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忠,男,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汉川,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中科院物理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忠着重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利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通过计算和模拟的手段来探索微观系统的物理规律,研究新奇量子现象,预测新型量子材料。2003年4月,方忠全职回国加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04年,方忠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其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方忠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12年6月7日,方忠在物理所新领导班子宣布大会上被宣布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6月,方忠任物理研究所所长。2019年,方忠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截至2024年12月,方忠带领团队研究了4万多种无机化合物材料,并从中发现8000多种拓扑材料。
2008年,方忠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同年,方忠获得“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ICTP Prize)。2012年8月,方忠获得2012年度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同年8月10日,方忠研究员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24年6月,方忠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获得2023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11月19日,方忠获得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0年7月,方忠出生于湖北汉川,1984年考入湖北省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就读高中,1987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华中科技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后于1991年、199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年至2003年,方忠先后在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筑波)、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2003年4月,方忠全职回国加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04年,方忠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其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方忠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量子调控重大研究计划”研究项目;2008年,方忠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同年,方忠获得“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ICTP Prize)。
2010年,方忠获得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C. N. Yang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年获得“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杨振宁奖”;2011年,方忠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12年6月7日,物理所新领导班子宣布大会召开,方忠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任期5年)。同年8月,方忠获得2012年度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同年8月10日,方忠研究员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14年,方忠获得高被引科学家奖和最具国际引文影响力奖,2015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九大闭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方忠(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长)获得首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2017年6月,方忠任物理研究所所长。2018年7月,方忠所长被聘任为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9年1月17日入选爱思唯尔 (Elsevier) 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年年11月19日,入选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并于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1月17日,方忠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24年6月,方忠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荣获2023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11月19日,在北京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方忠获得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截至2024年12月,方忠带领团队研究了4万多种无机化合物材料,并从中发现8000多种拓扑材料。
2025年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部分政协委员受邀接受采访。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回应年轻人关于物理基础研究枯燥性及未来前景的提问时表示,物理学研究不枯燥,反而充实并带来成就感与幸福感。他强调物理学之美,指出物质世界可用少数基本规律描述,蕴含美妙原理。方忠还提到物理学研究的实用价值,如晶体管、激光器等技术均源于物理基础研究。他举例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推动AI发展的物理学原理应用,证明物理学与AI紧密相关。关于物理学未来,方忠称中国在物理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推动了新质生产力提升,如高温超导、拓扑物态、量子科技等。他透露中国正建设大科学装置以拓展物质科学研究能力,并坚信中国物理学基础研究将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研究领域
着重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利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通过计算和模拟的手段来探索微观系统的物理规律,研究新奇量子现象,预测新型量子材料。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2021年6月21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科生毕业典礼,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在华科的求学经历,勉励学弟学妹志存高远,心系国家。同时,方忠的女儿小方也于2021年从华科大本科毕业并留校读研,继承了他对母校和科研的热爱,他也希望他另一个孩子也能考上华科大。
发表论文
截至2020年4月,方忠共发表SCI论文190篇,他引25000多次(其中16篇的单篇他引超过500次),H-因子70,是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方忠长期致力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通过发展特色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在自旋轨道物理研究,特别是拓扑电子态理论与计算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工作。他通过计算预言了若干重要的量子效应和材料体系,并被实验证实,推动了学科发展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国际进展。
学术交流
截至2019年11月,方忠先后应邀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美国材料学会秋季会议、Psi-K计算物理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方忠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两次,突出贡献者)。
人才培养
截至2025年3月,方忠已培养博士生10余名。
团队建设
2017年,方忠所在的“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突出贡献团队称号。
教育谏言
2017年,方忠在《光明日报》撰文《三大要素保障人才潜心科研》,在文中他指出:需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引导人才踏实做事;坚持不问出身、公平竞争,以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保护兴趣和好奇心;形成以科研为重心、以人才为中心的管理服务体制,尽量不要“骚扰”人才。
社会活动
2019年1月9日,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建设运行管理委员会方忠主任向建设运行管理委员会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学术委员会向涛主任向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随后,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方忠研究员从任务承担、成果产出、体制机制建设、未来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汇报了中心工作。
2021年1月20日,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院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明等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方忠院士从基本情况介绍、代表性成果产出、年度开展工作、未来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汇报了中心年度工作。
2021年4月7日至10日,第一届应用物理论坛暨第三期物理思想战略研讨会于溧阳市举行。本届应用物理论坛由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院士担任主席,论坛涵盖了弱场探测、自旋电子学、新型信息载体、拓扑物态、拓扑与低维材料光学、复杂物理系统、超导器件与高频响应、热电及固态制冷、复杂结构材料物理、极端条件物理与技术等10个主题。
获得荣誉
教育奖励
2019年、2020年,方忠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荣誉表彰
人物评价
方忠在反常霍尔效应的起源问题的理论与计算研究,以及在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自旋和轨道相关物理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度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奖评)
方忠在拓扑物性计算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美国物理学会评)
方忠着重于新奇量子现象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和国际上计算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他们开拓理论前沿、发展计算方法,在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前沿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周光召基金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