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珠江新城站
编辑:浩

珠江新城站(Zhujiang New Town Station),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华厦路与花城大道交叉路口,是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管理运营的地铁车站,是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5号线的换乘站。车站于2005年12月26日随3号线首通段开通而正式启用,2009年12月28日随5号线开通而成为换乘车站。

历史沿革

2005年12月26日,珠江新城站随广州地铁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至客村站)正式开通而投入运营。2009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5号线首段(滘口站文冲站)开通试运营,地铁5号线接入珠江新城站。2017年10月15日,广州地铁正式启动安检升级第二阶段,珠江新城车站进入全天候升级安检状态。2018年10月26日,广州地铁部分地铁站安检升级,珠江新城站B1站口启用“刷脸”过安检。2020年4月10日,珠江新城站启动站厅升级改造,工程为期5个月,分区域进行围蔽施工。同年6月21日,珠江新城站站厅换乘功能初步实现,珠江新城站A、D口与B、C口不设置互通。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珠江新城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地处天河区华厦路与花城大道交界处。珠江新城站北距广州东站约3.4千米,南距广州塔约1.6千米,东距华南快速路约3.2千米,西距海珠广场约5.7千米。途经该站位置为华夏路与花城大道。

相邻车站

据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珠江新城站相邻车站如下:

进出设置

据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珠江新城站站口分布如下: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珠江新城站埋深约23.19米,长度为148.3米。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总长202.9米,主体宽21米,其中公共区位于车站中部,长90米。其两端的环控机房相距138米。5号线珠江新城站主体结构总长145.3米,车站标准段宽29.0米,顶板埋深为3.0米,底板埋深为22.89米。车站配色为蓝色。3号线使用手写字体,5号线使用叶根友电脑字体。

整体布局

珠江新城站是3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站,3号线站层呈南北走向,5号线站层呈东西走向,站台呈十字形叠交。珠江新城站为地下3层结构,其中,负一层为3号线和5号线的站厅层,呈十字形,负二层为3号线站台和5号线两端客流夹层,负三层为5号线站台层,共设有6个出入口。珠江新城站3号线站层为地下2层岛式站台,5号线站层为地下3层侧式站台。两条线路的站台通过3号线站台两端各两台扶梯和一条楼梯相连接。3号线站台北端扶梯连接到5号线下行站台中部,南端扶梯连接到5号线上行站台中部。3号线与5号线之间实现站厅无障碍换乘,换乘楼和扶梯作单向使用,使得客流形成单一走向,减少客流交叉和冲突。3号线换乘5号线乘客可选择就近的上行扶梯换乘,先上站厅再下站台。

硬件设施

站厅

珠江新城站站厅位于地下一层,为一个十字型的两线共用站厅。站厅设有售票机、自动售卡/充值机、客务中心等设施。同时在非付费区设有便利店、面包糕饼店、糖果店、自动照相机、自助售卡/充值机、“好易”自助服务机。

为了方便乘客进出以及换乘需要,站厅中心内侧区域被划为付费区,外围则划为非付费区。站厅付费区内南北两边各自设有3条扶手电梯连接3号线站台,东西两则边各自设有6条扶手电梯和1条楼梯连接缓冲平台和5号线两个不同方向的站台。此外,站厅内设有3部专用电梯分别连接5号线两个站台以及3号线站台。因应非付费区连通,3部专用电梯位置目前均划出了各自的付费区,同时设有免费专用通道以及双向闸机。

本站的母婴室设于站厅东侧非付费区内。

站台

本站3号线设有一个岛式站台,位于华夏路地底的负二层;5号线设有两个侧式站台,位于花城大道地底的负三层。两线站台组成十字型。

另外,5号线站台西边设有一条渡线,当5号线东段出现故障时,往黄埔新港站的列车通过此渡线折返,以本站为临时总站。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珠江新城站首末班车时刻表如下:

据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珠江新城站客流高峰峰如下:

设备设施

据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珠江新城站设备设施分布如下:

