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英文名:Heshan City)是中国广东省下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截至2023年7月,鹤山市共辖1个街道、9个镇,市政府驻地为鹤山市沙坪街道前进路18号,全市总面积为1108.3平方千米,2022年,鹤山市常住人口为54.07万人。
鹤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漫长,冬季温暖,全年温暖湿润,地貌以丘陵、台地、阶地和平原为主,境内主要有西江干流、沙坪河、雅瑶河、宅梧河、址山河等河流。据考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该地区劳作生息,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鹤山境内居住的是南越族的先民,秦朝时鹤山属于南海郡,秦汉以后,中原汉人不断南渡与越人杂处,汉越两族逐渐融合,共同开发鹤山。新中国成立之后,鹤山先后由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地管辖,1993年11月8日,设立鹤山市(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
鹤山当地制造业门类齐全,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是鹤山市的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了鹤山工业城、珠西国际物流中心、中欧新材料创新基地等经济功能区。此外,鹤山市主要有茶叶、粉葛等农业特色产业,2022年,鹤山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9:52.5:39.6,年地区生产总值458.51亿元,增长2.8%,生产总值排江门市第5名。
名称由来
原鹤山县因为县城(鹤城)城北有座形状像鹤的小山,所以就以山命名,称鹤山县。1993年11月8日,撤鹤山县设鹤山市。
历史沿革
先秦
据上世纪50年代鹤山市考古发现的陈冈、水西贝丘遗址出土石器考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鹤山市劳作生息。
到了先秦时期,鹤山地区属于傣族,境内居住的是南越族的先民,他们是最早开发鹤山的原始民族。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国之后,在岭南设置桂林市、象、南海3郡,鹤山属于南海郡,此外,秦朝时期还有大批“徒民”被强制迁到岭南,与百越人杂居。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海郡划分为番禺区、四会市、博罗县、中宿、龙川、揭阳市6县,鹤山属于番禺县。秦汉以后,中原汉人不断南渡与越人杂处,汉越两族逐渐融合,共同开发鹤山。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黄武元年(222年),在今天的新会区县境设平夷县,鹤山就属于平夷县,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年),平夷改称夷县,属于广州郡。南北朝时期,宋永初元年(420年),今鹤山所在地属于封平、盆允两县。宋、齐、梁、陈没有变化,仍沿旧制。
隋唐至宋元
隋朝时期,今鹤山县境属新会、义宁两县。开皇十一年改封州为允州,十三年又改为冈州。所以至今老一辈的鹤山籍华侨在外仍自称冈州人,参加当地冈州会馆活动。
唐朝时,冈州屡置屡废,贞元末年(805年),冈州被撤销,自此之后,冈州再没复置。鹤山境仍分属新会区、义宁两县。五代十国、南汉时期,鹤山隶属于兴王府。
宋朝时地方行政分路、州(府)、县三级制,赵匡胤开宝五年(972年)义宁并入新会,次年,又将新兴、新会两县合并,称为义宁县。到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义宁县更名为信安县,今鹤山所在地分属新会、信安两县。
元朝时期,今鹤山市的所属没有改变,仍沿前制。宋、元、明三朝,鹤山境内西北山岭一带有瑶族、壮族人民聚居,后来瑶族人大部分迁往他处,小部分留下来与山下的汉人杂处,逐步融合,今天的元宿山仍然保存有古窑寨的遗址。
明清
明朝时期,鹤山地区修筑了多处堤围。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工部修筑古劳堤围,洪武三十年(1397年),修筑了沙坪越塘围,永乐二年(1404年),修筑古劳独冈堤围。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鹤山地区盗贼众多,扰乱民生,新会县县令率兵围捕盗贼,盗贼潜入山中,此后四十年仍不断做乱。
清顺治六年(1649年)直至建县前,鹤山分别属于新会区、开平市两县。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年),汉族客家民系人开始迁入鹤山,从康熙三十五年到四十七年,先后建成17条客家村,是客家人迁入鹤山的第一个高潮。清雍正十年(1732年)从新会县和开平县划出部分地方新置鹤山县,隶属于肇庆市。
中华民国
民国成立初期,鹤山地区属于粤海道。
民国4年(1915年)7月,鹤山西、北地区江水猛涨,越塘、罗江等堤围被洪水击溃,灾情十分严重,史称“乙卯大水灾”。
民国9年(1920年),道制被废,鹤山地区隶属广东省中区委员公署,之后多次更改所隶属的公署。同年5月31日,鹤山地区再次发生严重水灾,城乡共塌房屋四千多间。
民国35年(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鹤山地区直属于广东省政府。民国37年(1948年),鹤山地区遭受金融风暴袭击,物价飞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鹤山县属粤中专区。1952年5月与高明合署办公,直到1954年两县恢复建制。
1954年10月至1955年3月,鹤山沙坪地区近7个月降水仅176毫米,全县70%的禾田缺水,全县城乡人民投入抗旱斗争,进行抢修河堤、打井等活动。
1958年11月16日,鹤山县与高明县合并,称高鹤县,属于佛山专区。1959年鹤山改隶于江门市专区,1961年10月改属肇庆专区,1963年又划归佛山专区。
1981年12月16日,恢复鹤山、高明两县建制,鹤山属佛山地区。1983年6月1日,实行市管县,鹤山县隶属江门市。1993年11月8日,中国国务院撤销鹤山县,设立鹤山市(县级市),仍隶属于江门市,之后一直没再改变。
地理
位置境域
鹤山市位于东经112°28′—113°2′,北纬22°28′—22°51′之间,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下游右岸。鹤山市东北方向区域与佛山市南海区隔西江相望,东南毗邻江门市蓬江区、新会区,西南与开平市交界,西北接新兴县,北邻高明区。全市总面积为1108.3平方千米,东西最宽约58.7千米,南北相距约42.3千米。
