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松

刘忠松,1963年8月出生,1986年7月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10月获农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1999年8月留学美国。2000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2003年起指导博士研究生。2003年5月担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点领衔人,2004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2005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来源于)

研究方向

1.油菜分子育种-标记和克隆油菜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如黄色种皮基因、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抗菌核病基因,并利用克隆的基因进行油菜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2.油菜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通过种属间远缘杂交培育育种需要的油菜新种质,运用分子标记方法研究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传递规律,并建立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程序。

个人作品

主要论著

1.植物育种理论与方法。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参编第5章、第13章)2.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及其应用。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农业英语简明教程。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自编教材,2001。

3.怎样种好油菜。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参编育种和利用部分)

论文

1.油菜芥甘种间杂交育种程序研究和种质创新。中国作物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作者)

2.芥菜型油菜感温性初步研究。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第一作者)

3.芸芥(Eruca sativa Mill)抗菌核病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737~743。

4.抗除草剂油菜研究及进展。作物研究,2003,17(2):70~72。(第一作者)

5.根癌农杆菌介导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研究。作物学报,2003,29(4):615~620。

6.油菜小孢子培养与双单倍体育种II.影响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杂种胚产量的因素。作物学报,2003,29(5):744~749。

7.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F2和BC1的RAPD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2,35(8):1010~1015。(第一作者)

8.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第40--44页。

9.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2):82~86.(第一作者)

10.甘蓝型油菜显性无蜡粉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6(3):182~184,2000。(第一作者)

11.21世纪初湖南省油菜生产发展趋势。作物研究,14(2):51~52,2000。

12.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二代分离观察。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4):6~10。(第一作者)

13.芥菜型油菜几个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15~18。(第一作者)

14.油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5):14~16,1997。(第一作者)

15.油菜自交不亲和性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探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236~238。(第一作者)

16.具有芥菜型油菜细胞质甘蓝型油菜异质系的培育和研究。见: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第134~139页。(第一作者)

17.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探讨。大自然探索,1995,(1):82~87。(第一作者)

18.芥菜型油菜感光性初步研究。作物研究,1995,9(增刊):69~71。(第一作者)

19.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的主要障碍及其克服方法。作物研究,1995,9(4):1~7。(第一作者)

20.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亲和性及其杂种一代。中国油料,1994,16(3):1~5。(独著)

21.油菜雄性不育的研究。全国首届青年农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81~186页。(独著)

22.甘蓝型油菜玻里玛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化比较。中国油料,1990,12(3):1~5。(第一作者)

23.杀雄剂1号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生化研究。见:官春云主编,油菜生态与遗传育种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1990,第342~351页。(第一作者)

24.油菜细胞质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作物研究,1988,2(4):41~46。(独著)

25.不育花药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2):16~21。(独著)

26.远缘杂交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国外农学:油料作物,1985,(3):1~4。(独著)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代表项目

研究成果

2021年9月7日,湖南农业大学刘忠松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玮研究员团队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有效回答了芥菜疙瘩起源和驯化方面长期存在的科学争议,揭示了芥菜多样性变异遗传基础,为芥菜种质资源利用和基因组选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nxy.hunau.edu.cn.2021-09-09

破译了!我国科学家揭开古老芥菜身世与百变谜团.今日头条.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