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伊莎贝拉一世
编辑:浩

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语:IsabelIla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莱昂王国女王。

伊莎贝拉降生在马德里加尔的卡斯蒂利亚王宫中。其父亲是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二世(西班牙语:JohnIIofCastile),母亲是胡安二世第二位妻子,也叫伊莎贝拉,是葡萄牙王国的公主。胡安二世去世后由伊莎贝拉的哥哥恩里克(西班牙语:EnriqueIVdeCastilla)即位,称亨利四世(西班牙语:HenryIV),其为政期间昏庸无能,人民十分不满伊莎贝拉成年后,胡安二世想利用伊莎贝拉的婚事拉拢葡萄牙,伊莎贝拉知道后私自和费尔南多私定终身,惹怒了胡安二世。胡安二世企图取消伊莎贝拉合法继承权,但在他死后,伊莎贝拉被认定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唯一合法继承人。伊莎贝拉在与费尔南多(西班牙语:FernandoIIdeLeón)结婚后立刻登上卡斯蒂利亚的王位,和亨利四世对比之下,伊莎贝拉获得全国的赞誉。之后夫妻俩在联合统治期间,将阿拉伯人的势力赶出伊比利亚半岛,史称格拉纳达之战,完成了西班牙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统一之后,伊莎贝拉一世资助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hristopherColumbus)横渡大西洋,驱逐犹太人、统一了西班牙的宗教,同时建立起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这导致伊莎贝拉在历史上名声狼藉,为西班牙人民定下了毁灭性的基调。1504年,伊莎贝拉一世在麦地那·德尔坎波城堡去世,享年53岁,在位30年。

美国作家迈尔克·H·哈特在《中外100名人排行榜》中写到:“伊莎贝拉一世是一位精力充沛、才干非凡的君主,她做出了一系列完整的关键决策,这些决策在好几百年中都对西班牙拉丁美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至今对更多的人有着间接的影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伊莎贝拉于1451年4月22日出生于卡斯蒂利亚王宫内,父亲是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二世,母亲是葡萄牙公主,也叫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公主三岁时,父亲去世,由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恩克里即位,称亨利四世(1454-1474年)。

父亲去世后,伊莎贝拉和母亲、弟弟一起搬到了阿雷瓦洛的乡下一个城堡中生活。在阿雷瓦洛,其母亲患上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喜怒无常。伊莎贝拉童年承担照顾母亲弟弟的重担,使其早熟懂事。

伊莎贝拉公主幼时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她的老师大多来自当时欧洲著名的萨拉曼大学,这使伊莎贝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且多才多艺。但由于恩里克已经即位且有一个女儿胡安娜,加上伊莎贝拉也有一个弟弟阿方索,伊莎贝拉继承王位的机会渺茫。在当时,伊莎贝拉本应进入修女院,但是因为她是一个虔诚的、有坚定信仰的天主教教徒,并没有进入修女院。

私定终身

西班王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亨利四世在位时被看作是西班牙有史以来最坏的国王,他曾发兵向阿拉伯人根据地格拉纳达发动进攻,但是屡战屡败,劳民伤财,无功而返。之后,亨利四世更加昏庸骄狂,被称作“无能的恩里克”。国内各贵族不满亨利四世统治,准备拥立其弟阿方索为王。于是1468年,以托勒多大主教卡罗里和海军统帅恩里克斯为首的大贵族拥立阿方索为卡斯蒂利亚国王。卡斯蒂利亚王国出现两王并存、互相争战的场面。

1468年,伊莎贝拉已经17岁。7月时,阿方索突然暴毙身亡,年仅15岁,不久,阿方索党羽决定拥立伊莎贝拉为王位继承人。伊莎贝拉为了西班牙的和平,在1468年10月5日与亨利四世签订了《托洛斯·德·基桑多合约》。根据合约,承认伊莎贝拉公主为其合法王位继承人;国王不得强迫伊莎贝拉公主和某人结婚,但伊莎贝拉公主的婚事须经由国王恩准等。但是,亨利四世为了巩固王位,期望利用伊莎贝拉与其他王室政治联姻,不顾伊莎贝拉反对,决定将其许配给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伊莎贝拉则秘密派两名使者前往阿拉贡王国,向心爱之人费尔南多表示愿意与他结为终身伴侣。斐迪南一世当场在婚约上签了字,但由于当时阿拉贡王国正处于内乱之中,斐迪南身负治国重任,暂时还无法与伊莎贝拉公主举行婚礼。卡斯蒂利亚人民知道亨利四世决定将伊莎贝拉嫁给葡萄牙国王后,诅咒葡萄牙国王和亨利四世,并且编成歌谣在街上高声唱骂,结果使亨利四世和的计划完全失败。

