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是由魏书钧执导,康春雷、魏书钧担任编剧,朱一龙领衔主演,曾美慧孜、侯天来、佟林楷主演的荒诞现实主义艺术电影。法国当地时间2023年5月20日,《河边的错误》在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进行全球首映。10月21日,电影《河边的错误》在中国大陆上映,并于12月6日在优酷、爱奇艺播出。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该片在纽约举行北美首映。
影片改编自余华同名先锋代表作,讲述了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 饰)在调查一桩案件时被无法言喻的真相不断拨弄,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真幻的时刻与记忆中的故事。
2023年10月16日,该影片在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获得最佳影片,并获得“迷影选择”荣誉。10月21日,该电影淘票票开画评分获得9.2分,豆瓣开分7.7。2024年9月1日,摄影程马志远凭借该片获得了第十九届长春电影节金鹿奖的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截至2025年5月1日,电影《河边的错误》全球累计票房625578美元。
剧情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个江南小镇里,养鹅农户幺四婆婆(曹阳 饰)在河边被谋害,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 饰)负责案件的侦查。马哲从掉落案发现场的女式手提袋里的一盘盒式录音磁带和目击证人——一个小孩的证词开始追查,嫌疑人王宏(莫西子诗 饰)、许亮(王健宇 饰)、疯子(康春雷 饰)一一浮出水面。案件本该就此结束,但一些疑点的存在让马哲打算一查到底,与此同时,疯子跑出疯人院继续作案让马哲再度陷入紧张,他的精神状态发生剧烈变化,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真幻的时刻与记忆中。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小说故事写于20世纪80年代,魏书钧把故事移植到了90年代。为此他和团队做了不少功课,在网上看那个年代的纪录片,搜集各种图片,美术和置景也收集了一些旧家具和旧衣服,搭出属于那个时代的场景。
拍摄进程
2022年12月,该片在江西南丰开机。拍摄过程中,魏书钧全程以16毫米的胶片拍摄,为影片赋予了一种复古式基调,呈现出那个年代的小镇空间感,间或的镜头失焦感甚至为不可确定性的主题提供了一种风格表述。影片还延续了原著小说戏仿侦探小说的特点,以反类型的手法强调影片的重点不在于真相和答案,同时还保留了小说的暧昧性。2023年2月1日,该片杀青。
幕后花絮
朱一龙表示自己饰演的角色马哲的形象灵感来源于原著作者余华年轻时的一张照片。
该片开拍前一个多月,朱一龙就到江西南丰县城去体验生活,跟警察一块生活,看他们办案,尤其是跟一些在90年代工作过的老刑警,聊当年的事情,这是他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次体验生活。为了理解“疯子”的概念,朱一龙曾去精神病院体验生活。
该片是朱一龙首次出演文艺片。为了从形象上真实呈现其饰演的刑警队长马哲从坚定寻找真凶,到内心秩序被打破产生动摇,直至面对证据自我崩溃的状态转变,朱一龙随着角色和剧情的推进先增重再减重,其体重浮动超50斤。在拍摄难度极大的河边对峙戏时,朱一龙在一月衣着单薄浸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只为展现身体自然流露出的绝望感。
魏书钧和摄影指导在第一次读完剧本后,就决定要用胶片拍摄,这对还原90年代的故事质感很有帮助。不过16毫米胶片在洗印流程上没有大公司或制片厂运营,产生了一些制作难度,但最终得以解决。由于胶片拍摄难以通过监视器进行回放,剧组会在实拍前反复排练,然后才开拍,所以该片很多场戏都是一条过的。
该片编剧康春雷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疯子,他表示自己原来最想演的角色是许亮,但有一天他和导演在河边看景,导演说他演疯子更合适。
制作团队
参考资料:
主创公司
参考资料:
影片宣发
宣传信息
上映信息
票房记录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评分
2023年10月21日,该电影淘票票开画评分获得9.2分,豆瓣开分7.7。
评价
《河边的错误》这篇小说,是很难改编的,所以能改编出来就是成功。这部电影对小说内容的补充尤其令人满意,电影结尾甚至超越了原小说。每一个观众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带走的东西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也正是电影的开放性所在,它是一部需要观众的观看来继续完成的电影。(余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