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尾站(Tangwei Station),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宝安大道1号,是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地铁车站,通行深圳地铁11号线。塘尾站是一个架空车站,位于塘尾村为本线的高架站之一,站址位于宝安大道与福永凤塘大道交叉口北侧,沿宝安大道路中南北向布置。塘尾站于2012年开工建设;于2016年6月28日随深圳地铁11号线开通而投入运营。
历史沿革
2011年6月,《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车站命名方案》公布,塘尾站命名方案确定。
201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深圳地铁1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塘尾站建设工程获批;同年,塘尾站开工建设。
2016年3月,塘尾站完成供电及系统设备房移交;同年6月28日,塘尾站随深圳地铁11号线开通而投入运营。
站点位置
塘尾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位于宝安大道与福永凤塘大道交叉口北侧,沿宝安大道路中南北向布置。站位西侧为塘尾25区、东侧为福信工业厂。塘尾站南距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约7.8千米。
相邻车站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塘尾站自然采光设计中,摒弃传统顶部平天窗采光,采用站台侧上方(约45度角)采光设计,并用隔空双层板取代屋顶平天窗,较好地适应深圳市的地理位置特点,满足深圳夏季遮阳大于采光、冬季采光大于遮阳的需求。
整体布局
塘尾站为地上三层高架车站,沿宝安大道路中南北向平行布置。车站一层为地面、各出入口通道及供电系统设备用房,二层为站厅层及设备用房、管理用房,三层为站台层,采用高架岛式站台。塘尾站轨道布置为桥基高架式,轨面位于道路中心绿化带之上。乘客经过两侧天桥进入车站非付费区,经售检票系统后经过两侧付费区上站台。
塘尾站为三层混合结构,一二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层为钢架结构;车站设两道变形缝(伸缩缝兼抗震缝),缝两侧双柱共用一个承台。整个主体结构分三个结构计算单元。地面层为横向单跨两端悬挑的,在二层转换为横向三跨。车站站厅钢结构顶棚采用钢结构轻型钢架站厅刚架。车站人行天桥采用箱型钢梁结构,为两跨连续梁。
进出口设置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设备设施
截至2019年9月,塘尾站推出刷脸乘车服务,60周岁及以上老人完成线下人脸注册,即可在深圳地铁11号线塘尾站智慧边门刷脸免费乘车,乘客首次刷脸乘车前,只需携带二代身份证前往11号线任意站点的自助票务处理机,完成一次线下注册,就能在塘尾站刷脸出入站。
截至2019年9月,塘尾站设置有智慧客服系统,上线的自助票务处理机可让乘客自助处理在地铁出行中遇到的各类票卡问题以及供地铁免票群体自助进行人脸及指静脉注册。
截至2021年2月,塘尾站站厅到站台设三台上行自动扶梯和两台下行自动扶梯,车站两侧天桥各设上行自动扶梯一台。
交通换乘
截至2019年10月,深圳地铁11号线塘尾站D出入口,新辟1条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直达巴士,专线巴士与地铁实现直接接驳,巴士开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方向的服务时间为8:30至17:30,开往塘尾地铁场站方向的服务时间为9:30至19:00,巴士采取无人售票,支持自动投币,电子支付等方式 。
建设成果
在塘尾站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难题:
1.塘尾站基岩起伏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场地为中等复杂。
2.塘尾站为高架站建筑,受力更为复杂,既要符合建筑规范,又要满足铁路桥涵相关规范。
3.塘尾站为曲线车站,设计及建设难度大于直线车站。
4.塘尾站地处深圳市,气候炎热,考虑到自然采光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的问题,车站采光设计难度较大。
在塘尾站的建设过程中,运用了以下技术:
1.塘尾站采取超长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单位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后加强保温养护,从而减少混凝土收缩和早期裂纹。
2.车站采用直径1000毫米的钻孔灌注桩,布置为三桩一承台。选用微风化条带状混合花岗石层作为桩基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