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丁相顺
编辑:浩

丁相顺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法教研室主任。他于1988年至1994年在吉林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并在1995年至1996年期间担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民法教研室助教,讲授民法、民事诉讼法

研究领域

比较法总论、“一带一路”建设与比较法、国际人权与残疾人法律比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比较研究、日本法、比较司法制度、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比较研究等。

自2000年12月开始,先后数十余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教育背景

1996.9-2000.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2005.12-2006.12,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法学硕士学位(LLM)

1988-1994.12,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

2012.1—现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博士候选人

海外经历:

2015年12月---现今,日内瓦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2015年4月—7月,名古屋市大学特任教授

2012.12--2013.10,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2012.1—2012.4,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2012.10,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2005.7,明治大学客座教授

2002.2,立命馆大学客员研究员

1998.12--2000.12,早稻田大学客员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一带一路”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法研究所副所长、法律职业研究所副所长,(中美)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中日韩“亚洲校园”项目主任等。

曾任《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起草小组成员、司法部“《律师法》修改专家组”成员,中美合作项目“对抗制庭审培训项目”协调人、中方项目主任。

个人简介

1996.9-2000.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2005.12-2006.12,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法学硕士学位(LLM)

1988-1994.12,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

2012.1—现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博士候选人

海外经历:

2012.12-2013.10,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2012.1—2012.4,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2012.10,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2005.7,明治大学客座教授

2002.2,立命馆大学客员研究员

1998.12-2000.12,早稻田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0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荣誉奖励

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11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成果奖(2008.12)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03)

日本安田亚洲青少年交流基金学术研究奖(2000.12)

代表性著作

(1)《日本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制度比较研究》,专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4月。

(2)《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合著,承担日本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3)《中外司法体制》,撰稿人,承担日本部分,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

(4)《法律人才与司法改革》,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5月"

译著:

《中国庭审控辩技巧培训教程》,英语译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日本刑事诉讼法》,日语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脑死与器官移植—日本法的特色》,日语译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司法改革报告——日本司法制度改革意见书》,日语译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代表性论文

研究论文:

《日本法科大学院制度与”临床法学教育”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13年第3期

《比较法视野下的东亚法学教育改革》,《法学家》2009年第6期

《日本法科大学院制度的实施及其特征》,《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3期

《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的理念、实施与改革》,《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日本法典论争的历史分析》,《法学家》2002年第3期

《司法考试制度模式比较与中国司法考试的制度创新》,《法律适用》2002年第4期

《比较与借鉴—中日司法改革》,《中外法治》(香港特别行政区)2002年第1期

《法典论争与日本法制近代化》,《法律史论集》2002年第4卷

《晚清赴日法政留学生与中国早期法制现代化》,《中外法学》2001年第5期

《日本法科大学院构想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5期

《日本法律职业选任制度及其改革》,《人民检察》2000年第4期

中国における临床法学教育―展の可能性と限界(日语), 法曹养成と临床教育,October,2010

中国の司法制度改革と法曹养成制度(日语),国际商事法务,vol.35,No.7,2007

中国における法律の受およびその発展(日语),ジユリスコンサルタス,2003年第11号

中国における法律扶助について(日语),ジユリスコンサルタス,2002年第11号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hrough a Disability Law Clinic: Experiences from Renmin University Disability Law Clinic,Inha Law Review, March,2012.

Teaching Common Law in A Country without Common Law Tradition,Soongsil Law Review,January,2012.

Chinese Corporate Lawyers Face Challenges in Maintai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diana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January,2011.

The Reform of 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Japan:Shifting from Continental to American Law, Journal of Civil Law Studies,October,2010.

The Role, Approach and Challenge of Legal Skills Education in China and Japan,Review of Comparative Law. Vol. 12-13, Year 2007-2008,Poland.

Addressing the emergence of advocacy in the Chines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a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U.S. and a Chinese law school,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co author :Robert Lancaster),Volume 30,Number 2, 2007.

译文:

《日本的陪审制——裁判员制度》,日语译文,《法律适用》2005年第4期

《美国法的要素》,英语译文,《法学家》2004你那第5期

《中国民法典立法过程的比较法观察》,日语译文,《人大法律评论(2003年卷)》2003年

《不法行为法二题》,日语译文,《人大法律评论(2003年卷)》2003年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