客运流量

2015年全年,珠江新城站日均客流量为30.89万人次,排名广州地铁车站客流第3名。

2016年全年,珠江新城站日均客流量为34.14万人次,排名广州地铁车站客流第3名。

2017年全年,珠江新城站日均客流量为33.45万人次,排名广州地铁车站客流第2名。

2018年全年,珠江新城站日均客流量为39.14万人次,排名广州地铁车站客流第2名。

2019年4月30日,珠江新城站单日客流为44.8万人次。

2019年全年,珠江新城站日均客流量为40.20万人次,排名广州地铁车站客流第2名。广州地铁2019年日均客流排名。

2021年,受疫情影响,珠江新城站日均客流下降至33.83万人次,但已连续五年排行广州地铁线网第二。

接驳交通

珠江新城站周边设花城大道(华穗路口)、华城路口、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多个巴士站,方便乘客利用巴士前往珠江新城周边等地。另外,本站离邻近的广州地铁APM线花城大道站只有约300米的距离,惟两者并非3、5号线与APM线的正式换乘站。乘客可在本站D出口出站后通过花城汇步行前往花城大道站A出口。

文化特色

文化墙

2014年中秋节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粤味中秋”——广府中秋文化展览,市民在广州地铁江南西站纪念堂站、珠江新城站即可看到精彩的文化展览。此次展览以广府中秋节独有的民俗为素材,寻找出我们可能遗忘、可能陌生的传统生活片段,把月饼、传说、童谣、花灯等请进每日行经的车站空间。其中,珠江新城站展示了以“粤味中秋·赏”为主题的文化墙。

价值意义

珠江新城站通行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5号线,为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与城市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提供了保障。随着珠江新城的各个写字楼和购物广场陆续投入使用,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多个政府机构迁移进入珠江新城后,本站的出入闸客流开始增加。尤其是节假日和工作日高峰期,经常需要实施客流控制措施以维持运营秩序。

规划及建设

在1997年的《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最终报告)》中,当时的5号线环线的东段及3号线规划在花城大道站换乘,位置与现时一致。后来于2000年以及2003年方案中,原5号线环线的东段易名为3号线并南北延长至番禺区以及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原3号线亦易名为5号线,本站仍为该两线的换乘站。

车站随3号线试验段在2001年12月26日开始动工建设,为首批动工的工点。由于车站规划时就已经确定落实本站为换乘车站,在3号线车站建设时就已经预留了5号线的两个侧式站台以方便转乘。值得一提的是,3号线设计评审时,曾有专家质疑本站规模过大,要求将站厅压缩2米、站台压缩1米,地铁方面在解释未果后,为通过评审而不得不缩减建设规模。2002年,本站被定名为珠江新城站。

2005年12月26日,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客村)开通试运营,本站启用。与广州地铁2006年之前开通的车站一样,在通车初期,本站的英文站名以拼音“Zhu Jiang Xin Cheng”表示。2009年12月28日上午,广州地铁5号线开通仪式于珠江新城站地面举行,同日下午2时,全线正式通车,5号线两个侧式站台启用,本站正式成为换乘车站。

站厅改造

本站站厅最初为四个独立的付费区,乘客只能通过站台节点进行换乘,使得站台十分拥挤。为提升出行效率,珠江新城站对站厅公共区布局进行了重新布置,重划付费区和非付费区,把原本互不相通的四个付费区连接,合并成一个位于站厅中部,呈十字形的付费区。

根据车站站厅改造招标文件,非付费区调整为环绕付费区一圈,令车站各出入口在站厅维持相互连通;同时连接站厅和两线站台的升降机因位置布局原因,站厅布局重新布置后会与主付费区分离,会在升降机出入口处另外划出付费区并设置双向闸机,可供乘客继续自行使用升降机来往站厅和站台。

相关改造工程于2020年4月10日开始。2020年5月中旬,站厅东端以及南端付费区已经合并;2020年6月21日,除连接3号线站台的升降机外,站厅的付费区完全合并为一,换言之乘客换乘两线亦可以在站厅进行换乘。

首期改造完成后,非付费区被分为A、D出入口及B、C出入口两部分,两者之间不能互通,使得给过街的市民造成不便。此时如需来往两组出入口,可使用广州地铁乘车码入闸,如在五分钟内出闸,不被收取任何费用。2021年4月,二期改造工程开工,通过在站厅前往5号线的扶梯和楼梯口顶部加设便桥的方式,以打通两个非付费区。同年7月15日,改造施工完成,两部分的非付费区重新互通。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