历经一系列波折后,第二年1月7日,伊莎贝拉的代表和费尔南多王子在塞尔维亚签订了婚约。10月19日,两人在巴里阿多里德城的胡安·比维罗宫举行了婚礼。

继承王位

亨利四世恼怒于伊莎贝拉与费尔南多结婚,以不服从王命为由,宣布剥夺伊莎贝拉的王位继承权,授予自己的女儿胡安娜,并下令拘捕伊莎贝拉。阿拉贡王国人民支持伊莎贝拉与费尔南多结婚,当街阻拦亨利四世派去抓捕伊莎贝拉的军队,使伊莎贝拉得以逃脱。为了应对此事,亨利四世准备将胡安娜嫁给法王路易十一之弟吉昂公爵,希望借助法国的力量抵制阿拉贡。双方1470年10月订婚,结婚前夕,吉昂公爵突然暴毙,亨利四世政治联姻再次失败。为取消伊莎贝拉的继承权,亨利四世耽误国事,人民怨声载道。

1471年12月12日,亨利四世去世,他的女儿胡安娜公主本应是继承人,但其血统遭受质疑,同时她和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已经定亲,各贵族不接受葡萄牙国王来统治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而伊莎贝拉王族血统纯粹,知识渊博,各贵族一致公举伊莎贝拉为王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四年之后,伊莎贝拉24岁,她与费尔南多正式结婚并继承王位。

爆发内战

伊莎贝拉荣登王位后,拥护她的贵族和全体国民都热烈欢呼,但一些顽固坚持自己封建特权的大贵族为了保持自己的封建利益,企图推翻伊莎贝拉的王位。其中以威雷纳那爵的儿子小威雷那为首,因为他的封土遍布卡斯蒂利亚王国。此外,对伊莎贝拉忠贞不二的托勒多大主教,因伊莎贝拉重用枢机主教弗朗切斯科·德·门多萨,而迁怒伊莎贝拉,并且与小威雷那串联,密谋发动一场叛变。

1475年,托勒多和小威雷那派使者前往葡萄牙,撺掇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凭借与胡安娜的婚约和胡安娜的王室血统,和伊莎贝拉争夺卡斯蒂利亚王国,并保证里应外合,助他夺取卡斯蒂利亚的王位。5月,阿方索五世率领两万多军队越过葡萄牙边境,占领巴伦尼亚,并正式宣布与胡安娜公主订婚,同时自行宣布为卡斯蒂利亚国王,并指责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为主。

伊莎贝拉即位之初,没有足够的军队金钱,也没有斗争经验,但她四处奔走,号召人民保卫国家,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卡斯蒂利亚人民自动组成了一支四万人的义勇军支持伊莎贝拉,其中僧侣更是把寺院一半财产都捐献给国家做军费。

1479年2月,伊莎贝拉女王和费尔南多国王率领由两国联军组成的西班牙军队,同实力相当的葡萄牙军队,在托罗展开决战。结果是西班牙军队大获全胜,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几乎成为俘虏,仅带领几位侍臣逃回本国。战争结束后,小威雷那和卡罗里被处死,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兵分两路,费尔南多坐镇阿拉贡北疆,严防法王路易十一;伊莎贝拉则率领剩余部队镇压国内残余反抗势力,以确立西班牙王国的统一王权。阿方索五世得知西班牙内忧外患消除后,主动和西班牙讲和。2月24日,双方签订了《特鲁希略条约》,内容为解除阿方索五世与胡安娜的婚约;西班牙和葡萄牙结为同盟国;待伊莎贝拉女王的女儿长大成人后,嫁予阿方索五世之子为后,葡萄牙军队撤出卡斯蒂利亚。这一胜利不仅标志着伊莎贝拉王位已经不可动摇,而且鼓舞他们肩负起了统一西班牙的历史使命。

赞助海外冒险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15世纪后半期的热那亚人。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海上航行。1484年,哥伦布前往葡萄牙皇宫,与国王交谈后,被否定了计划。第二年冬天,哥伦布起身前往卡斯蒂利亚,决定向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提出自己的航海计划,以求支持。途中辗转大半年,哥伦布终于在1486年5月1日,与伊莎贝拉在科尔多瓦的阿尔卡萨宫见面。但当时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正在进行发对摩尔人的战争,只能将哥伦布的计划交给一个专家委员会裁定。