气候
鹤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漫长,冬季温暖,光照充足,全年温暖湿润。鹤山市内区域都属于一个气象区,所以境内各地气温差异不大。鹤山市年平均气温21.6°C,年内月平均温度较高出现在6月至8月,其中最热为7月,极端最高温度为37.5°C;月平均较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其中最冷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为0°C。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97.8小时,无霜期达354天。年平均降雨量1774.1毫米,其中,5月是降雨量最多的一个月,平均降雨量为279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5.7%;12月是降雨量最少的一个月,仅有28.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6%。2022年鹤山市总降雨量1529.2毫米,年平均气温23.5℃,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2.9℃,年日照时数1961.4小时。
地质
鹤山境内地壳演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寒武——志留纪地槽发展阶段;泥盆纪——中三叠世准地台发展阶段和晚三叠世一第四纪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
现鹤山境内出露的地层有早古生届寒武系八村群、晚古生届中泥盆系桂头群、中上泥盆系春湾组,中生届早侏罗系金鸡群、下白垩系百足山组和上白垩系丹霞山组,下第三系古——始新系莘庄村组及第四系全新统桂洲群等八个岩石地层单位。其中,八村群分布最广,厚度大于1839米。其他地层分布零星、发育不全。桂头群露于境内北缘茶山顶至丽水市一带,厚度935米。春湾组出露于古劳西北石岩头一带,厚度500米。金鸡群分布于龙口一鹤城址山公路以西的硫磺山、昆仑山脉等地,厚约850米,百足山组分布于雅瑶区陈山、那水、大朗一带,厚度约300米。丹霞组零星出露于境北缘的石岩头、龙口区福运西北及双合区梨潭―带,厚约100米。莘庄村组主要出露于址山区至开平单水口一带,厚度址山区约150米,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水东——罗江——大埠——麦水一线以东的西江与沙坪河的冲积平原上,厚度变化很大,一般厚度15一20米,最厚40米。
市境内侵入岩分布广泛,占全市面积一半以上,侵入岩的种类属酸性花岗石。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系粤中拗陷,有亚婆髻背斜、白水坑复背斜、茶山单斜、大昆仑单斜、那水向斜。构造地质发展史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脉等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区内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向和北东向为主,还发育少量北西、东西向的构造形迹。
鹤山市处于广州市——阳江市地震带内,地震活动强度强、频度大,地震基本烈度划为VI区。鹤山境内地震带受到恩平市——新丰断裂带控制。
地形地貌
鹤山地貌以丘陵、台地、阶地和平原为主。其中丘陵一般与山地靠近,高度在50——150米左右,坡度在15%左右,面积达1003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90.5%,分布于共和、龙口、址山、鹤城、雅瑶和桃源等6个镇。
山地主要分布于宅梧镇和双合镇,自境内西部的云宿山至中部皂幕山、东北部的茶山,形成连绵不绝的山脉。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1%。
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古劳、沙坪,面积为82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7.42%,一般标高为1至4米,最低大埠围海拔仅1米。
鹤山市地形东西宽,昆仑山——笔架山山系自东向西延展;南北狭长,茶山——皂幕山山系纵贯南北;中部山峰绵亘,丘陵起伏。整个地势中西部高,自西略向东倾斜,东部低平,北最低。鹤山市全市最高点为皂幕山主峰,海拔为807.5米,全市最低点位于大埠围村,海拔为1米。
土壤
鹤山市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9个亚类,20个土属,56个土种。主要土类有水稻土、基水地土、潮沙泥土、黄壤土、红壤土、赤红壤土。其中水稻土是鹤山地区耕地的主要土类,分布于沙坪、鹤城、古劳等地;基水地土主要分布于古劳、沙坪等地;潮沙泥土主要零星分布于古劳、沙坪两区的西江沿岸;黄壤土主要分布于宅幕山两个主峰地带、红壤土则主要分布于宅幕山系500-700米地带、云宿山500-700米地带;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双合、宅梧、共和等中丘山。
境内中部以花岗石为主,西北部以红色沙页岩为主,东北部及南部多为河流冲积土,其余各镇的耕作土多为谷底冲积,或由山丘坡地土壤聚积而成,山地土质比较肥沃,耕作土多属中壤和轻壤土,容重适中,通透性能好。
水文水利
水文
鹤山紧靠西江,境内河流众多,但大多短而小,且水系分散。主要有西江干流、沙坪河、雅瑶河、宅梧河、址山河、双合河、莱苏河和民族河等8条,总长200.8千米, 除沙坪河属西江支流外,其余均属融江水系。
沙坪河是西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总流域面积324平方千米,发源于皂幕山,经金岗、龙口等地区。其干流全长37.6千米,总落差804米,多年平均流量为9.25立方米每秒。
雅瑶河发源于鹤山观世音帐,流经那水、水沙等地区,境内流域面积56.7平方千米,雅瑶河河道总长18.7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2立方米每秒,总落差287.9米。
宅梧河发源于鹤山县手推车山麓,流经宅梧区,入开平县等地区。其鹤山境内流域面积207.85平方千米,主河道长31.6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65立方米每秒,总落差291.8米。
水利
