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远,湖南醴陵人,1946年5月出生于张家口市,1965年考上清华大学,经历涉及多个领域,后期主要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国务院原副总理耿和赵兰香的次子。
耿志远曾担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缅甸友好协会副会长及会长、北京志远功臣关爱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2019年8月26日,他创作了一篇名为《再忆父亲耿飚》的文章,内容源于他父亲耿飚的点滴回忆。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6年5月,耿志远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四岁曾随出使瑞典的父母驻外,后返回北京完成小学、中学、高中学业。1965年,他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制五年,1970年毕业。。毕业后,耿志远于1971年至1977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退役转业后,曾进入了北京市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
工作经历
2009年,耿志远担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会副理事长。2016年卸任。
2010年,耿志远首次访问缅甸,在维桑海滩与朋友讨论中缅友协时得知该组织不存在。他回北京确认后,出于责任感,与朋友们一起恢复了该协会。最初未察觉工作复杂性,但随着时间推进,任务增多,他逐渐认识到民间交流对强化中缅关系的重要性。
2012年6月8日,耿志远倡议发起的北京志远功臣关爱基金会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设立为非公募性公益组织。耿志远担任理事长。基金会的宗旨是“关爱功臣模范、倡导无私奉献、弘扬爱国精神”。受助对象包括曾经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战、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模范及其家属。
2015年5月29日,耿志远在仰光出席了缅甸文中华网的开通仪式。自中缅友协恢复以来,该协会为十四中的学生争取了赴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并帮助该校的老师到中国进行免费培训。同年7月,中缅友协还计划邀请10名该校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此外,中缅友协还关注到缅甸农民的实际困难,与多个组织合作向缅甸农村捐赠了太阳能水泵。6月4日下午,中缅友协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后,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热情接见了中缅友协会长耿志远一行人。马兴瑞对中缅友协在促进中缅民间交往、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10月20日至21日,耿志远带领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协会理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等一行人前往缅甸灾区进行慰问。他们抵达了伊洛瓦底省受灾最严重的杜年功村、耶胞村、小钻石村和戴改村,向灾民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并为他们提供了救灾物资。
2000年6月23日,耿志远父亲耿飚去世,享年91岁。2022年7月22日下午16时,耿志远母亲赵兰香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7月28日上午9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了赵兰香遗体告别仪式。
社会职务
个人作品
文章
2019年8月26日,耿志远重读父亲百周年时他写的回忆文章,心流涌动。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他再次编辑整理,将那些时常萦绕在他心头的点点滴滴加入其中,创作了一篇名为《再忆父亲耿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