从1486年到1490年,伊莎贝拉女王一直在忙于格拉纳达之战,对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专家委员会争辩的结果,伊莎贝拉并没有重视,且当时哥伦布提出的条件极高,伊莎贝拉女王思虑过后拒绝了哥伦布。但是伊莎贝拉女王在费尔南多国王的王室司库——桑坦赫尔的说服下,决定支持哥伦布。

1492年5月12日,得到支持的哥伦布离开格拉纳拉,前往他首次在西班牙落脚的港口,决定从这里开始他的航程。在经历224天的远航探险后,哥伦布重新返回了西班牙,为伊莎贝拉带去了好消息:新大陆有大量的金子、那些岛屿肥沃富饶、美洲原住民善良怯懦,易于把他们教化和征服。

1493年3月30日,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从巴塞罗那写信给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应允了之前哥伦布所求的职衔。之后还举办欢迎盛典,为哥伦布接风。之后哥伦布四次前往新大陆,不顾善良的伊莎贝拉女王的反对将美洲作为西班牙殖民地进行掠夺,大量原著印第安人被买作奴隶,对此伊莎贝拉感到愤怒却又无能为力。

女王逝世

1504年11月9日,哥伦布结束第五次航行到达赛尔利亚时,伊莎贝拉女王在塞哥维亚宫廷内一病不起。她为热病所苦已经一年了,但她却不准任何医生近前看视。同时,在伊莎贝拉10月12日发布的一份遗嘱里禁止人们对她的尸体使用防腐剂。同年11月26日,伊莎贝拉女王在麦地那·德尔坎波城堡逝世,享年54岁,在位30年。女王驾崩的当天晚上,承宣官们在号手的陪同下,在托勒多城宣布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为王位继承人。

为政举措

政治

统一西班牙

1479年1月19日,阿拉贡王国国王胡安二世去世,费尔南多王子正式即位,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宣布合并,这结束了800多年来西班牙半岛的混乱状态,也标志着西班牙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469年以前,西班牙从未能够作为一个政治统一体出现。即使是在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权联合之后,具有极强独立意识的西班牙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从15世纪后期开始,拉蒙·卡斯蒂利亚在政府和国家事务中的领导作用得到了承认,并沿续下来。与此同时,阿拉贡二世人的权力并未受到侵犯。伊莎贝拉女王和裴迪南国王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没有通用的货币和统一的法律和税收制度。西班牙各国的联合是一个结构松散的联邦,各王国都保留着各自的议会、政府、法律、法院、军队、税制和货币,不受其他国家支配。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王国两个王国也都保持独立,是新成立的西班牙王国拥戴两王夫妇共主。这种结合时间久了之后,两大王国就由君主结合变成了政府结合,进而统一,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西班牙王国。

建设内政

伊莎贝拉女王在解除外患之后开始建设内政,废除旧有残害人民的法律,建立新的警察制度稳定社会治安。当时的西班牙处于内乱期间,几乎是无政府状态,社会治安混乱至极。伊莎贝拉女王在消除外患之后就全力整顿地方治安,把西班牙治理得有条不紊,人民安居乐业。

立国之初,西班牙国库空虚,军力不足。伊莎贝拉女王采取依靠城市和中小贵族,逐步削弱和打击大贵族的方针。

首先,伊莎贝拉女王加强了对城市的控制。当时西班牙的城市,中世纪的市政自治原则已经过时。市政府中贪污横行,卖官鬻爵的人物大权在握,他们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和活动所及的边远城市中买卖和出赁官职。伊莎贝拉决定城市的市长由国王提名和任命。市政机关的职位用抽签的方式补充缺额。市政机关也派有国王任命的官员,自1480年起,市长就由伊莎贝拉女王派往卡斯蒂利亚每个城市的市政府。有位名叫梅里曼的学者称这些市长是“专制君主的万能臣仆”。市长监督城市财政、城市公地、并研究增加收益的妥善办法。阿拉伯人基督教徒的关系、赌博、地方苛捐杂税、司法机关等等,也统归市长管理。通过市长,国内每个人都置身于中央政权的监督之下。伊莎贝拉同时还通过向各城市派驻财务调查官和行政税务官等政府官员对城市财政、行政进行干预和指导。此外,伊莎贝拉逐步改组城市管理机构,使之摆脱贵族控制,听令于自己。政进行干预和指导。另外,她还逐步改组城市管理机构,使之摆脱贵族的控制,听令于自己。1493年以前,巴塞罗那百人会议几乎完全由贵族和克利夫兰骑士队把持。1493年改组后,在114个席位中,商人占32席,手工业者占64席,贵族仅占48席。