鹤山重大民生水利工程主要分为生态文明建设类项目、乡村振兴类项目和防汛安全类项目三个主要类别,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类项目主要包括鹤山市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第二期)EPCO项目、江门市碧道建设工程EPC+O项目(鹤山段)、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项目(鹤山段)。2016~2020年,鹤山全市完成水利投资25.36亿元,进行了西江大堤加固及环境整治、沙坪河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二期、三期等工程的建设。
鹤山市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重点治理潭江流域的镇海水、址山河等河流,治理河道总长60.89千米,其中建设水系连通建筑物27座、清淤疏浚28.87千米、河道清障0.67km²,岸坡整治59.77千米,串联乡村特色资源点22个。2021年,该项目成功竞得广东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
沙坪河排涝二站是沙坪河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管理的一个泵站,为Ⅱ等大型工程,总装机6300千瓦,总流量108立方米/秒,是鹤山市最重要的防洪排涝泵站。2022年,沙坪河排捞二站获“广东省第一批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泵站”荣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1年鹤山市土地总面积约108266.63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90031.47公顷,占83.16%,建设用地面积15140.90公顷,占13.98%;未利用地面积3094.26公顷,占2.86%。农用地中,耕地面积7960.5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84%。
矿产资源
鹤山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铅、锌、稀土、磷、硫铁矿、钾长石、饰面石材等8种。此外还有大量的稀土矿、花岗石、矿泉水、泥炭土和少量的褐铁矿、锌矿、金矿。主要的矿种及储量如下:铅储量298000吨、锌储量156000吨、银储量232.99吨。截至2021年底,已发现的矿产地有24处;金属矿产1处,储量45.42万吨;非金属矿产地共21处。其中建筑用花岗岩矿产地10处,储量4137.14万立方米;砖瓦用页岩矿产地11处,储量939.97万吨;水气矿产地2处。
水资源
鹤山全市水资源总量14.16亿立方米,2022年全年供水总量7484.9万立方米。市内地表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径流受降水量的影响具有年际变化较大和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多年径流总量10.17亿立方米。此外,鹤山市浅层地下径流估算为1.66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充沛,所以地下水开发利用较少。2022年,鹤山市耕田灌溉用水量为0.9184亿立方米,林木渔畜用水量为0.898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0.3250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为0.1076亿立方米,城镇居民居民用水量为0.2204亿立方米,农村居民用水量为0.1167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2021年鹤山市森林总面积56822.16公顷,森林蓄积量39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2.46%。生态公益林面积11218.94公顷,商品林面积34597.31公顷。鹤山市有油茶、黄花梨、红锥、交趾黄檀、黑木相思等树种。此外,截至2022年,鹤山全市有古树名木1854株,树种包括榕树、木棉、见血封喉、龙眼、桂花、朴树和鸭脚树等共计38科69属90种。从地区分布来看,蓬江区193株、江海区56株、新会区251株、台山市280株、开平市345株、鹤山市284株、恩平市445株。鹤山市自然保护地总面积7547.84公顷(不含四堡林场),其中:省级森林公园3个,面积3322.06公顷;县级森林公园4个,面积4123.44公顷。
湿地资源
鹤山市拥有湿地公园数量3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1个,为古劳水乡湿地公园,面积70.21公顷,其他湿地公园2个,分别为址山将军陂湿地公园和上坑村净水湿地公园,总面积32.13公顷。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根据早期数据显示,鹤山地区有野生动物100多种,主要有鸟类、兽类、昆虫纲、两栖、爬行纲和鱼类。其中,常见的鸟类有鸳鸯、乌鸦、白鹭等;常见的兽类有鳞甲目、白面狸、大尾鼠等;常见的昆虫类有凤蝶总科、蜻蜓、螳螂等700多种;常见的两栖、爬行类有虎纹蛙、蟾蜍、乌龟等;常见的鱼类有桂花鱼、大黄鱼、古鱼等。
植物
据早期数据显示,鹤山市有植物900余种,其中,树种有300种、中草药60多种。植物主要分为瓜豆类、果类、竹木类、花卉等。其中,常见的瓜豆类有青豆、绿豆、牛角瓜、笋瓜等;常见的花卉有文竹、天墨兰等。由于鹤山境内的一些山岭海拔在500米以上,山坑多,故而中药资源比较丰富,境内茶山被称作药径。境内有大叶海金沙、铁线草、土地丁、山芝麻等中药。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鹤山境内常见的气象灾害有低温阴雨、干旱、洪涝、台风、霜冻、寒潮等。低温阴雨天气在鹤山十分常见,2008年1月下旬到2月下旬,鹤山市出现28天的日平均气温小于12°C的低温阴雨天气,创其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长纪录。2023年1月,鹤山市出现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给民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台风是鹤山夏秋季主要气象灾害。2018年,受台风“山竹”的影响,鹤山全市10个镇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市经济损失31815万元。2023年7月,台风泰利登陆鹤山,鹤山市出现台前强对流,雷雨大风等天气。
地质灾害
