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石,又称石、八音石。产于安徽灵璧县磬云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灵璧石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组成。石色黑如墨,纹理层叠,击之声如青铜,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
灵璧石因产在安徽省灵璧县而得名。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另据《枸篇》载“泗水之滨多美石”。战国时代齐国的田文得知后,即谴使者“以币求之”,分给“诸庙以为磬”。可见灵璧石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今宿州村东林草堂居住时,常将奇形怪状的灵璧石置于中庭,支琴贮酒,傲啸觞咏,并总结出了著名的“爱石十德”。宋代是灵璧石文化的繁荣期。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李煜曾藏一方研山(中有墨池的奇石),据《灵璧石考》记载, 这方研山径逾尺,共36 峰,为稀世之宝。苏轼、米芾等书画家、文学家也都酷爱灵璧石,留下了“东坡卧床”、“米芾拜石”的佳话。明清时期《素园石谱》《灵璧石考》等都对灵壁石给予极高的评价,乾隆曾誉之为“天下第一石”。近代以来,中国石文化曾沉寂了一段时间,及至1991 年,中国宝石协会在北京召开了观赏石筹备委员会,灵璧石又成为各地石馆的必备藏品。该石主产地渔沟镇奇石市场有大小石馆300 多家。徐州市的灵璧石馆,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列为我国十大优秀藏石馆之首。
灵璧石集瘦、透、漏、皱于一体,兼备形、质、音、色、纹等各种审美特征。1994年经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灵璧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的含量高达0.48%。用灵璧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是符合环境保护和国际流行的绿色用品之要求,集鉴赏、收藏、实用、工艺、保健于一体。
历史沿革
成因
灵璧县位于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邻蚌埠市。灵璧县所在区域在远古震旦纪期间(距今约8亿—4.4亿年),经过吕梁构造运动,海水漫及境内,使灵璧成为一片浅海的海滨。这个时期,原先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生长,形成礁体,在震旦系构造上沉积并形成了震旦系—奥陶系的碳酸根岩石。在距今约4亿—2.3亿年时,经过加里东构造运动,地壳抬升为陆地。后经过华力西构造运动,又下沉为浅海潟湖。直至中生代(距今约2亿年),经印支构造运动后,这一带隆起为陆地,海水从此销声匿迹。同时,境内地层发生了褶皱和断裂。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又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岩喷发活动,出现了岩浆岩地质。进入新生代(距今1.2万千年),在石灰岩溶蚀地区沉积了第三纪地层。近100万年,形成了第四纪冲击平原地层。上述地层多数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少数零星出露在低山丘陵的剥蚀残丘处。经过复杂漫长的地理变化,形成了特殊地质和造型的灵璧石。
发展
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商朝时期有灵璧县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战国时代齐国的田文得知后,即谴使者“以币求之”,分给“诸庙以为磬”。可见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1950年在安阳殷墟大墓出土的3300年前的虎纹磬,2006 年蚌埠双墩1号春秋古墓发掘的2600年前的编磬,1978年随州战国曾侯乙墓中陪葬的2500年前编磬都是由灵璧石制作的。
此后一段时期,直至唐以前,在文献中对灵璧石提及的甚少。作为一种石文化现象,在这个时期里,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春秋时代《阕子》里曾记述了“宋之愚人”因收藏奇石而遭人嘲笑的故事。秦汉直至南北朝时期,有关赏石的记载多限于皇家宫苑和贵族园林。被后人尊奉为赏石祖师的陶渊明醉卧的“醒石”,也并没有明确是哪一种石。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传世名画《 职贡图》,描绘的是李世民时期一些邻国使团前来中国朝贡,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人抱着形状奇特的怪石。据此可知,在唐朝的上层统治阶层,赏石文化已经十分流行。在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背景下,奇石也纷纷被引向民间,引进书房客厅。白居易在今宿州毓村东林草堂居住时,常将奇形怪状的灵璧石置于中庭,并总结出了著名的“爱石十德”, 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玩石的文化意趣,为赏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灵璧石文化的繁荣期。李煜曾置砚务官开发灵璧研山使灵璧石开始名扬四海。李煜曾藏一方研山(中有墨池的奇石),据《灵璧石考》记载, 这方研山径逾尺,共36 峰,各有其名,峰洞相连,错落有致。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津润,滴水少许于池内, 经久不燥,可谓稀世之宝。后这方研山几易其主,成为藏石史上的一段佳话。苏轼任徐州市知府期间,酷爱灵璧石,曾数次到灵璧县觅石清供。为了换取一方“麋鹿宛颈石”,苏轼泼墨作《丑石风竹图》贻之主人。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书画家,则在蓄石、赏石的过程中, 提出了皱、瘦、漏、透的四原则,成为当今评价奇石的基本原则。说到灵壁石的发展史,不能不提到赵佶祸国殃民的“花石纲”。从公元1051 年赵祯到灵璧县(时虹县)采灵璧磬石,征集古乐谱,到宋徽宗在开封市平地建“华阳宫”,期间征用了大量的灵壁石。“艮岳”中以灵璧石为独立景观的有几十座, 其中最有名的一方灵璧石,体积庞大,被赐名为“庆云万态奇峰”,还有“金玉龟”“望云龙座”等。传说一方灵璧奇石,高二十余尺,舟载至开封后,破城墙而入,千夫抬至不动,徽宗说“此石乃神物也”, 乃以金带披挂石上, 方才移至苑中。
