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益(1939-1989),字鲁侨,号小鲁,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孔德成长子,孔子的第七十八代嫡孙,曾在台湾艺专教国文。
1939年,孔维益出生于重庆市,1965年,孔维益考大学落榜,其父孔德成找蒋介石帮忙,最终孔维益以免试保送升学的方式进入了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之后,先后执教于在台湾育达商业职业学校、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1989年孔维益因心脏病去世。
孔维益以讲学为志业,勤诲善诱,深得学子敬仰,他禀性豁达,风神俊朗,与朋友交往,真诚讲信用。平居入则孝,出则弟,尤慎于修齐,有圣门风范。
人物生平
1939年,孔维益作为孔德成的长子出生于重庆,并因地取名,四川古时称为“益”,所以取名为“孔维益”。
1965年,孔维益考大学落榜,其父孔德成为了顾及孔子后代颜面特意找蒋介石帮忙,请求以免试保送升学的方式让孔维益进入大学。最后,孔维益进入了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在政治大学读了六年才毕业。之后,在台湾育达商业职业学校任教,又以副教授身份,执教于黎明工业专科学校十四年。1987年,被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聘为专任副教授,复兼任文化大学夜间部教授。
1989年,孔维益因心脏病去世,生前在台湾艺专教国文。
个人生活
孔维益共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其子孔垂长在孔德成逝世后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人物评价
孔维益平生以讲学为志业,勤诲善诱,深得学子敬仰,他禀性豁达,风神俊朗,与朋友交,推心输胆,一诺千金,人咸感其诚。平居入则孝,出则弟,尤慎于修齐,圣门风范,于焉见之。孔维益先生体貌丰伟,禀质强健,故虽教学研究,颇称繁剧。(至圣孔子基金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