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蠕蠕公主
编辑:浩

蠕蠕公主(530年―548年5月6日),郁久闾氏,柔然人,柔然可汗阿那瓌的第二个女儿,她的丈夫是高欢高欢与高澄高澄。

东魏武定三年(545年),蠕蠕公主成为了高欢与柔然和亲计划的关键人物。高欢为了消除西魏与柔然联合的威胁,派遣行台郎中杜弼出使柔然,希望阿那瑰能把蠕蠕公主嫁给高欢的儿子高澄。然而,阿那瑰要求高欢亲自娶公主,以示诚意。最终,在妻子娄昭君、儿子高澄和部下的劝说下,高欢同意迎娶蠕蠕公主。同年八月,蠕蠕公主抵达晋阳,正式嫁给高欢。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按照柔然习俗,蠕蠕公主改嫁给高欢之子高澄,并生下一女。武定六年四月十三日(548年5月6日),蠕蠕公主去世,年仅十九岁。

蠕蠕公主为东魏、柔然之间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自从她嫁到东魏之后,两国在数年之内没有开战。

人物生平

为子求亲

蠕蠕公主生于530年,柔然人,姓郁久闾氏,为柔然可汗阿那瓌之次女。武定三年(545年),西魏意图联合日渐强盛的柔然共伐东魏。为消弭此患,高欢决定与柔然缔结和亲,特遣行台郎中杜弼出使柔然,主动向阿那瑰求娶其女蠕蠕公主,欲纳为世子高澄之妻。阿那瑰提出条件:“必须高欢亲自迎娶才行。”阿那瑰或许是担忧东魏诚意不足,唯恐蠕蠕公主若仅嫁给大丞相之子,会失却尊贵身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时的高欢已年届五十,在他犹豫不决之时,高欢的妻子娄昭君、世子高澄以及骠骑将军尉景均认为,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于是,娄昭君与高澄决定暂且放下个人利益,共同劝说高欢迎娶蠕蠕公主。

正式迎娶

武定三年(545年),蠕蠕公主受高欢之请,其出嫁事宜由高欢派慕容俨至柔然代下聘礼并筹备迎亲。临行前,柔然可汗阿那瑰特意嘱咐送亲的弟弟、公主之叔秃突佳:“待公主诞下我的外孙,你再返回柔然。”

同年八月,蠕蠕公主抵达太原市。高欢因重视两国关系,特在下馆迎接。蠕蠕公主彼时年仅十几岁,爱玩好动,一路手持弓箭,仰天而射。她身为柔然人,弓马娴熟,恰有雄鹰飞过,一箭射落。高欢的小妾尔朱英娥随行在后,见状觉得蠕蠕公主抢了风头,急忙也射箭,却只射下一只乌鸦。高欢见妾室在柔然使臣面前与年幼的和亲公主争风,唯恐秃突佳发怒,忙笑着圆场:“这两位妇人皆有退敌之能。”事后,高欢建寺庙一座,令大尔朱氏出家为尼。蠕蠕公主入住晋阳王府后,娄昭君主动让出正房供其居住。高欢见深爱自己的妻子为求国家安定如此谦让,深感惭愧,遂诚恳向娄昭君致歉。

婚姻生活

蠕蠕公主年岁比高欢小三十多岁,两人年龄差距悬殊,自然缺乏共同语言,公主对能否得到高欢的宠爱并不在意。然而,公主的叔父秃突佳却对此十分恼火,他来东魏时肩负重任,需确保可汗能抱上外孙,为此他一直留在东魏,未返回草原。见高欢对公主态度冷淡,秃突佳面露不悦,对高欢也颇为不客气。后来,高欢患病,见秃突佳满脸怒色,赶忙起身更衣,让人抬着自己前往公主住处。但蠕蠕公主的生活并不幸福,作为两国联姻的工具,她语言不通,性格倔强,鲜少与人交流,终日闷闷不乐,逐渐变得孤僻封闭。武定五年(547年),高欢离世,此时蠕蠕公主嫁给他仅两年。按照柔然习俗,公主改嫁给高欢长子高澄,不久后,两人育有一女。

身死异乡

武定六年四月十三日(548年5月6日),蠕蠕公主去世,年仅十九岁。她的墓志上称呼她为高欢的闾夫人,其以高欢之妾的身份下葬的。

亲属关系

资料:

主要影响

东魏武定三年(545年),高欢向柔然可汗阿那瓌提出和亲请求,阿那瑰遂将次女蠕蠕公主许配给高欢。蠕蠕公主为东魏与柔然的和平稳定贡献颇大,据《北史·蠕蠕传》所载,自她嫁入东魏后,东魏边塞地区得以保持数年安宁,两国相安无事。直至武定八年(550年),柔然仍遣使向东魏进贡。

史籍记载

北史

《北齐书·高乾传附高昂传》

资治通鉴

魏书

相关文物

蠕蠕公主的墓志出土于河北省磁县城南,全名为《魏故齐献武高王闾夫人墓志》,墓志正方形,边长79厘米,志文22行,满行23字,未见志盖。

历史评价

公主性严毅,一生不肯华言。(李延寿 《北史》评)

公主以二八之龄纳于年已五旬的齐献武王高欢,是当时柔然与东魏之间的政治联姻,公主实为和亲牺牲品,嫁至魏不足两年,其夫高欢亡,又一年余公主薨。(刘连香 评)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北史卷十四 列传第二.识典古籍.2025-07-08

蠕蠕公主 .昭君博物馆.2025-07-08

北史卷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识典古籍.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