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英文:Changsha 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湖南省属公办大学,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高校,曾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被选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是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也是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和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最初由湘江师范、长沙职业技术师专、长沙大学组成。1994年,湘江师范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长沙大学。2004年,长沙大学(专科)改版升格为长沙学院(本科),首批本科专业本科生入校。
截至2025年6月,校区占地19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约50.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3亿元,藏书166.26万册。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100余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人。拥有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及以上实践教学平台46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课“金课”等共80门。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现有教职工121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4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0余人。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近30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科技领军人才、省文化领军人才、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省湖湘青年英才、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近80人次。学校下设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51个,拥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戏剧与影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长沙学院位列第320名。
历史沿革
湘江师范
1970年,湘江师范的前身长沙市革命委员会教师培训班建立。1972年,长沙市革命委员会教师培训班迁移至长沙市南门外省粮食干校,同年改名为长沙市师范学校。1974年,长沙市师范学校改名为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1975年,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从雨花亭迁移至长沙县高塘岭市二十五中校址。1981年,湘江师范学校迁移至长沙市北郊洪山庙新校址。1994年,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
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
湘江师范大专班与长沙基础大学办学初期系两块校名,一套班子管理学校。1978年,湘江师范大专班在长沙市少年之家建立。1979年,长沙基础大学在湘江师范大专班的临时校址内筹建。1980年,长沙基础大学新校址在长沙市北郊洪山庙建立。1982年,湘江师范大专班与长沙基础大学职工和学生搬入洪山庙新校址。1987年,长沙基础大学改名为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与长沙大学合并。
长沙大学
1983年5月4日,长沙大学在北区熙宁街39号建立。1993年,长沙大学举办建校十周年庆典。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长沙大学。
长沙学院
1996年,新长沙大学校址定洪山庙21号。2000年,长沙大学与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专本沟通"教育。2002年,长沙大学占地面积达到2130亩。2004年,长沙大学(专科)改版升格为长沙学院(本科),首批本科专业本科生入校。2005年,长沙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8年,长沙学院聘请专家对首批8个本科专业进行评估。2009年,长沙学院被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党建工作先进高校。2011年,长沙学院英语翻译省级教学团队通过省教育厅检查并获得资助。2015年,长沙学院国学项目入选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优秀国学项目。2018年,长沙学院接待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教育专员友好访问。2020年,长沙学院连续3次获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22年,长沙学院与三单位联合成立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下设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51个,拥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戏剧与影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
师资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21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42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近30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100余人次。有110余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6月,长沙学院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长沙学院拥有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8个,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学科2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个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30余个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00多名。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省/市级海智基地、湖南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先后邀请3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选派200多人赴海外访问、留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长沙学院举行湖南--澳门劳务合作对接活动座谈会,学校与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院长商谈合作项目。
中国境内的合作交流,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与2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长沙学院与雅言翻译建立校企合作,学校与湖南省富生物产业协会建立合作,学校与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产学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6月,馆藏纸本文献164.6万册,图书馆电子资源丰富,自购电子资源数据库15个,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数据库20余个,试用电子资源数据库20余个。全馆拥有阅览座位4000余个,自助借还机4台,自助检索机4台,读者研讨室6间。周开馆服务时间达105小时,网络信息服务全天24小时不间断。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笔杆网、学科资源服务平台等,外文数据库包括EBSCO数据库+EBSCO共建共享、CRS核心论文库和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图书馆设综合服务部、宣传推广部、读者服务部、技术服务部、采访编目部部5个部门。
学术期刊
《长沙大学学报》(双月刊)是国内外公开行的学术性期刊,于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是湖南省教育厅。该刊被选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自然科学“三优”学报,是首批获得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并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该刊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两类。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2个。
科研成果
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722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3亿元,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7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27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8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79项。
学校排行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长沙学院位列第328名。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长沙学院位列第334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长沙学院位列第320名。
校园文化
校徽
长沙学院校徽为两个同心圆,外圆是蓝色圆环,上环写着中文校名“长沙学院”,下环写着英文校名“Changsha University”,内环中心是抽象的蓝色书页托举着红色丝带组成的心形图案。
校歌
《长沙大学校歌》
浏河水,水泱泱,萦绕我巍巍大学堂。朝迎江日读经史,夜伴涛声赋华章。朝迎江日读经史,夜伴涛声赋华章。读经史,赋华章。读经史,赋华章。感悟人生多沧桑,感悟人生多沧桑。浏河引得千江水,化作甘霖育梁。浏河引得千江水,化作甘霖育栋梁。
湘楚地,地茫茫,托起我巍巍大学堂。春上层楼描图画,秋为大地试新装。春上层楼描图画,秋为大地试新装。描图画,试新装。描图画,试新装,装点壮丽好江山,装点壮丽好江山。湘楚从来多俊杰,敢为华夏铸煌。湘楚从来多俊杰,敢为华夏铸辉煌。
校训
长沙学院校训为“力学笃行”,其中“力学”语出汉朝《孟子•尽心上》,“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力学笃行”词组语出宋朝,校训有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学校荣誉
2010年,长沙学院获评“2010年度长沙考区人事考试工作优秀考点”。
2013年,长沙学院获评2013年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
2017年,长沙学院获评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18年,长沙学院获评2018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
2021年,长沙学院获评湖南省“平安建设示范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