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晴川(1903年-1927年)是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革命烈士。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0月,在大埔县三河坝战役中,蔡晴川身负重伤,但仍坚守阵地,率领全营将士在笔枝尾山顽强阻敌,掩护起义军转移,最终壮烈牺牲。蔡晴川的牺牲不仅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了更多时间,更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所掩护撤退的那支队伍上了井冈山市,在毛委员的带领下开辟了井冈山风景旅游区,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蔡晴川的出生地点是石门县。他的孙女蔡玉翠、曾外孙冯文华、曾外孙女冯金莲于2021年4月21日到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祭奠蔡晴川烈士。
人物经历
蔡晴川(1903—1927),湖南石门人,早年在石门县立高小毕业。
1925年赴广州市,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入大元帅铁甲车队,任第三连副连长。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排长、连长。
1927年8月3日,南昌市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省创建根据地。9月20日,起义军在大埔县三河坝战役分兵,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主力直奔潮汕地区,朱德率第11军第25师和第9军直属教导团共约4000多人在三河坝阻击敌人,10月1日,中国国民党钱大钧部2万余人扑向三河坝,3日下午,朱德令第25师第73团第3营坚守笔枝尾山,掩护主力转移。10月4日,营长蔡晴川率第3营200余人与钱大钧部殊死战斗,全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