其次,伊莎贝拉女王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无视王权的大贵族,削弱其经济实力。1480年,伊莎贝拉女王下令强行收回亨利四世在位时赐予贵族的王室领地,并明令贵族不得私自建造城堡,如有违反,就立即派人拆除。伊莎贝拉女王对于一些违法好乱的贵族绳之以封建法律,决心要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树立起封建法律的权威,树立起专制君主的权威。

为了强化王权、使王室财产重新充盈,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不惜以王室的名义兼任了三个军工骑士团的大首领,从而兼并其广大的田产。在西班牙除了大贵族很有权势之外,僧侣骑士团的势力也威胁着王权的巩固。1476年,圣地亚哥骑士团大首领去世,从罗马得到赦令,将此职授给费尔南多国王。1487年,伊莎贝拉亲自出席卡拉特拉伐骑士团的会议,利用自己的威望,迫使该团接受费尔南多为骑士团首领。1494奶奶,费尔南多又担任了阿尔坎塔拉骑士团的首领。至此骑士团田产的大宗收入归王室所有。

军事

划清国界

伊莎贝拉女王和费尔南多的联合统治开始之初,在西班牙与法国交界处,还有很多隶属不明的独立小国,且经常成为西班牙与法国发生事端的导火线。伊莎贝拉女王断然决定将其收归西班牙,并且把法国与西班牙两国的边界划分清楚,奠定了后来西班牙称霸欧洲的政治基础。

格拉纳达之战

在西班牙的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以后,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便着手准备将阿拉伯人的势力赶出伊比利亚半岛。随即,他们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驱逐摩尔人的战争。

摩尔人,即阿拉伯人。在8世纪到15世纪之间占领了西班牙。历经几个世纪的连绵战争之后,摩尔人的文明与统治地位日趋衰微。到伊莎贝拉女王时代,天主教的西班牙诸王国已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摩尔人不得不向西班牙人纳贡称臣。格拉纳达王国的首都格拉纳达,是有名的要塞,住有精兵5000人,在战斗力方面,西班牙各王国均望尘莫及。自从击败亨利四世以后,格拉纳达不再对卡斯蒂利亚纳贡。

1481年12月16日,格拉纳达国王阿布·哈桑突然率军袭击罗达西北的卡斯蒂利亚设防城市扎哈拉,再次挑起战端。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不顾国内混乱,立即命令卡地兹侯爵罗德里哥带兵攻占距格拉纳达城西北约40公里的阿拉马城。卡地兹侯爵罗德里哥接到命令后带兵进攻格拉纳达王国,并且于1482年2月28日一战攻克了阿拉马城。3月5日,阿布·哈桑率领一支强大的陆军前去到阿拉马镇,由于攻城器械还未运到,阿布·哈桑采用断其粮源的饥饿围困战术。可是,守城的卡斯蒂利亚士兵死守不屈,并且加紧向国内征调援兵。新来的西班牙各地援兵和城内守兵共同抗敌,一时间,阿布·哈桑也不能得手。3月29日,阿布·哈桑得到了斐迪南国王将亲自带领援军赶来的情报,逐决定回去调来炮兵,回来时,斐迪南国王率领援军已经赶到城外,并安营扎寨。此时,阿布·哈桑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只得解围而归。5月14日,斐迪南国王带领援军顺利开进阿拉马城。7月1日,费尔南多在阿拉马镇调整和集中了他的军队,准备攻取位于安提奎拉——格拉纳达大路上的重镇罗贾城。罗贾城位于蜿蜒的在阿拉马镇,地形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西班牙军队久攻不下,斐迪南一时大意,调动失当,被摩尔人击败,西班牙人伤亡惨重,所有大炮以及轻重物资全部丢弃,斐迪南本人狼狈逃回科尔多瓦。

