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Guangxi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简称“广西金职院”,英文缩写为“GFVC”,是广西唯一的一所以培养、培训银行、证券、保险、信贷等金融经济类人才为任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府。广西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西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52年创办的广西银行学校和1953年设立的广西银行干部学校为基础,广西银行学校和广西银行干部学校2000年1月划转到地方政府,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2014年1月,经批准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创建。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大学东路和大学西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40亩,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741.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6.44万册,电子图书14.85万册。下设6个教学系,开设45个招生专业(方向),有教职工334人,其中专任教师248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万2千余人。
历史沿革
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银行学校创建。1953年,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干部学校。1965年,改为广西银行学校。1978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银行学校。1979年,更名为广西银行学校。2000年1月,划转地方政府,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
1953年,广西银行干部学校创建。2000年1月,划转地方政府,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
2014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同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院下设有金融系、会计系、投资与保险系、经济管理系、信息技术系、旅游管理系等6个教学系;开设金融管理、国际金融、互联网金融、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务、保险、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与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等45个专业(方向)。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基本手工操作实训室、会计多学科信息化测评中心、影视创意设计工场、职业服务能力提升实验室、会计协同育人应用中心等校内实训室(实训中心)147间,实训实习工位3932个,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70多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5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级高职院校骨干专业3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34人,其中专任教师248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60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43人,双师型教师82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8.39%,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00%,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达67.3%,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4.19%。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院与泰国、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区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依托广西经济贸易职业教育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校行、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人才。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6.44万册,专业期刊483种,电子图书14.85万册,电子期刊4150册。
科研成果
学校科研成果奖励达17万元,院级课题立项21项。在科研立项方面,学校获得立项纵向项目29项,其中,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项,申报横向项目5项。在科研成果方面,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19篇,其中,北京大学核心期刊(2017年版)10篇,CSSCI论文3篇,SSCI论文1篇。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为双圆套圆形,中间由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方孔字母G和内圆构成方孔铜币形状,四枚古代刀币环绕构成宝鼎形象,多重货币元素强化学校的金融文化特色。外圆上下方分别是“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手书体和英文大写。
校旗
校训
崇德尚人
校歌
校歌为《金色华章》,由学校教职工集体作词,林贵雄作曲。
校园环境
学校有大学东路和大学西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40亩,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91号是东校区,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西路168号是西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更新时间: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