始重建跑道、停机坪和导航设备。2007年,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在机场服务的航空公司包括俄罗斯国际航空、柏林航空、白俄罗斯航空、S7航空、洲际航空、乌克兰国际航空、乌拉尔航空、俄罗斯优梯航空公司和乌兹别克斯坦航空等。
航运
加里宁格勒港是波罗的海东南沿海的俄罗斯港口,是俄在波罗的海的唯一不冻港。加里宁格勒港,又称为加里林格勒港,位于波罗的海加里宁格勒湾运河入口24公里处。加里宁格勒港全年无需使用破冰船。
公共交通
加里宁格勒有轨电车历史基于1881年开始运营的马车轨道。截至1895年,当地已有5条线路。1895年至1901年间,线路逐步电气化。1975年无轨巴士系统投入服务。1999年,加里宁格勒开始缩减有轨电车网络规模。
加里宁格勒有轨电车目前仅开行一条线路,线路长约14.2km,共有站点23个。有轨电车线路采用1000mm米轨轨距。加里宁格勒有轨电车是俄罗斯现存的两个米轨电车系统之一。
文化
地方象征
州旗
加里宁格勒州州旗由红、蓝宽条和黄色窄条组成,左上方城堡、权杖图案与州徽一致。
州徽
加里宁格勒州州徽由城堡、权杖图案、王冠等元素组成,主色调为红色、黄色、蓝色与白色。
饮食
熏鱼
熏鱼又称爆鱼,加里宁格勒美食之一,味道鲜美。熏鱼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非常好的滋补营养的功效,而且还对因为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制作工艺和配料简便,色、香、味俱全。宴席上常作冷拼盘,也可做炒菜及汤类配料。
黑面包
在加里宁格勒地区,传统节假日时每个家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基础食品就是黑面包,当地人每天早中午三餐都要吃,而且它在节假日和某些仪式上都非常地重要,极具当地文化特色。
艺术
加里宁格勒定期举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有国际性的米加艾尔•塔里维尔季耶夫管风琴比赛、“加里宁格勒市” 架子鼓音乐节、“加里宁格勒”摇滚音乐节以及很多其它的活动。每到秋季,举行“波罗的海四季”艺术音乐节,有来自俄罗斯各地的剧团呈现自己最好的作品。
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
库尔斯沙嘴国家公园
库尔斯沙嘴国家公园始建于1991年,面积265平方千米。库尔斯沙嘴从南部的桑比亚半岛延伸到狭窄的海峡旁边的北端的港口城市克莱佩达。库尔斯沙嘴半岛北部52千米属于立陶宛,而其余的属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库尔斯沙嘴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的,沙嘴的宽度从400米到3800米不等,这一地区的琥珀储量,甚至占到全球储量的九成以上。2000年,库尔斯沙嘴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立陶宛与俄罗斯两个国家共享。
重要景点
加里宁格勒胜利广场
20世纪初,加里宁格勒市中心伫立着两座防御城门,它们分别在1910年和1912年被毁。之后就在两座城门的同一地方修建了汉萨广场,纳粹掌权期间这里也被称为“阿道夫·希特勒广场”,直到战争结束才被命名为“胜利广场”。
重要人物
布伊达,Yu.V.(1954年8月29日~至今),俄罗斯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加里宁格勒州。1982年毕业于加里宁格勒大学。曾在多家报社工作。1975~1991年,在加里宁州党报担任摄影记者、第一副主编,曾当选苏共加里宁州州委委员。1991年任《俄罗斯报》《独立报》评论员,1995~1997年任《新时代》《旗》杂志的责任书记,1997~1998年任《消息报》评论员,从2000年开始在《生意人》报社工作。以作家的身份出版作品始于1991年。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堂·多米诺》(1993)、《卡里戈利》(1994),长篇小说《叶尔莫》(1996)、《鲍里斯和格列布》(1997)、《屠夫城》(2003)、《动物的ое》(2003)、《柯尼斯堡》(2003),短篇小说《阿塔莉娅》(1993)、《阑尾切除术》(1993)、《魔鬼和药剂师》(1993)、《快乐的女劳动英雄》(1994),短篇小说集《普鲁士未婚妻》(1998)、《猫有九条命》(2000)、《比鸟快的云》(2000)、《约旦河渡口》(2004),随笔《全罗斯的权力》(2005)。其先后获1992年《十月》杂志和1995、1996年《旗》杂志评选的优秀作品奖,以及1998年格里高利耶夫小说奖。作品被译成德、法、日、波兰、芬兰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