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英文名: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18号,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西安外事学院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起源于1992年黄藤创办的“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2000年更名为“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本科民办高校并更名为“西安外事学院”,2018年成为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截至2025年3月,西安外事学院总占地面积161万余平方米,学校下设5个专业学院、3个特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5个书院,共开设47个本科专业。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6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75人,在校学生28605人。
西安外事学院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位列第46名,全国参考排名46名。
历史沿革
1992年,校长黄藤创建“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
1993年,学校开始举办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教育。
1996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首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单位,同时成立中国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
2000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举办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
2005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外事学院”,成为普通本科民办高校。
2009年,西安外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西安外事学院建立工商管理及创业硕士培养平台。
2018年,西安外事学院成为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2023年5月24日,西安外事学院与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西安外事学院富纳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战略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外事学院举行。
2024年4月7日,西安外事学院西安鼓乐研究院正式成立并揭牌。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5年3月,西安外事学院设有5个专业学院、3个特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5个书院。开设本科专业47个,形成了文学、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工学、医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9月,西安外事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369人。西安外事学院师资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有435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75人,博士327人,硕士919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西安外事学院共有7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现开设4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文学、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工学、医学、农学等8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3月,西安外事学院共有10个本科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有4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拥有9个陕西省省级本科一流建设课程,其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虚拟仿真课程1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2门,线下课程4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此外西安外事学院还建设有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创新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05个校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10项。其中,理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团队《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书院育管教服一体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陕西省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马九克老师团队《数字化赋能问题化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与实践》获陕西省第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团委商潇老师指导的第十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1红色专项活动获国家级二等奖;国际合作学院赵丽春指导的202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工学院张阿梅老师指导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级铜奖。另有832人次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西安外事学院已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院校和机构、集团签署了校际学术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及就业实习等项目合作协议,并按照不同国家教育标准开设“3+2、2+2、3+15特色国际人才培养专班”,合作专业领域涉及经管类、人文类、工科类、医护类、艺术类等。学校还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5个国等20余所大学及机构共建有“一带一路汉语教师培养基地”等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4年5月,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主要由南、北、西三个校区馆舍组成,另有5个院系资料室,4个公共阅读空间,7个书院正蒙书屋,7个工会书屋,总建筑面积48191平方米。
截至2024年9月,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05.45万册,当年新增276228册,生均纸质图书102.88册。拥有电子期刊12.441万册,学位论文302.585万册,音视频65831小时。2023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1.218万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428.7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56.38万篇次。
学术期刊
西安外事学院主办的期刊有两个,分别是《民办教育研究》和《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内刊)。
《民办教育研究》,由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民办教育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02年8月,季刊,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办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该刊主要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研究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办教育研究中心、西安外事学院《民办教育研究》编辑部编辑。该刊曾获“陕西省高校特色栏目奖”等奖项。
《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由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校内刊,创刊于2005年12月,季刊,曾用名《西安外事论丛》《西安外事学院学报》。该刊主要开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栏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西安外事学院建有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自贸区研究院、七方教育研究院、生命科学应用研究院、创新创业研究院、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有现代产业学院、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另建设有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鱼化龙创客空间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五年来西安外事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31项,省新工科项目2项、新文科项目1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3个;获省级科技、人文社科类奖、高校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奖12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7项,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84项,发表北大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28篇,授权发明专利4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66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29项,出版学术著作47部。2022年,西安外事学院共获批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8项,其中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4项,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教育管理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项。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西安外事学院位列第54名。
在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西安外事学院位列第41名,全国参考排名41名。
在2024年中国民办大学评级为B+。
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西安外事学院位列第46名,全国参考排名46名。
校园文化
“鱼化龙”精神
西安外事学院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神,由校长黄藤提出,内涵为“处鱼化龙之地,为鱼化龙之事,寄鱼化龙之望“”。“鱼化龙”精神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西安外事学院所在地鱼化寨相传是周武王为其女儿雨花公主设建的祭天之地,唐时期赶考的举子在此膜拜,为取鲤鱼跃龙门之意,将“雨花”改为“鱼化”。
校徽
西安外事学院校徽采用蓝色为标准色,创意理念以“鱼化龙"传说为设计元素,立意追求一种文化精神即“鱼化龙”精神,图形采用鱼龙变化的过程为视觉形象,阐释了学校“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精神诉求。
校旗
西安外事学院校旗采用蓝色和橘红色为标准色,意为崇尚科学和充盈活力,以“鱼化龙”传说为设计元素,立意追求一种文化精神一一“鱼化龙”精神。
校训
“多元集纳,自强创新”
这是鱼化为龙的途径和方法,是西安外事学院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
校歌
《鱼化龙之歌》
作词:黄藤
作曲:贺艺
古城西安有一个鱼化龙的地方,
捧着憧憬,怀着希望,我们来到鱼化湖旁。
怀远亭,步云廊,潜龙桥下轻舟荡漾;
出水的鱼儿已化巨龙,跨海越洋,跨海越洋。
啊,纳百川以为海,
啊,集众物方成龙。
自强不息,与真理为友,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多元集纳,自强创新,龙的传人
再铸辉煌。
外事学院就在那鱼化龙的地方,
捧着憧憬,怀着希望,我们来到鱼化湖旁。
洒汗水,结友谊,敬爱的老师培育我成长;
外事学子胸怀世界,志在四方,志在四方。
啊,纳百川以为海,
啊,集众物方成龙。
自强不息,与真理为友,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多元集纳,自强创新,龙的传人
再铸辉煌。再铸辉煌!
社团文化
截至2025年6月,学院有墨尔本曳步舞、辩论社、阳光青年协会、ADT创意舞蹈社、E时代英语、晨曦协会等100个兴趣社团,涉及传统文化类、体育运动类、国际交流类、学术实践类等。
校友情况
现任领导
校区情况
西安外事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18号,由西校区、南校区两个校区组成。截至2023年学校总占地面积161.75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126.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02万平方米。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8820人,其中本科生在校生19020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6%。
校园风貌
鱼化湖
西安外事学院南校区西侧的校内湖,湖畔石头书有“化鱼成龍”四字,湖面还建有潜龙桥、东楼、步云廊、太极馆等建筑。
鱼化龙广场
位于学校南校区,夹于人文艺术学院楼与图书信息大厦之间的广场,中央有鱼化龙雕塑。
所获荣誉
2016年,西安外事学院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6年,西安外事学院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
2018年12月,西安外事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2019年11月,西安外事学院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2021年10月,西安外事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
2022年6月,西安外事学院入选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2023年,西安外事学院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