鹤山市共发育地质灾害7处,其中滑坡2个,崩塌5个。该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古劳、龙口、雅瑶、桃园、鹤城、宅梧镇、双合及大雁山等10个镇(区)。2004年古劳镇丽水村勒竹冈边坡开挖形成后不久,边坡上的岩体裂缝不断发展,至2005年4月开始坡面陆续发生崩塌,崩落的土体堆积坡脚下厂房的后侧,经济损失约120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7月,鹤山市辖1个街道,名为沙坪街道,此外,还辖雅瑶、龙口、古劳、桃源、共和、址山、鹤城、宅梧、双合9个镇。市政府驻地为鹤山市沙坪街道前进路1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鹤山市常住人口54.07万人,相比2010年,增长7.22%。其中,城镇人口334432人,占比为63.47%。农村人口196252人,占36.98%。此外,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1958人,占53.13%;女性人口为248726人,占46.87%。2022全年出生人口3093人,出生率7.8‰;死亡人口2884人,死亡率7.3‰;自然增长人口2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
2022年,鹤山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0302人,占17.02%;15-59岁人口为357368人,占67.34%;60岁及以上人口为83014人,占15.6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440人,占11.20%。鹤山是中国著名侨乡之一,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中国港澳台同胞49.17万人,分布于83个国家和地区。
民族
语言
鹤山市使用最广的语言有广州话、沙坪话、普通话。市内部分地区还流行客家话、址山话、宅梧话等方言。沙坪话是鹤山使用最广的语言,主要流行于市区、沙坪、龙口等地区。沙坪话属广府语系,与广州话基本相同,但在语音、语调方面有一些差异,如沙坪话语末常带“磨”“啰磨”的尾音。
客家话是客家先民迁入鹤山后经过漫长的历史融合而成的,主要分布在鹤城、云乡、合成等地,其语言特点有语音,声母s,sh不分,丝、诗同音;没有撮口呼(y)、(e)为主要之元音的韵母;声音保留了古汉语韵尾-b[p]、-d[t]、-g[-k]等。鹤山客家话与台山赤溪客家方言基本相同。
宗教信仰
鹤山境内佛教盛行历史悠久,元代时鹤山境内已有寺庙,供奉各种神佛,香火不绝。鹤山市境内乡村里有很多庙宇用来供奉天后、观音等神明,现存的佛教寺庵有龙潭寺、大云寺、平山谷寺等。天主教从咸丰年间开始由广州市传入鹤山,鹤山第一批天主教徒出现于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共5人。之后鹤山境内天主教信徒、教堂不断增多直到1985年,境内共有天主教徒100多人,分布于鹤城、龙口等地,基督教则是清光绪年间传入鹤山,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华圣公会在鹤城建立一幢教堂,并从江门市、新会区派来牧师。此后基督教在鹤山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鹤山市有基督教信徒500多人。
经济
鹤山市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主导地位显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是鹤山市的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了鹤山工业城、珠西国际物流中心、中欧新材料创新基地等经济功能区。此外,鹤山市主要有茶叶、合川苕葛、等农业特色产业,还注重将文化、农业、旅游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2022年,鹤山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9:52.5:39.6,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8.51亿元,增长2.8%,生产总值排江门市第5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8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2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84980元。
第一产业
鹤山市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鹤山市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建成了一批生猪、水产、蔬菜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鹤山市主要有茶叶、粉葛、花卉、果蔬等农业特色产业。鹤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产区,曾被誉为广东省茶叶第一县。鹤山茶叶产业以“鹤山红茶”为代表,2015年鹤山红茶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鹤山红茶种植面积达800公顷,年产1000吨。2023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年总产值为3.6亿元。
鹤山粉葛是鹤山市另一特色农产品,2020年,“鹤山粉葛”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同年鹤山全市粉葛种植面积有1026.67公顷,年产量3.08万吨,产值2.5亿元。双合镇是“鹤山粉葛”的主产区,年种植规模达7000亩,年产量2450万斤,产值8575万元。
2022年鹤山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8.84亿元,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24.23亿元,增长2.7%;林业产值2.85亿元,增长66.7%;牧业产值17.33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20.74亿元,增长19.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69亿元,增长5.7%。
第二产业