1483年春,伊莎贝拉女王命令卡地兹侯爵罗德里哥和桑哥台的大军,一同前去偷袭马拉加附近地区,遭到敌人的袭击而惨败,摩尔人乘机收回了几乎所有失地。连续两次惨败,使西班牙全军士气消退。然而此时格拉纳达发生内乱,阿布·哈桑的儿子阿布达拉企图篡位,格拉纳达就此分裂为两派,父子交兵纷争不已,国力分散,伊莎贝拉趁机利用敌人内讧出兵征讨,占领了格拉纳达很多城池。这一年的一次大会战中,费尔南多大败格拉纳达军,意外俘虏了阿布达拉。伊莎贝拉与费尔南多紧急会议后,将阿布达拉释放回国,并承认他是格拉纳达的合法国王。条件是,阿布达拉每年向西班牙进贡12000金币,并允许西班牙军队自由出入边境,以便于西班牙军队的军事行动。阿布达拉回国以后,履行了约言。阿布·哈桑知道后,父子之间仇恨日深,内战不已。而西班牙军战事节节胜利。格拉纳达王国一些阿拉伯酋长见状直接罢黜国王父子,另立阿巴·哈桑的弟弟阿兹扎噶为新王。阿兹扎噶即位后对西班牙展开反攻,取得了一些胜利。

伊莎贝拉夫妇决定1485年率兵出师,预先占领马拉贝拉。5月,西班牙军队开始清扫马拉贝拉外围的作战,不久,罗达城在炮火中化为灰烬。第二年,西班牙军队占领了阿罗拉,并随机对马拉贝拉实施夹击,迫其献城投降。之后,费尔南多以马拉贝拉作为海军舰队的基地,开始围攻罗贾,并攻陷该城。

1487年4月7日起,费尔南多率兵通过地形最困难的一段地区,于4月17日前来到费里兹城下,4月27日,该城投降。至此,马拉加已经处于陆、海两方的包围之中。马拉加城防御设施和防御能力都较强,守城将领阿米特因此拒绝投降,并连续多次派出小股部队出击,袭扰围城部队。在此期间,阿兹扎噶也曾派出两次援兵,都被费尔南多粉碎。随着马拉加城日日被炮轰,和城内百姓生存日渐困难,哈米特将守备部队撤至吉贝尔法罗要塞,并派出公民领袖组成谈判团,希望协商议和之事。但是因为哈米特此前两次拒绝召降,且此时马拉加城已经唾手可得,夫妇二人对于使者求见都未予理睬。无奈之下,哈米特于1487年8月18日开启城门,献城投降。第二天,吉贝尔法罗要塞也举旗投降。马拉加港陷落之后,格拉纳达城就等于被切断了咽喉,危在旦夕。

此时,西班牙国内的阿拉贡王国发生内乱,以前勾结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入侵西班牙的威雷那的残余势力,乘女王和丈夫南征格拉纳达,国内空虚之机而起兵造反。为了镇压国内的叛乱,伊莎贝拉女王留下部分兵马继续攻打格拉纳达,和丈夫斐迪南一世亲率主力回国,使摩尔人得以有喘息之机。

平定内乱之后,伊莎贝拉女王本想再次率领大军立即南下攻打格拉纳达,不巧此时法王查理八世跟勃朗第公国发生冲突,勃朗第公爵派人来西班牙求援,而伊莎贝拉女王本来早就仇视法王查理八世,所以马上就同勃朗第缔结军事同盟,把兵力都用在法国方面了,以致使格拉纳达的战事只好又往后拖延。而此时的格拉纳达王国,又有新的内乱爆发。被废黜的阿布·哈桑国王已经病故,王子阿布达拉起兵企图把新王阿兹扎噶驱逐出境。两人交战的结果是不分胜负。阿布达拉占据了首都格拉纳达城,阿兹扎噶则占据巴塞城,两人互不相让。

1488年6月,伊莎贝拉挥师直取阿尔米里亚。由于该城防守严密且守城阿兹扎噶身经百战,西班牙军队未能很快奏效。

伊莎贝拉平定阿拉贡王国之乱后,和勃朗第公国缔结了同盟。1489年5月,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率领8万步兵和1.5万骑兵队巴塞城进行长时间的围攻。经过长达六个月的围攻,巴塞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于1489年11月4日交出城池投降。马拉加和巴塞城的相继失守,使阿兹扎噶的手下丧失了对抗的最后勇气,遂决定向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一世国王彻底投降,交出全部领土,包括阿尔米里亚和高地克斯。斐迪南立即派兵占据了阿尔米里亚。

