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Westlake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浙江省教育厅管辖,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聚焦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致力尖端科技突破,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2015年7月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注册成立,同年12月,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作为西湖大学前身在杭州注册成立。2017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筹建西湖大学;2018年2月,西湖大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2022年7月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入学。2023年11月,西湖大学医学院启动创建。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占地总面积1561亩,设有4个学院,有8个本科专业;拥有云谷校区、云栖校区2个校区。2022年至2025年2月,西湖大学创新班在浙江省录取了240名学生。从2017年起,西湖大学已招收8届共2090位博士生;拥有教授近36位。
2022年,西湖大学位居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601-700区间。2023年,西湖大学位居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1-600区间。2024年,西湖大学位居2024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1-600区间。2025年,西湖大学位居2025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1-600区间。
历史沿革
筹建时期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和王坚等七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支持;同年6月25日,国内专家联谊会与杭州市人民政府签署《筹建西湖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年7月,西湖大学举办方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注册成立;同年12月,西湖大学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所注册成立。
2017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筹建西湖大学。
成立发展
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同年4月3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建设工程启动;同年4月16日,西湖大学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由钱颖一担任校董会主席,施一公当选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2019年6月,西湖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签订自西湖大学建校以来与海外高校的首个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1月,西湖区政府与西湖大学签订《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10月,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正式启用。
202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西湖大学首次面向浙江省开展“西湖大学创新班”小规模本科招生试点;同年7月31日,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入学;同年8月,西湖大学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正式签订《西湖区人民政府西湖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10月,西湖大学与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
2023年11月,西湖大学董事会研究决定设立医学院,经校长施一公提名,医学院首任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免疫学家董晨教授担任。该医学院以培养顶尖医师科学家为目标,致力于医学创新和临床转化。
2025年4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西湖大学新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并列入西湖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2025年西湖大学本科生招生专业增至8个,分别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4月29日,西湖大学宣布,经审批,在浙江省“创新班”招生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面向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河南省和重庆市通过普通高考招生。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设有4个学院,8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有来自全球的265位优秀科学家加入西湖大学,已形成一支以36名讲席教授为引领的师资队伍,其中167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主要分布在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等学科。到2026年,西湖大学预计将拥有300名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包括讲座教授),600名研究、教学、技术支持和行政人员以及900名博士后研究员。
教学情况
西湖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宽广国际视野、扎实学科基础、卓越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引领者。
西湖大学本科生培养实现专业自主选择,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专长自主选择专业。
西湖大学本科生实行书院制培养模式,设立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δ(德尔塔)四大书院。
学科建设
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的理念, 紧紧围绕生命与健康、 自然科学、 前沿技术方向, 注重学科交叉, 力求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办学前期优先建设医学、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截至2025年3月,设置有生物学、 化学、 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等9个一级学科。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和复旦大学联合培养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和浙江大学联合培养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拥有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合作交流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与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莫纳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23所知名高校签订本科生交流交换协议。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学校与碧桂园集团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成立“西湖大学-博智林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院”。
2024年7月15日,西湖教育基金会与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签订捐赠协议,支持西湖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方面持续开展研究。双方将在神经科学、免疫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方向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截至2025年3月,西湖大学举办的西湖名师论坛已经举行第248期。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拥有云谷校区图书馆和云栖校区的云栖阅览室;其中云谷校区设有两个图书馆,一期图书馆已建设完成正在使用,二期图书馆将于2025年建设完成。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已开通访问SCIENCE、NATURE、CELL等40余个数据库。
科研平台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浙江省实验室,8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据202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公开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包括《SCIENCE》《自然》期刊论文;西湖大学(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项目和浙江省“万人计划”等各类重大重点项目。
学校排行
2022年,西湖大学位居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601-700区间。
2023年,西湖大学位居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1-600区间。
2024年,西湖大学位居2024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1-600区间。
2025年,西湖大学位居2025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1-600区间。
校园文化
校徽
西湖大学的校徽由一道弧线和叠合的“W”“U”英文字母构成,直观呈现为“西”字变体。其中弧线似桥梁,寓意交流与跨越,代表连通中西、走向世界,立足当下、关照未来;“W”“U”取自Westlake University首字母,寓意交融与协作,代表科技人文交汇、学科交叉融合。 校徽主色调为蓝色、橙色,象征求知与探索。
精神文化
愿景
西湖大学的愿景是:“我们期望,十年、二十年以后,在浙江杭州,有一所在世界上备受尊崇的、立足中国大地而又充满中国特色的高等学府,西湖大学。这里,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一批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施一公”
定位
西湖大学的定位是“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
“高起点”指顶尖科学家领衔,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
“小而精”指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研究型”指聚焦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致力尖端科技突破,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社团文化
截至2025年2月,西湖大学有跑团、乒乓球社、绘画设计社、羽毛球社、篮协等40个社团。
现任领导
董事会
以上数据截至2025年3月
行政管理
以上数据截至2025年5月
校区情况
西湖大学坐落于浙江省西湖区,目前拥有云谷校区和云栖校区,占地总面积1561亩。
云谷校区
云谷校区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墩余路600号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侧云谷板块,本科生学习生活主要在云谷校区。 云谷校区总规划用地1495亩。 一期建设用地635亩, 二期建设用地125亩, 已于2021年10月交付启用。 三期建设用地面积735亩。
云栖校区
西湖大学云栖校区位于西湖区石龙山街18号,约93亩总规划用地,一期占地约66亩, 包括4栋科研楼、1栋办公楼和2栋学生公寓,于2017年3月启用。 二期位于一期西侧,占地面积约27亩,包含三栋主体建筑。 除教学、 科研、 办公等基本空间之外,二期规划了更多的公共空间, 包括餐厅、 图书馆、 会议中心、 多功能厅等。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22年5月,西湖大学入选浙江省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