鹤山市第二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支柱性产业,三大支柱性产业2020年实现产值均超过百亿元,合计约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6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12年的13.22%提升至2021年的13.66%;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37.7%提升至2021年的39.8%。此外,鹤山市还大力发展硅能源及储能产业、汽车零配件、智能电子等三大新兴领域,第二产业占比和工业投资占比均超过50%。
鹤山不仅拥有扎实产业基础,同时具备优质工业平台。其中,鹤山工业城是鹤山市建设的重点工业平台,主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2015年以来,鹤山工业城先后被认定为产业转移集聚地、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1~7月,鹤山工业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41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鹤山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35亿元,增长9.2%,增速在江门市排名第一。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3个支柱性行业产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7.9%、15.5%、11.7%。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
第三产业
鹤山市第三产业以文旅产业为主,此外,还发展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通信、商贸业、金融业等产业。鹤山市文旅产业主要有咏春、龙狮、龙舟鹤山这三大三大文化品牌,在发展咏春文化品牌方面,鹤山市于2015年9月举办“鹤山首届梁赞咏春文化节”,2019年鹤山举办“第三届梁赞咏春文化节”,活动举办期间,鹤山市共接待游客5.2万人次。同时,鹤山还修缮布展梁赞故居,兴建梁赞文化公园,推出“咏春•赞”山水诗画晚会。与此同时,在农旅融合方面,鹤山市还打造了“茶韵飘香鹤山红越侨风情醉乡村”线路,并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鹤山市2022全年接待旅游者97.47万人次。星级饭店1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58间。2023年上半年,鹤山市消费市场呈加快恢复趋势,全市第三产业用电增速达18.2%,位列江门市第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13亿元,增长5.4%,增速在江门市排名第2,其中,全域旅游嘉年华文化旅游活动、夜经济等消费热点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服务业实现全面恢复,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达40.8%,其中重点行业增长53.8%,增速位列江门市第1。
经济功能区
鹤山市主要有鹤山工业城、珠西国际物流中心、中欧新材料创新基地、中欧雅瑶新兴产业园、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鹤山园区等经济功能区。
鹤山工业城
鹤山工业城位于鹤山市中部,总面积达105.8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31.3平方千米。工业城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园区内有污水厂、小微双创基地、全国博士后分中心、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创业创新服务平台、非公党建党员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此外还有教育资源、高尔夫球场、星级酒店等高档生活休闲配套设施。
2021年,鹤山全市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1家,其中鹤山工业城有205家,鹤山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有257家,其中鹤山工业城有145家。富华装载机、隆鑫机车、世运电路、创维光电、得润电子、日丰股份、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都落户鹤山工业城。2021年,鹤山工业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亿元。
中欧新材料创新基地
中欧新材料创新基地,位于鹤山市龙口镇,规划面积4337亩,主要对接电子化工材料等先进材料产业,承接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等地的新材料产业溢出。园区以电子新材料、能源新材料、传统精细化工产业及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为中近期发展方向,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及先进新材料产业为远期发展方向。截2022年,基地已有21家企业入驻,其中,化工企业9家。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鹤山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合计74828人,市开放大学在校学生836人,其中本科409人,大专427人,在校教师15人;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27846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145人;小学49所,在校学生43837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21人;幼儿园91所,在校学生21791人。普通中学升本科、大专人数2608人,其中,本科2076人,专科53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1%;普通高中升学率97.8%。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鹤山市中小学现有教师3600多名,据统计,2022年,鹤山市公办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高一级学历比例分别达到20%、96%、98%、75%。现有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正高级教师3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对象4人。