为了夺取防守固若金汤,易守难攻的格拉纳达城,斐迪南从1490年春天开始就指挥部队着手毁坏城西的肥沃平原,一直持续到深秋。西班牙军队将格拉纳达城外围的24个小市镇以及许多村落夷为平地,将所有粮食和牲畜一扫而光,完全断绝了格拉纳达城的物资供应基地。

1491年4月,斐迪南率领8万大军到护城墙下,扎营结寨。守城的格拉纳达人见大势已去,派人前去议和。10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休战70天,并开始谈判。11月25日,双方达成第二个协议,内容是:格拉纳达城在60天内自动投降,并交出全部武装和要塞,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一世国王允许保留其财产、法律、宗教和风俗习惯,并由格拉纳达的官吏统治该城,而这些官吏要接受西班牙国王委派的总督节制。此外还允许摩尔人迁居他处。

1492年1月,阿布达拉宣布投降。1月2日,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率军开进格拉纳达城,从此结束了穆斯林在西欧的统治,最终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奠定了西班牙的疆域。

外交

与格拉纳达王国

伊莎贝拉女王和格拉纳达王国的艾米尔分别于1475年和1476年签订了停战协议。协议内容是至少在五年之内,双方不得开战。然而,在这期间,一些边境的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1481年,格拉纳达王国进攻了卡斯蒂利亚王国。1482年,伊莎贝拉女王发动收复失地运动,历经十年终于在1492年攻灭格拉纳达王国。  

与葡萄牙

1475年5月,葡萄牙的阿丰索五世介入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率领军队进攻卡斯蒂利亚,并占领了部分领土。1479年,葡萄牙与卡斯蒂利亚签署《阿尔卡科瓦斯条约》,宣告战争结束,葡萄牙军撤出卡斯蒂利亚。

与法国

1475年9月,法国与葡萄牙结盟,进犯卡斯蒂利亚北部边境。1476年3月,阿拉贡宣布放弃对它与法国存有严重争议的罗塞永管辖权的要求,与法国和解。1495年,法国占领那不勒斯。同年,西班牙与教庭、威尼斯共和国米兰神圣罗马组成反法的“神圣同盟”,法军撤退。1501年,与西班牙订约瓜分那不勒斯,因分赃不均开战,1503年12月西军在加里利亚诺河战役击败法军,获得那不勒斯。

宗教

驱逐犹太人

14世纪,欧洲爆发瘟疫,人们将犹太人视作肇事者,反犹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然而在西班牙所有王国和一切时代中,贡税收税人总是一名犹太人。伊莎贝拉执政期间,与费尔南多王室一样,伊莎贝拉女王的王室管理(财政、军事和教会),也是犹太化的。尽管君王和伟人们总是极力反对反犹运动,但是迫害犹太人在西班牙总是表现出一种明显民主的特点。

伊莎贝拉决定驱逐犹太人首先是因为,伊莎贝拉认为摩尔人是犹太人带进西班牙的,并且在西班牙统治达7个多世纪,而居于西班牙的犹太人会因为犹太教的传统,公然与罗马教廷抗衡,又与天主教徒之间不断发生流血冲突,更兼犹太人手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实在令伊莎贝拉女王无法忍受。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当时的西班牙名义上已归于大一统,但实质上要真正实现一体化十分困难。其中宗教冲突,尤其是犹太人同雅威教徒之间不断发生的流血纷争和仇杀事件,已成为阻碍国家统一的一个严重问题。

早在1480年,伊莎贝拉女王就打算把犹太人赶出安达卢西亚宗教裁判所开始活动后,各地就下令驱逐:在塞维利亚科尔多瓦两教区犹太人被逐(1483年1月1日)在昆卡犹太人不得居留三日以上(1483年12月12日)、在布尔戈斯所有年轻的犹太人均被赶走(1486年3月)、在毕尔巴鄂犹太人不得过夜(1490年8月12日)等等。这些都还是在同格拉纳达作战时期采取的措施,当时有名的犹太人如阿布勒凡纳和亚伯拉罕·塞尼奥均签有供应基督教徒军队的合同。但攻下格拉纳达以后,犹太人就再也用不着了。于是,三个月以后(1492年4月30日),伊莎贝拉女王和费尔南多国王联合签署了一项布告,命令所有在西班牙的犹太人要么改信天主教,要么就在3个月内离开西班牙,并且不允许携带财产出境。这道驱逐令对大约20万犹太教徒是一个大灾难,许多人未来得及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便横遭杀身之祸,而对于西班牙的经济也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伊莎贝拉女王发布了驱逐令。

