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程,男,出生于1951年2月24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1975年,张洪程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选择留校从事农业科研工作。1979年1月,张洪程晋升为江苏农学院副教授。1984年-1988年,张洪程任扬州大学教授。1986年,张洪程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组。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8月,他担任扬州大学农学系主任。1998年8月,张洪程任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2004年,张洪程出任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张洪程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2015年12月,张洪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张洪程第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8月,张洪程入选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
张洪程长期从事农学与耕作学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279篇,出版著作18本。他曾先后获得“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1年2月24日,张洪程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64年,他就读于江苏省南通县中学。1972年,张洪程考入扬州大学就读于农学专业,1975年,张洪程大学毕业获学士。
工作经历
1975年,张洪程留在江苏农学院从事农业科研工作。1976年4月至1978年12月,张洪程担任江苏农学院讲师。1979年1月,张洪程晋升为江苏农学院副教授。1984年8月起,张洪程任江苏农学院教授。1986年,张洪程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组。
1988年8月,张洪程担任扬州大学教研室、农学系副主任。1995年8月,他担任扬州大学农学系主任。1998年8月,张洪程任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2004年9月,张洪程出任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张洪程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2015年,张洪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张洪程第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5月28日,张洪程出任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副组长。2023年8月,张洪程入选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9月初,张洪程作为2023年“最美教师”,受邀赴北京参加颁奖典礼。
科研成就
张洪程长期致力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耕作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与部省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国家发明等专利4项、在申请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7项。
1986年,张洪程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组。该课题组率先建立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轮耕新体制,创建了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1992年,该成果在苏、皖、沪、浙、赣推广6600多万亩,亩节工22.5%,亩增产12.7%,增粮35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0多亿元。1993年,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2004年起,张洪程带领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组成攻关组,历经11年研究,创立了适应多熟制地区的毯苗、钵苗机插高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新体系。项目成果“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论著
截至2024年5月,张洪程先后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279篇,出版著作18本。
出版书籍
发表论文
仅收录近年部分,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张洪程作为扬州大学农学与耕作学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从学科培养方案、精品课程建设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目标等,他都亲自进行顶层设计、具体规划和细致编订。他还承担本科生“作物栽培学”“农业标准化”、硕士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进展”、博士生“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进展”等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003至2008年,针对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状况,张洪程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性改革与优化,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互为衔接、有机结合的“三段教学模式”。2008年,他承担的农学入选国家特色精品课程。他参与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编著的《农业标准原理与方法》是中国第一本系统论述农业标准理论的专著,主编的高校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标准化概论》是中国农业标准化方面的第一本高校教材,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才培养
截至2024年4月,张洪程先后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140多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张军是张洪程的博士研究生,也是苏北农技推广战线上唯一一名“全日制”毕业的水稻栽培博士。
张洪程领衔创建了“课堂—实验室—基地—生产田”四位一体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在江苏、安徽、江西省、浙江省等地建立了20多个创新试验基地。此外,为了减轻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张洪程的实验室设立了多个助研岗位,并和团队成员一起拿出15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奖,用于奖励科研业绩突出的学生。
社会任职
社会活动
2024年12月13日,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张洪程同6位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张洪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评)
张洪程自1975年江苏农学院毕业留校38年以来,一直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潜心致力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耕作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工作,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农业部人事劳动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