鹤山市在2021年广东省对县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评“优秀”,在省内珠三角区域4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八,位列江门市各县(市、区)第一;此外,鹤山市还成功获“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文化
2022年,鹤山市广播全年播出8760小时,广播覆盖率100%。拥有电影院3个,放映场次22695次,观众20.2万人次。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档案藏案量16.30万卷,资料13502卷册,藏案量38.9万件。博物馆1个,收藏品10071件。
截止2021年,鹤山市拥有4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其中城区3家、鹤山工业城1家。此外,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该馆是政府设置的纯公益、全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藏书32.38万册,其中古籍308册,图书外借12.66万册次。
2018年,鹤山市组织开展较大型的文化活动23场、戏曲活动50多场,各类展览17个。2020年和2021年春节期间,鹤山市策划举办了新春龙狮汇,“鹤山狮艺贺岁”“竹金龙展演”“陈山火龙巡游”等活动。同时,在广东省第九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上,快板《女汉子荣哥》获得曲艺类铜奖,小品《人约黄昏后》获得戏剧类金奖;舞蹈作品《水乡女人》荣获江门市舞蹈家协会优秀原创舞蹈作品奖,第四届广东省中老年舞蹈展演表演银奖、创作银奖。
科技
鹤山市2022全年新增评审专业技术资格486人,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429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5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2人。此外,鹤山市有4家企业获批省博士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建成博士、博士后平台11个。2022年鹤山市专利授权量2900件,其中,发明专利137件,实用新型1598件,外观设计1165件。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42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88家,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实验室21家,高新技术企业330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家。
医疗
鹤山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54个,其中医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乡镇卫生院10个,诊所(医务室)107个,村卫生室126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此外,鹤山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73张,其中医院1211张。全市卫生人员有4145人,卫生技术人员36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132人,执业助理医师307人,注册护士1623人,药师(士)260人,技师(士)20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39人。
体育
2022年,鹤山拥有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22家,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33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5名。2022全年举办各类运动会共13次,参加人员共计13800人次,全民健身人数10.8万人次。2022年度江门市青少年锦标赛鹤山市代表队共350人参加比赛共获得奖牌216枚,其中金牌57枚、银牌90枚、铜牌69枚。
鹤山市还积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把咏春拳列入全市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实现咏春拳进校园全覆盖,成为鹤山市本土特色教育品牌。此外,鹤山充分发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打造中小学艺术品牌特色,形成以“咏春拳”“狮艺”“合唱”“油画”为引领的美育品牌,实现传统艺术进校园全覆盖。
社会保障
2022年,鹤山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7227人,工伤保险职工148854人,失业保险职工139631人,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15347人,生育保险职工159840人。此外,鹤山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945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2771人。2022年末,鹤山拥有社会福利院1家,救助站1家,合计供养人员109人,床位161张;敬老院7家,养老院3家,合计养老人数554人,床位1207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0元/月,年末低保户数1620户2792人,特困供养人数911人,社区服务设施228个。
交通
综述
鹤山市水陆交通便捷,广州—南宁公路、江鹤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江罗高速公路和江肇高速纵横贯穿全市,广珠铁路穿境而过,南沙港铁路与广珠铁路鹤山段(南站)接轨。国家一类口岸鹤山港客货船经西江水路可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其中至香港93海里,至澳门63海里。