宗教裁判所

伊莎贝拉女王用以平息内乱、增强国力的工具之一是宗教裁判所。在当时的西班牙有400万犹太人。他们当中许多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口放高利贷,手中积累了一大笔财富。对此以西班牙王室为首的的大小封建主早已垂涎已久。因此,伊莎贝拉女王所建立的宗教裁判所也是公开掠夺犹太人的最好场所。宗教裁判所也是在天主教国王伊莎贝拉和斐迪南手中政教权力合一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机构。它是罗马天主教会为镇压异教徒而设置的,在西班牙前后存在了几百年。但随着西班牙的统一,伊莎贝拉女王将其作为巩固统治、维护西班牙统一的重要措施,在全国普遍推广实行起来。

1477年,宗教裁判所首次在卡斯蒂利亚的塞维尔建立。1480年,它出现在加泰罗尼亚、安达卢西亚。以后十年宗教裁判所,遍及西班牙的各个省份,并且于1483年组成西班牙最高宗教裁判所,由伊莎贝拉女王的忏悔牧师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任总裁判官。1492年宗教裁判所开始针对犹太人社区。所有在西班牙的8万犹太人被迫皈依或逃离这个国家。许多犹太人在被驱逐期间死亡,这一损失对经济产生了影响。

宗教裁判所的历史是一部血腥的历史。它融法官、陪审团、起诉律师和警方调查人的权力为一体,常常以违背天主教教规、具有异端思想或魔鬼的代理人等等无奇不有的罪名,大肆逮捕、监禁和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人。据记载,在第一任总裁判官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1480-1498年)任职18年中,被处刑的达105294人,其中被火烧死8800人。没收的财产则充实了国库。

人物影响

伊莎贝拉女王支持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使他的海外探险成功,为西班牙在美洲掠夺了幅员辽阔的广大殖民地,使西班牙扩张为地跨大西洋的世界帝国。同时,殖民掠夺而来的巨额财富也源源不断地流入西班牙,使其得以建立起当时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哥伦布的探险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形成了崭新的关于世界地理的概念,促使人们进一步将欧、美、亚、非乃至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一个资本主义的全球殖民掠夺与原始积累的时代也随之降生,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没有伊莎贝拉女王对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倾力相助,这一切至少不会如此迅速的发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莎贝拉女王开辟了世界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伊莎贝拉所建立的宗教裁判所,使西班牙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变成了欧洲思想最保守、最黑暗的专制王国,严重窒息了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因此,西班牙文化无可避免地走向衰退。这一切虽不能完全归咎于伊莎贝拉女王,但是,她如此狂热地追求实现西班牙人种和宗教纯正的要求和做法,却无异为其后来继承者创立了不良的先例。当时,这种疯狂的迫害不仅施加于西班牙国民,甚至连因船只失事而被迫登上西班牙海岸的英国或其他国家的新教教徒,也遭到野蛮的拷打或杀害。后来,宗教裁判所完全丧失了起码的人类理性。由于这一切,伊莎贝拉女王曾做出的卓越贡献也几乎被抵消或被冲淡,无论在西班牙还是在世界都如此。

人物评价

张国庆在《迈向权力巅峰的女人》一书中这样评价伊莎贝拉:伊莎贝拉一世以横溢的政治才华和娴熟的婚姻外交手段,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王之一。凭着非凡胆识和智慧,她不仅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而且也使西班牙从四分五裂走向统一和富强。她一生勤政,给西班牙奠定了政治统一的基础,并努力在思想上一统西班牙,使西班牙成了世界的中心。她留下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范围,欧洲大陆和整个世界都为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确,尽管伊莎贝拉一世的有些政策令人深恶痛绝,但是历史上没有几个帝王的影响能像她那样深远。

李晗在《影响世界的100名人》中说:“伊沙贝拉一世不只是支持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行大西洋西班牙王后,还是一个充满活力、颇有才干的统治者。她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影响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长达几个世纪,同时也间接地影响了今天几百万人的生活。伊莎贝拉和丈夫费尔南多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他们将摩尔人和犹太人被驱逐出境,这对被驱逐者及西班牙本身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持有的宗教偏见和创立的宗教法庭对西班牙整个未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罗·马蒂尔·德·安格兰里亚曾在西班牙宫廷服务过,对于伊莎贝拉一世他是这样评价的:“笔从我的手中落下,力量在在悲伤中消失,世界失去了它最可宝贵的瑰宝,她长期引导着着西班牙走向繁荣昌盛。她的陨落,不仅西班牙人应深表哀性卓,而是所有基督教国家都应为之悲痛,因为她是美德的镜子子,是天真无邪者的庇护神,她嫉恶如仇。我怀疑那些古往今今来的女英雄,她们的价值有哪一个能超得过这位无与伦比的的女人。”

