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Ningbo Polytechnic)简称“宁职院”,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浙江省五重点建设高职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单位和秘书处单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9年的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和创办于1984年的宁波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和宁波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成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月,宁波市电子职业中学成建制并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文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拟设立宁波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5月22日,教育部拟同意设置宁波职业技术大学。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占地1100多亩;下设7个二级学院,专科专业37个、本科专业5个,拥有8大专业群;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建有国家“双高”专业群2个(包含10个高水平专业)、国家示范专业7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
历史沿革
前身渊源
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
1959年2月,宁波市总工会于创办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学校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审定备案的成人高等学校,由浙江省总工会主管、宁波市总工会主办。1960年春,经中共宁波市委批准,学校独立建制。1970年5月,学校停办。1979年7月,宁波市委发文同意恢复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同年10月复校。
宁波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同意建立宁波中等专业学校,校址设在宁波市北郊路140号,直属宁波市教育委员会。1988年8月,迁址于宁波市江东黄鹂新村东南隅。1990年,香港实业家李惠利投资办学,命名为宁波李惠利中等专业学校,同时保留宁波中等专业学校名称。1998年12月,经宁波市人民政府同意,宁波中等专业学校实行国有民办运行机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时期
1999年,经教育部同意,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和宁波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成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1月,宁波市电子职业中学(1982年创建)成建制并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3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同年7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9年7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同年12月,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1月,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
2023年7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24年8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根据高校设置有关规定及工作要求,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拟设立宁波职业技术大学。12月6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临港外贸产业学院成立大会顺利举行。
2025年5月22日,教育部拟同意设置宁波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设有11个学院(部),7个二级学院,专科专业37个、本科专业5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在岗教职员工842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699人;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浙江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和一批以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为代表的行业团队,培养了一支以国家名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双高”专业群2个(包含10个高水平专业)、国家示范专业7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学校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浙江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校企共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市智模精造概念验证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17个,10余名专任教师在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和研发总监,通过解决乙烯副产品综合利用、航空发动机精密结构件制造等450余项关键技术问题,助力企业开发出多个“单项冠军”产品,服务43家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商务部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为132个发展中国家培训5000余名政府官员、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及技术人员,其中部级以上官员18名。学校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英国EAL、德国AHK等国际证书标准,与瑞士GF集团、日本发那科、法国施耐德等跨国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国际先进实训基地,开发本土化标准资源。面向非洲制定机电大类证书标准5个,为老挝、卢旺达、缅甸等国家制定院校整体建设方案4套,与津巴布韦、科特迪瓦等联合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标准。学校与加拿大亚岗昆学院合作举办供应链运营专业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与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合作办学渠道。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5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拥有纸质资源101余万册,镜像版电子图书171余万册;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宁波市动漫产业特色资源库、图星搜索、Emerald全文期刊库等29个中外文数据库(截至2024年5月)。
学术期刊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双月刊,是浙江省教育厅主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报刊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区域研究”“思政教育”等栏目;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复合因子为0.212,在285种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266,复合总被引频次278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137;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4.949,位居Q4区。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0个校级研究机构,校企共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市智模精造概念验证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17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多项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获多项市级及以上科研奖励;累计授权专利多项,其中2022年学校授权专利110项。
校园文化
校徽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徽主体为圆形。内部图案是风帆艺术变形而成的船和书图案,其中船图案表示学校地处宁波市北仑东方大港的地域特点;外圈为学校中英文校名。
校训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勤、信、实”。其中“勤”意即天道酬勤、勤奋求知,勤俭建校,勤勉育人;“信”意即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诚信立业,维护信誉;“实”意即实事求是,实用为本、善于实干,注重实效。
校歌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歌为《向着太阳起航》。《向着太阳起航》歌词
在那东方的港湾有一座蔚蓝色的学堂
勤信实勤信实的主旋律一代代的传唱
走进阳光的校园,培育自信的素养
融入温暖的世界,洋溢和暖的风尚
商帮文化的血脉在我们身上流淌,报效祖国的信念在我们心中激荡
燃烧吧燃烧吧,积聚我们全部全部青春的力量
追梦吧追梦吧,像一个水手向着太阳向着太阳起航,向着太阳起航
在那东方的港湾有一座蔚蓝色的学堂
勤信实勤信实的主旋律一代代的传唱
手持技能的钥匙,打开创业的门窗
追求成功的轨迹,舞动理想的翅膀
商帮文化的血脉在我们身上流淌,报效祖国的信念在我们心中激荡
燃烧吧燃烧吧,积聚我们全部全部青春的力量
追梦吧追梦吧,像一个水手向着太阳向着太阳起航,向着太阳起航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5月
校区情况
北仑校区
通讯地址:北仑东校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庐山东路388号;北仑西校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大路1069号。北仑校区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分为北仑东校区和北仑西校区,东、西两校区由一座横跨马路的天桥连接。北仑东校区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旅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与艺术学院,北仑西校区设有工商管理学院。
北仑校区的重要建筑——联盟大厦,位于东校区中心广场,其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援外培训用房、国际学院教学实训用房、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培训用房及附属用房。
余姚校区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开丰路388号。余姚校区是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的基础上扩容建造的,余姚校区设有阳明学院、数字商贸学院。
梅山校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梅山校区拟选址在梅山七星路以东,吉利项目以西,中排河和梅山六横高速互通以北,北航宁波研究院以南地块办学用地约50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10亿元,于2023年12月底投入使用。梅山校区将围绕北仑区参与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开设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计划在校生规模3000至5000人;截至2022年8月,梅山校区仍在建设中。
校园环境
古民居
由苏家大屋、包式祠堂古民居旧宅仿建而成,将传统建筑文化与非遗传承相融合,日常用于学校特色学院——丝路文传学院的教学实践与校内外艺术作品的展览展陈,是集宣传展示、互动教学、创新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
联盟大厦
由北仑区人民政府和宁波教育局共同出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而成,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大楼拥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区域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企业海外发展研究与咨询等功能。
北仑图书馆
由北仑区人民政府、宁波市教育局和学校三方联合出资2.6亿元建设,于2014年2月投入使用,占地44亩,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70余万册,设有阅览座位2200席,年均接待读者约100万人次,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社区、企业流动图书站及文化讲堂、艺术展演等活动。其“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开创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联姻”的管理新模式,是浙江省最大的区校合作建设的图书馆和北仑区文化新地标。
顾国华体育馆
顾国华体育中心是学校最大的体育活动场馆,由顾国华先生的儿子——香港泰昌祥轮船集团主席顾建纲先生捐赠500万元人民币兴建,于2010年1月落成。中心拥有室内排羽馆、篮球馆、乒乓球馆、舞蹈房、健美操等体育设施。
海天大楼
海天大楼于2008年建成,由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兴建,是学校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办公和教学、实训场所。拥有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级工业机械手实训基地、浙江省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宁波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有数控加工中心、发那科数控技术应用中心等。
思源湖
思源湖以校园天然水系改造而成,约7347平方米,得名于学校倡导的“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思源慈善文化。“思源”而字出自北周•庾信《徵调曲》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05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13年11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得“2013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称号。
2014年11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校企合作促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优秀院校”称号。
2016年9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得“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2018年11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11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亚太地区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称号。
2022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得“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数字化改革方向”“浙江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网络安全方向”和“浙江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智慧校园建设方向”荣誉称号。
2023年3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
2024年8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津巴布韦留学生MAKWITI TAPIWA MPOFU获“PLC应用技术”赛项一等奖。
2024年,在上海软科2024中国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水平TOP100榜单中位列全国第6。
2025年,在软科2025综合类高职专科院校排名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