明清时期,众多的文人墨客不仅收藏灵璧石,还以斋馆中悬挂灵璧石制品“编磬”和工艺品为雅事。赏石理论也趋于完善。曹昭《格古要论》, 对灵壁石作了中肯的评论。《素园石谱》《灵璧石考》等都对灵壁石给以极高的评价。“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完善了宋人的赏石观,在瘦、透、皱、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丑而雄,丑而秀”,方臻佳品,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丑石观”。蒲松龄珍藏的一方灵壁石“海岳石”,被称为历史名石,列为国家珍贵文物珍藏在蒲松龄故居内。乾隆下江南, 不仅题写了“天下第一名石”,还把名石运到北京。御花园中刻有乾隆题写的“绘月”和“青莲朵”的就是灵璧石。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奇石文化曾一度中落了几十年之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度被冷落了的灵璧石又重新浮出水面。1991 年,中国宝石协会在北京召开了观赏石筹备委员会,国家园林部门以奇石为重点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奇石展,灵璧石成为各地石馆的必备藏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灵璧石走向市场的辉煌之时,灵璧石的主要产地渔沟镇奇石市场有大小石馆300 多家。徐州市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紧邻灵璧石产地。位于徐州风景秀丽的云龙湖旅游胜地的徐州灵璧石馆,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列为我国十大优秀藏石馆之首。
产品特点
灵璧石主要特征概括为:“三奇、五怪”。三奇即色奇、声奇、质奇,五怪即瘦、透、漏、皱、丑。
三奇
一奇为色。黑如墨玉,磨之可为镜;白色则泽润如羊脂,犹如一团白云;彩色石红、黄、青、蓝搭配,美不胜收。
二奇为声。犹如金振玉鸣,历来有金石之声的说法。叩之有声,克谐八音。灵璧磬石可以制成编磬、垂磬、特磬和鱼磬等。据《文房器具笺》记载:“有旧玉者股三寸,长尺余,古之遍磬也。有灵璧石色黑性坚者妙,悬之斋中,客有谈及人间事,击之以待清耳”。
三奇为质。灵璧石在所有的奇石中,硬度最好,处于4度—7度之间,最利于长期收藏。其石质经有关部门测定,无放射质,无有害化学成分。1994年经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灵璧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锶的含量高达0.48%。所以利用灵璧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是符合环境保护和国际流行的绿色用品之要求,深受海内外普遍欢迎。它是集鉴赏、收藏、实用、工艺、保健于一体,是其它奇石都难以媲美的石中之奇。
五怪
一怪为瘦。体态窈窕,实兀嵌空。乃阳刚之谓。以石体而论,其势棱角毕现,刚硬苗条,中枢坚挺,不肿不疲,骨气昂然。
二怪为透。洞豁贯穿,玲珑剔透。石多孔多洞,灵动飞舞,仰俯观而多姿多势。古人云:石以玲珑透空者为上品。透可活全石,也符合阴柔为清的审美观。存世的古代灵璧石“中华峰”可称透之美石之典型。
三怪为漏。空穴委曲,鬼斧神工。漏者,上下可穿行也。上可乘天冰,下可接地气,惟漏可行。上海豫园中有一古代灵璧石名为玉玲珑(又说太湖石),可谓“漏”之神品。一孔注水,孔孔皆出,若自下焚香于一孔,则众孔皆烟。
四怪为皱。灵璧石的皱象犹如斧劈千仞;石肤若披麻,千丝万缕。其之“皱’’真奇也。
五怪为丑。丑极则美,美极则丑。丑是自然天成,大璞不雕、返璞归真的美学观念,是赏石文化的最高品位。
分类
灵璧石按形态、质地、声音、颜色、纹理可分为青蛤粉灵璧石、灵璧纹石、灵 璧皖螺石、五彩灵璧石、白灵璧石、灵璧透花石、红灵璧石等七类。
4.五彩灵璧石:一块石体呈多种颜色,有黄、、红、青、白色等。
构成
灵璧石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组成。
重要活动
2004年11月8日,首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在其产地安徽省灵璧县举办。
2012年4月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观赏石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原地区灵璧 首届奇石文化博览会节暨首届钟馗文化节、首届虞姬文化节”大型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定于5月在安徽举行“中国灵璧首届奇石文化博览会”。
2018年11月10日——11月24日,首届合肥市灵璧石文化节在合肥金种子体育馆举办。
产品荣誉
1999年,在中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名石展上荣获3项金奖、5项银奖、13 项铜奖,奖牌总数名列各类参展观赏石之首。2010年9月,灵璧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灵璧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安徽省灵璧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灵璧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灵璧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灵璧石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开采清理
开采:保持石头原貌,不可有明显破损。开采小块,用手工从地下扒出;开采中块,用木棒或钢撬;开采大块,用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进行操作。开采时符合采矿许可证制度,禁止爆破等破坏性手段开采。
清理:清除石体表面泥土、碳酸钠、石垢,然后将原石入水,用毛刷顺着纹理刷,最后用石蜡擦表面。再根据灵璧石类型配以不同材质的基座。不可雕凿、钻洞、粘接或者染色等人为行为。
指标
(注:以上数据来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左云苦荞、灵璧石、安砂淮山、大方漆器、昆仑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11号公告))
重要景点
灵璧奇石文化园位于灵璧县西南的汴河之滨,是以徽派建筑为主的主题文化园,园内名贵树种、别致的回廊、曲桥、古亭等相映成趣,中心建有环形湖以及灵璧县博物馆。以“九龙壁”磬石和“笑口常开”纹石为代表的近千块园林石如珍珠般散落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佳木奇石满园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