美国利斯顿在《女统治者 从克娄巴特拉到伊丽莎白二世》中说“伊莎贝拉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她对历史施加的影响力比其他任何统治者都大,无论那些统治者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们应该考虑在历法上设置一个伊莎贝拉女王日,以纪念她对我们历史的重要贡献。”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伪造证明

费尔南多二世和伊莎贝拉签订时婚约,费尔南多二世在婚约中保证遵守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法律,永不背叛妻子,并与妻子协商确定担任军职和文职官员的人选。他们的婚礼于1469年10月19日在巴利亚多利德的胡安·比维罗宫隆重举行。但是,按照当时教会的法律,作为堂姐弟,他们的婚姻必须得到教皇保罗的许可,但却未能得到允许。无奈之下,阿拉贡王国的大主教只好以一纸伪造的证明文件蒙混过关,而真正的许可证书则是在几年以后由教皇西克斯特四世颁发的。

白衣女王

伊莎贝拉一生勤政,她的五个孩子全部在旅途中出生。伊莎贝拉总是身着一袭百衣,有“白衣女王”的雅称。

外貌喜好

伊莎贝拉女王中等身材,体态匀称,四肢协调,肤色白净,头发金黄,眼睛碧蓝,目光正直迷人,五官端正,面容俊美;行为举止有度,不喝酒;是一位善良的女性,喜欢在自己周围聚集一些修养良好和有身世的老妇。在自己的宫廷里,养有来自本国的名门闺秀为侍女。她非常热爱自己的丈夫斐迪南,处处体贴入微,是一个聪敏且又谨慎的妇女,这在一个人身上是很难得很少见的,也是任何其他王后难以比拟的。

伊莎贝拉女王还是一位讲究穿着打扮和个人舒适的妇女。她喜欢搜罗伟人名士,对他们谦康恭礼让。在历代国王中,没有一个像她那样任命那么多的伟当官。由于这一点,有人谴责她有恶习,说她过分讲排场;其实,伊莎贝拉女王所讲的排场,对国王们来说并不过分,因为这个王国是各王国中的最高王国,它理应更排场一些,理应比其他他王国突出,因为它在这-块土地上有绝对权威。

信仰及性格

女王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时常及时地进行施舍,崇拜祈祷堂,喜欢拜访宗教神堂,特别是那些以保持高尚生活闻名的神堂,并慷慨地给予资助;极端憎恶占卜算卦者和那些耍类似把戏的人。

伊莎贝拉女王特别喜欢谈论宗教人士及其正直的人生,并多次向他们请教专门问题;尽管她喜欢听取宗教人士和其他文人的意见,但大多数情况下,女王还是自作主张。

伊莎贝拉女王似乎事事如愿。她喜欢伸张正义,致使许多人指责她严厉而无慈善;事实上,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想弥补王国里所发生的大量腐败现象。她希望人们切实地执行自己的指示和命令。在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正是这位女王,把那些倾向犹太教的犹太血统基督徒的异端邪说取消并彻底根除了,从而使他们像善良的基督徒一样生活。

后世纪念

岛屿

伊莎贝拉岛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的一座岛屿,位于太平洋东岸海域,是科隆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岛屿,其岛名源自伊莎贝拉一世。

画作

1843年,德裔美国画家埃玛纽埃尔·洛伊茨完成了画作《在国王面前的哥伦布》,该画作描绘了第三次航行之后的哥伦布,正在对西班牙君主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发表他向西航行寻找印度的新航线的传奇经历,画中唯一不面对哥伦布的人,即是伊莎贝拉一世。

浮雕

1888年6月1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纪念碑在巴塞罗那揭幕,纪念碑基座上的第五幅浮雕表现的是费尔南多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在行宫同意资助哥伦布航海计划。

相关作品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Isabella I summary.Britannica.2023-09-07

..2023-08-30

Queen Isabella I Biography.Biography Online.2023-09-07

哥伦布与伊莎贝拉.深圳晚报.2023-09-18

伊莎贝拉一世 第一季 Isabel Season 1.豆瓣电影.2023-08-31

伊莎贝拉.豆瓣读书.2023-08-31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传.豆瓣读书.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