公路
鹤山拥有8条高(快)速路纵横贯穿全市,分别是325国道、江鹤高速、江肇高速、佛开高速、江罗高速、广中江高速公路和江肇公路、广佛江快速路。佛开、江肇、江罗、江鹤、广中江5条高速公路和江门大道、广州—南宁公路、270省道等3条城市快速路在鹤山交汇,在鹤山只需1小时即可直达广州市、珠海市。
截至2022年,鹤山全市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达100%,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优良中等路率达93.4%。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87.6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9.10千米,一级公路163.79千米,二级公路187.85千米,三级公路132.87千米,四级公路694.04千米。鹤山市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92千米。公路运输客运量420.66万人,旅客周转量8161.17万人千米,公路运输货量281.26吨,货物周转量27332.78万吨千米。
铁路
鹤山市境内已有广珠铁路,建成江门北站(客货共运)。截至2021年,鹤山珠肇高铁和南沙港铁路在建,广佛江珠城际轻轨拟建。其中,广珠铁路贯穿鹤山市南北,全长约22千米,直达高栏、南沙、盐田三大万吨级国际港口,直达广州市、佛山市、江门市、珠海市等城市,广珠铁路鹤山段(南站)与南沙港铁路相接。
航运
鹤山市水路交通以西江为主航道,且拥有3000吨级国家一类口岸鹤山港,鹤山港位于江门市北部前沿、西江下游右岸,现拥有多个3000吨级码头、10万平方米堆场,6000平方米仓库,年处理能力达20万个集装箱和100万吨散货,货物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经西江水路距香港特别行政区93海里,距澳门63海里。截至2022年,鹤山市拥有客船20艘,载客量380客位;货船13艘,净载重量37212吨位;注册船员79名。船舶进出港12467艘次,其中国内航线11449艘次,国际航线(含港澳台航线)1018艘次。2022年鹤山市水路运输货运量102.06万吨,货物周转量10590.11万吨千米。
公共交通
2015至2019年,鹤山共购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116辆,2019年底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2021年,鹤山市通过动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市区公交站点实现500米全覆盖,31条公交线路运行覆盖市内10个乡镇、112个建制村,乡镇公交实现“村村通”。2020-2021年,鹤山市在城区各主要干道新建公交候车亭65个。同时,鹤山市还研发“车来了”“掌上公交”等APP便于群众实时掌握公交运行动态。2022年末鹤山市拥有公共汽车营运车116辆,公共汽车客运量223.25万人次。
人文
综述
鹤山毗邻广州市、禅城区,山、林、水乡众景兼备,是华侨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汇集交融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多种文化影响了鹤山当地的饮食、语言、服装、艺术等方方面面。鹤山市现有鹤山狮艺、咏春拳、鹤山狮头制作技艺、圣堂香火龙习俗、靖村竹编技艺、黄洞香火龙习俗和鹤城客家上灯习俗等多种民间习俗和艺术,双合沙姜鸡、双桥鱼蓉粥和鱼皮角等众多特色美食。
饮食
鹤山邻近佛山与广州,因此鹤山人的饮食风味更接近传统广府菜,与此同时,鹤山又受到西江文化、客家文化和侨乡文化的影响,南北中外饮食在这里碰撞融合,所以在广府菜的基础上,当地人又演绎出自己的特色风味美食,鹤山市10个镇街,都有自己的独特美味。牛肉、河鲜、白切鸡、烧鹅、鱼蓉粥、鱼皮角、白水角、炸芋头角、炒提必、鸡屎藤糕、坑螺、沙河粉、生炒糯米饭等都是鹤山地区的特色美食。
双合沙姜鸡
双合沙姜鸡是鹤山名菜之一。该菜式是“东江盐焗鸡”衍化而来,十多年前,由祖籍双合百块村的广州厨师麦达光亲作传授得以播散。沙姜鸡制法独特:取三黄鸡一只,光身,开肚,用沙姜、生盐、味料搽匀全身,干蒸10分钟左右,不过砧板,用手撕拆,皮、骨、肉分开;用麻油、猪油、鸡精粉、胡椒粉调味;再将皮、肉骨拼作鸡形,放两碟姜盐作点料即可。
双桥鱼蓉粥
双桥鱼蓉粥制作历史悠久,其做法为:将削净的整条鱼(青鱼)或鱼尾部分,置水中煲熟,捞起、拆骨、剔除小刺,将肉捣烂,加配料调匀,放入米粥中再滚,盛在放有姜丝、葱花的碗盆中,撒上胡椒粉、麻花碎之类即可食用。
鱼皮角
鱼皮角是鹤山古劳的一道有名小吃,已有百年历史。制作鱼皮角,讲究快而精,简单而不简陋。做鱼皮角包括搓粉、汉中粉皮、捣馅、包馅、蒸煮一系列程序。作鱼皮角馅的鱼肉选自当地产的鲜活鲮鱼或鱼,拌以肥瘦参半的猪肉,另加冬菇、马蹄、陈皮、胡椒、葱花等10多种配料捣制。包好馅后,不用特别收边,只需把中间稍微捏住,蒸熟后自然会粘紧。
习俗
陈山香火龙习俗
陈山香火龙习俗是流传于广东省鹤山雅瑶陈山村,在农历八月举行的包括造龙、香火汇龙、沾龙气、大巡游、盘龙表演、收龙、饮龙酒等环节仪式的群众性民俗活动,该习俗是广东省级非遗项目。陈山舞香火龙一般于农历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前后,一连庆祝三天。
陈山香火龙平时并没有一条固定做好的龙,而是每年舞龙前才造龙,造完龙后于习俗首晚八点在村中仲华李公祠前举行“起龙”仪式,起龙后便在存在各地进行巡游,第三晚巡游后在操场上进行“盘龙”表演,最后将香火龙浸入鱼塘“收龙”,又称“放龙入海”“龙归大海”,舞龙结束后,全村乡亲团聚“饮龙酒”。。
鹤城客家花炮会
客家花炮会,是鹤山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民间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花炮会包括祭拜、接炮、还炮、抢炮等传统流程仪式,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延续至三月初三,依从约定俗成的排期轮番举行,具有祈福、年庆、聚会、联谊等寓意。花炮会过程中,有担箩、准备生熟猪、唱山歌等客家特色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鹤山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具体如下:
狮舞
据史料记载,南国醒狮在明代起源于佛山市,后来清末年间鹤山越塘人冯庚长推陈出新,创立了体系完整、特点突出的鹤山狮艺,与佛山狮艺并立,成为南狮两大派别之一。鹤山狮艺以狮型猫步见长,既有扎实的武功步法、高难度的采青、独特的狮头造型,还有神态逼真、千姿百态的情节表演,再配以独创的“七星鼓法”,是一种更具娱乐性、观赏性、表演性的醒狮文化形态。
