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超,1981年出生于河南省,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7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硕士与博士学位。天眼查创始人、董事长,中关村高聚人才等。
2008至2012年,柳超任职于美国微软研究院正研究员,主管数据智能团队,在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2012年,柳超回国加入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领导“腾讯搜索”相关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业务。2013年,腾讯控股与搜狗战略合并之际加入搜狗科技,出任首席科学家,组建搜狗数据科学研究院,全面负责搜狗互联网业务的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的前沿研究。2014年,柳超成立天眼查公司。2016年2月16日,柳超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关于柳超创业经历采访;4月8日,柳超出席参加天眼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向媒体展示天眼查的应用场景。2018年3月5日,柳超出席天眼查在京举办战略生长发布会,分享公开数据的价值变现之路。2019年12月2日,柳超在西安市参加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互联网+”模式下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分论坛。2021年7月,柳超出席国际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大会前沿会议 ( KDD Pre-Conference),并发表题为“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所治、为公众所享”的主题演讲2022年,因天眼企服宣告关闭,创始人柳超退出天眼查核心管理团队。
2019年,柳超斩获KDD创业研究奖;2021年,柳超荣获KDD中国技术转化奖;2022年,柳超研究团队获WSDM「时间检验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1年,柳超出生于河南省。1999年,柳超以河南省理工科高考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2003年,柳超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全美计算机专业前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师从大数据领域著名华人教授韩家炜学习。
2007年,在韩家炜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计算机硕士与博士学位。毕业之际,柳超放弃美国高校教职,选择位于西雅图的微软研究院,从事和产品紧密相关的大数据方向的研究,后柳超还被推举为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大数据方向的评委。
工作经历
2008至2012年,柳超任职于美国微软研究院正研究员,主管数据智能团队,期间在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诸多大数据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出版3 本英文专著、5篇国际期刊文章,以及30余篇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文章,共计1300+次独立引用。2012年,柳超回国加入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领导“腾讯搜索”的相关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业务。2013年,腾讯控股与搜狗战略合并之际加入搜狗科技,出任首席科学家,组建搜狗数据科学研究院,全面负责搜狗互联网业务的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的前沿研究。2014年,柳超成立天眼查公司。
创业经历
2016年2月16日,柳超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关于柳超创业经历采访;4月8日,柳超出席参加天眼查举行媒体沟通会,向媒体展示天眼查的应用场景;5月20日,柳超出席参加天眼查联合国际数据挖掘协会中国分会(KDDChina)举办的“丹佛掘金队公开大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论坛,并接受华夏时报采访;5月25日,柳超出席参加第二届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并接受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采访;7月,柳超出席参加中国互联网大会,并接受采访;8月,柳超参加大数据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金融风险控制:从孤立到连接,从已知到未来”主题演讲。
2018年3月5日,柳超出席天眼查在京举办战略生长发布会,分享公开数据的价值变现之路;11月,柳超出席参加在京举行天眼查共生战略媒体沟通会。2019年12月2日,柳超在西安市参加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互联网+”模式下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分论坛。2021年2月,柳超就透过数据洞见世界,接受经济日报采访;7月,柳超出席国际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大会前沿会议 ( KDD Pre-Conference),并发表题为“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所治、为公众所享”的主题演讲。2022年1月,柳超出席华为云&华为终端云服务创新峰会,天眼查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云云协同”;同年,因天眼企服宣告关闭,创始人柳超退出天眼查核心管理团队。
社会活动
2016年10月25日,天眼查创始人董事长柳超到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访问交流。
2017年5月4日,北京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北京大学创业校友企业参观”第251期到天眼查访问,柳超接待北京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一行,领大家参观公司HR洽谈区创业公司特色办公室,并分享了创业经历和公司的建立初衷、经营理念、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
2023年6月28日,柳超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毕业典礼上,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题为《公平看清世界、阳光探索人生》的主题演讲。
人物观点
(一)公开数据是最有价值的。”从数据动作和价值创造来看,公开数据比私有数据有更高的用户价值创造空间。在产品化阶段,公开数据由于不存在“数据孤岛”问题 ,通过深度挖掘和连接,能产生更高的用户价值。
(二)数据并不是只在非公开的情况下才有价值,公开的数据依然能够挖掘出很大的价值。大数据挖掘主要是企业基于非公开的数据进行挖掘,基于公开数据的大数据挖掘尚未出现实力较强的公司。柳超认为,是因为市场参与者对于大数据挖掘还不够有信心,所以依赖数据来源的唯一性作为自身的“防火墙”;而十年科研经验告诉他,不应该盲从别人的观点,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往往是真正价值和未来潜力的所在。
(三)基于公开、合规信息,使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将几百种维度商业信息呈现在平台上。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以查询到精确的企业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建立信任的成本。投融资机构可以更好地实施普惠金融,助力诚信社会建设。
(四)大数据的魅力在于连接,对于广谱平台来说,它的意义在于建立可信连接。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才刚刚开始。相信技术的力量,把其转化为产品能力,使数据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所治、为公众所享。
(五)大数据等技术可以让人们公平地看清这个世界。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公平,将数据公开以便所有人都能访问;二是降低使用门槛,让小白用户简单地洞察数据背后的意义。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2019年4月16日,柳超因在华为应用市场天眼查app下载界面应用介绍中对外宣传,天眼查是财政部所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从而被北京海淀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天眼查10万元。
人物评价
从开封市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柳超一直强调自己不是“学霸”“天才”,只是比别人更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伴随他成长至今,成为天眼查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新京报评)
柳超创业项目“天眼查”借助国家公开数据,通过研发核心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受惠于政府、服务于人民,增强了信息的透明性,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有效助力诚信社会建设。(人民日报评)
在这看似谦逊的措辞背后,记者看到他对于所选道路的坚定和自信。没有上市的承诺,没有收益的承诺,但是你分明能从这样一位学者企业家的言语中感到一种力量,并产生一种期望:看到事物的规律并坚守自己的道路,这样的企业能够在迭起的产业浪潮中走得更远。(记者何方竹评)
柳超和许多海归一起,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开创者和创新者,共同组成了社会发展的“智力动车组”。(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