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村是广东佛山顺德区北滘镇下辖村,位于顺德区西北面,北滘镇西面。莘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分四个村民小组,2019年全村总人数12477多人,流动人口6280多人,莘村村党委书记为黄汉贤。
莘村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莘村原名为“辛村”,最早在此落户的族人为辛姓。后来,叶姓人家迁入,他们认为辛姓难以代表全村,于是便在“辛”上加草字头,因而有了“莘村”之名。
截至2023年7月,莘村是北滘镇现存聂氏宗祠较多的村居之一,有庙宇3间,祠堂12座,多为明清时所建。如宗圣南支(曾氏大宗祠)、梁大夫祠、东涧梁公祠等。 该村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卫生村” “佛山市生态示范村”“2019年度佛山市绿色村庄”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莘村建村于明代以前。莘村原名为“辛村”,是因为,最早在此落户的族人为辛姓。后来,叶姓人家迁入,并且人口发展迅速。他们认为辛姓难以代表全村,于是便在“辛”上加草字头,因而有了“莘村”之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莘村位于顺德区西北面,北滘镇西面。莘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
气候
莘村所处的地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短,四季如春,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月在7月,其中最高温度达38.7℃(2005年7月19日、2008年7月28日);最冷气温月是1月,月平均气温13.1℃,最低气温为零下1.5℃(1955年1月12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922.4小时,每年有350天(左右)无霜期。日照市时间最长为7一8月,最短为2-3月。蒸发量年平均1602毫米。每年平均降雨量1614毫米,降雨量最大的一年为1965年,达2538.6毫米,降雨量最小的年是1963年,为1049.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一9月,占年均降雨量的80%。其水资源丰沛,降雨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为枯水年的1.4倍。年内降雨不均匀,因此,常出现春旱夏涝现象。
地质
莘村所处的地域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智皱系粤中拗陷区三水盆地东缘,地层形成和发育为断裂构造控制,主要构造形迹为北东走向及北西虚向,境内出露的地层有白垩系和第四系。地质构造上,其地域是一个“旬斜”,称作“顺德区向斜”。向斜范围,南端新会棠下镇以南4千米,东界大良,北抵陈村镇以北,西界南海九江镇附近。从晚第三纪上新世开始,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有强烈继承性断裂活动,造成差异性断块升降,形成一系列断裂导。这些断裂带在近代地质时期都有不同程度活动,以北东向断裂活动最强;北西向渐裂运动次之,控制了北滘镇地质地理现象分布格局呈北西方向展开。
地形地貌
莘村所处的地域的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北与东南的倾斜度相差0.5至0.7米,东北部碧江、三桂、桃村、西海有少量海岸残丘。平原面积69.59平方千米,占全境面积的75.55%;水域面积21.37平方千米,占23.2%;丘陵和台地面积1.15平方千米,占1.25%。
人口
莘村分四个村民小组,2019年全村总人数12477多人,流动人口6280多人。
经济
2020年3月15日,莘村村委会组织莘村股份社股东代表召开莘村工业区升级改造意向表决会议。经统计,该项目最终以91.8%的同意率表决通过。莘村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位于三乐路莘村段两侧,以莘村中路为中轴线,分东工业区和西工业区。项目紧邻东平新城,主要交通道路为三乐路和佛山一环高速公路。莘村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09.37亩,包括挂账收储329.31亩、征收工业区625.03亩、农用地155.03亩。通过“挂账收储+征地”的模式改造后,拟依托周边发展智能制造中心,搭建资源平台吸引优秀投资商及优质高端企业进驻,特别是高新技术、智能制造、智能家具等企业。
政治
莘村村党委书记为黄汉贤。
社会事业
学校
2022年9月1日起,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初中部)作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截至2023年7月,莘村有莘村中学、莘村小学、莘村爱心幼儿园。其中,莘村中学并设立佛山市首个高中国防班。
文化
截至2023年7月,莘村是北滘现存聂氏宗祠较多的村居之一,有庙宇3间,祠堂12座,多为明清时所建。如宗圣南支(曾氏大宗祠)、梁大夫祠、东涧梁公祠等。
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是三路三间三进的清代建筑,始建年代不晚于明天启四年(1624),清光绪己丑(1889)曾作重修。头门的门匾为“宗圣南支”,前堂悬有“京师大学堂”的木匾。在祭堂内还有一通《重修家庙碑记》,街坊们称其为“曾氏家庙”。旁边附有一所三间二进的“曾氏家塾”,又被称为“曾家大学堂”。
梁大夫祠
梁大夫祠始建于明末清初,于乾隆二十五年重修,嘉庆年建盘石书楼,光绪年建东梁义学。聂氏宗祠占地面积为407平方米,祠堂内则用木雕进行装潢。
相关人物
梁柏源
梁柏源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高中毕业后,专科修读商业设计及室内设计。1973年,他选择澳大利亚作为事业发展的基地,并定居悉尼。主修机械工程科,后来,他转任于悉尼市百货公司、电视公司以及时装连锁公司,担任高级设计师,专门从事室内及商业广告设计,并设计过多个大型项目。1996年,他为家乡顺德区梁銶琚图书馆作室内设计。1997年设计并承造了世界最大的花灯——“东方之珠”,该花灯在澳洲悉尼市由香港政务司长陈方安生主持亮灯仪式,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主要项目之一。梁柏源先生积极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热心华人社区服务。他在悉尼创立了华人狮子会,并任创会会长;还创立华人龙舟协会,荣任主席。梁柏源先生二十多年来热心华人社区服务,关心华人公益及儿童福利等事业,颇受当地华人的拥戴。他荣获悉尼十大杰出华人成就奖,并被推举为悉尼市农历庆祝委员会委员。梁柏源先生在父母的教育下,自小就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每年都回家乡数次,积极参予家乡的各种大型活动,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