咏春拳
鹤山咏春拳由鹤山古劳人梁赞创立并亲传乡中弟子,在鹤山流传已过百年。梁赞最初在佛山开宗立派,世人誉为“咏春拳王”“佛山赞先生”。他晚年回到鹤山,创立鹤山偏身咏春拳,精简提炼成十二路散手拳法。此拳术体现止戈为武、谦恭平和的武德,展现刚柔相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
文物古迹
鹤山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大宗祠
大宗祠是原鹤山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雅瑶镇平冈村,该祠为三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坐西向东,占地733平方米,建筑面积625.5平方米。1924年11月至1925年冬为中共鹤山支部驻地;1926年10月至1927年1月鹤山县各乡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驻地。1927年12月,共产党人吕棠、彭干廷、施展、钟以篁及当地进步人士宋森等人,在此组织农民发起成立鹤山县苏维埃政府。2019年大宗祠被列为鹤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鹤山市宅梧镇靖村村委会从新下村,即余氏宗祠,祠为清代建筑。1945年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余氏宗祠宣告正式成立,司令部驻此3个多月,在这里领导了粤中区抗日战争。禅林祠坐北向南偏东17°,砖木结构,平面为长方形,面积135.2平方米,硬山顶,山墙承,抬梁式架构,青砖墙,花岗石石脚。1994年被公布为鹤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被列为鹤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村落
截至2019年,鹤山市拥有3个”广东省古村落“,分别是龙口镇霄南村、雅瑶镇陈山村和古劳镇上升村。
龙口镇霄南村
霄南村位于鹤山市龙口镇东部,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是广东源氏重要的发源地和聚集地。霄南村委会由霄乡和南安两条村合并而成,现下辖8条自然村。霄南的传统民居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村里共有10座风貌古朴的宗祠,村内现有鲜卑历史文化、古建筑古祠堂、源氏人文故事、冰心奖儿童图书馆、源吉林凉茶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
雅瑶镇陈山村
陈山村位于雅瑶镇区北面,已有752年的历史,其下辖4条自然村,是“东亚画坛巨擘”李铁夫的故乡,同时,陈山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陈山火龙,其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被评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外,陈山村还是中国早期共产党员李超的故里,故而近些年来陈山村深挖红色资源,修建李超纪念馆,引导文旅资源融合发展。
古劳镇上升村
上升村位于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东南部,该村是“凉茶始祖王老吉故里”,是中国凉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上升村内河网纵横交错,有小桥、鱼塘、人家、古屋、石桥、榕树等景色,村内还遍布石板小桥和石板小路,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除了石板桥,上升村还有一处标志性的古迹“八座”。“八座”是由八座砖木结构平房组成的院落,宅院中有七座为住宅,另外一座为书厅,都是为大小布局相同的三间两廓平房,且各具独立,整齐地分为两排。“八座”的每座屋脊、屋檐,都是以博古和灰雕作为装饰,具有南方民居传统特色,故名“八座”。
名胜古迹
作为江门市“北大门”的鹤山市,毗邻广佛、人杰地灵,山、林、水乡众景兼备。截至2023年5月29日,鹤山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分别是大雁山风景区和华侨城古劳水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分别是香草地和龙潭山风景区。此外,鹤山市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楼冲七驳桥、彩虹古道、德厚楼、将军山等等。
大雁山风景区
大雁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鹤山市沙坪城区北部,景区开发于1991年,因其山神似形态优美的大雁而得名,有“雁落平沙”的雅称。景区内建有纪元塔、状元坊、陆佑亭、仙玉湖、雁鸣谷、雀花鸣翠、山言茶语、海元洞、许愿树等众多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景观。
华侨城古劳水乡
古劳水乡旅游区位于鹤山市古劳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拥有桑基鱼塘、围墩地貌、生态湿地、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此外,古劳镇还是“咏春宗师梁赞故里”,景区建设了咏春文化打造咏春会馆,游客们可以通过看咏春擂台大比拼、拜师学艺,研习七十二式等方式体验真实地感受咏春文化。
楼冲七驳桥
楼冲七驳桥位于鹤山市沙坪街道楼冲村东鹤山公园内,是鹤山市现存较大较完好的古桥之一,2012年被公布为鹤山市不可移动文物。楼冲七驳桥是一座花岗石柱梁式桥,桥呈东西走向,桥面两头低中间高,呈阶梯状,横跨于旧楼冲河上。其中跨梁原为木梁,可开合,便于船只通行。
对外交流
2023年,鹤山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国伟会见智利驻广州总领事馆塞萨尔·安德烈斯·甘博亚·阿拉尔孔,之后鹤山代表团在智利与拉斯孔德斯市签订了《友好交往备忘录》。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鹤山市先后跨入全国80个小康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等先进行列,荣获全国绿化百佳县(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称号。具体获得荣誉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