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原名王静蓉,1933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中国第一代播音员、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诵读艺术家、有声语言教育家。
1949年12月,16岁的葛兰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蔡畅以及众多国际友人面前,宣读献词。1951年,葛兰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成为该台第一批女播音员之一。1985年,葛兰经过台里批准,组织培训班,担任教学和辅导工作。1999年,葛兰退休后,应母校中华女子学院(前身是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邀请,葛兰为该院艺术系开办了播音主持专业。2018年4月1日,葛兰获得第三届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颁发的“中国终身荣誉诵读艺术家”称号。2019年,葛兰获得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朗诵艺术贡献奖”。同年9月12日,葛兰校友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4年,葛兰参加综艺《中国文艺》。2024年4月10日,葛兰受聘担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语言艺术指导。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她于1933年出生于北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5岁时,葛兰考上了位于北海后门的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北平解放后,这所学校更名为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两年后毕业并开始在小学担任人民教师。然而,她对播音艺术的热爱让她决定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1949年10月1日,葛兰和全校师生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有幸见证了开国大典的盛况。1949年12月,16岁的葛兰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蔡畅以及众多国际友人面前,大大方方地宣读了献词。
工作经历
1951年6月,18岁的葛兰考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始了她的播音生涯;她参加播音工作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因工作急需,她很快就担负起了《记录新闻》的播音工作。1985年开始,经过台里批准,葛兰开始负责组织培训班,担任教学和辅导工作。1999年从播音岗位正式退休后,葛兰应母校中华女子学院(前身是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邀请,开办了播音主持专业,身处一线教学,她将自己近50年的播音主持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下一代。
2018年4月1日,葛兰获得第三届第五届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颁发的“中国终身荣誉诵读艺术家”称号。2019年,葛兰获得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朗诵艺术贡献奖”。同年9月12日,葛兰校友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4年,葛兰参加综艺《中国文艺》。2024年4月10日,葛兰受聘担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语言艺术指导。
个人生活
1953年,20岁的葛兰与26岁的夏青喜结连理。夏青本名夏青,1927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早年就读于哈尔滨第一国高土木科,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当过土木科教师的助手和马家沟小学的教员。1950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27岁的他一字不差的宣读了《宪法》全文。1998年,夏青突发癫痫后昏迷不醒。医生告诉葛兰,抢救过来也会成为植物人,但葛兰坚定陪伴在夏青的身边,给他放录音,给他唱歌 …… 后来,夏青的眼睛能看人了,手也能抬起来了。就这样,二人又相伴了六年。2004年,夏青病逝。
主要作品
综艺作品
书籍作品
播音节目
社会活动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葛兰是中国播音艺术界的一朵瑰丽之花。她的才华和努力不仅成就了她个人的辉煌,也为中国播音艺术的发展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中国播音艺术在葛兰等前辈的引领下,继续发扬光大,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昌图广播电视台 评)
她的声音,曾伴随听众六十载,一开口就是教科书级别专业又动听。(中国中央电视台记录 评)
葛兰用声音照亮了一个时代,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她是播音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也是广播事业的推动者,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艺术家。(财经联播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