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笠贞之助(英文名:Teinosuke Kinugasa,日文名:きぬがさ ていのすけ,1896年1月1日—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龟山市本町。日本昭和时期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制片。
1917年,衣笠贞之助成为日活株式会社向岛屿摄影所的专属旦角演员(男扮女装)。1918年,他首次出演《七颜色戒指》,之后的五年里,陆续参加过一百三十多场演出。由于旦角不再被需要,衣笠开始朝导演方向发展。1920年,衣笠贞之助导演第一部影片《妹妹之死》上映。1926年至1958年期间,执导拍摄了多部电影。其中新感觉派无声电影《疯狂的一页》(1926年),被收入日本名片200部,并获1926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四名;运用蒙太奇技巧的《十字路口》(1928年)是首部在美国公映的亚洲影片。衣笠贞之助在1928年至1930年曾到德国和苏联学习,回国后拍摄的有声电影《忠臣藏》于1932年在日本上映,其在片中运用了爱因斯坦的“对位法”理论,该片的声音呈现效果非常清晰,是日本早期有声电影的里程碑影片。
1952年3月20日,衣笠贞之助执导并编剧的剧情《大佛开眼》在日本上映,次年,该片获得第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53年10月31日,衣笠根据菊池宽名著改编的影片《地狱门》上映。该片在荣获多项奖项,包括坎城影展获得首奖、第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1958年11月29日,他编导的剧情片《白鹭》在日本上映,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82年2月26日,衣笠贞之助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衣笠贞之助生于日本三重县龟山市的烟草商家庭。因为衣笠贞之助的母亲喜欢喜剧,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去看戏,因此喜欢戏剧,并从小就立志当演员。另一方面,在小学毕业后所上的私塾里,老师常提早结束英文课而把《忠臣藏》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也对此乐此不疲。在进入新派剧团当演员之前,他也喜欢阅读《演艺画报》之类的书籍,对戏剧怀着无限的憧憬。衣笠贞之助离家出走进入剧团,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之间,以旦角明星活跃于戏剧界。
演艺经历
1909年-1927年
1909年,衣笠贞之助以久石让为名在爱知县一宫的歌舞技舞台上首次登场,之后在数个剧团中转。1917年,衣笠贞之助以旦角身份(男扮女装)在日活株式会社向岛屿摄影所,成为其专属演员。1918年,衣笠贞之助首次出演《七颜色戒指》,之后五年参加过一百三十场次的演出。由于影坛起用女演员,旦角不再被需要,于是衣笠贞之助朝导演方向发展。1920年,衣笠贞之助导演第一部影片《妹妹之死》上映。在1920年至1926年期间,衣笠贞之助完成了将近39部作品。参与演出了19部作品,导演30部作品,前几年参演作品较多,后几年执导作品为主。这段时间衣笠贞之助从演员转入导演,陆续拍摄电影。1926年9月24日,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恐怖片《疯狂的一页》在日本上映,此片根据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说改编,衣笠贞之助在其中做了前卫的尝试,放映时使用无字幕无声片的形式放映,由演员德川林梦声在一旁解说。衣笠贞之助在片中融入当时世界电影最前卫的德国表现派的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影片却把犹太系德国电影特有的对于猎奇影像的偏爱、强烈的黑白对比、在黑暗中用微光照射出的浮雕式影像的偏爱、没有救赎的剧情的偏爱等融合在一起。衣笠贞之助是电影界的元老也是新感觉派电影的创始人该片是日本电影史上新感觉派电影里程碑式的名作。曾被收入日本名片200部,并获1926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四名。1927年,衣笠贞之助执导的《勤王时代》《火食鸟》《黎明的勇士》影片先后在日本上映。
1928年-1950年
1928年,衣笠贞之助创立了"衣笠电影联盟",5月11日,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古装片《十字路口》在日本首次上映,并于6月4日在美国纽约上映,是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亚洲影片。该片运用风格化的照明、布景和蒙太奇技巧,是一部充分尝试最尖端电影技巧的实验性艺术作品。电影拍摄完成后,衣笠贞之助带着拷贝远渡欧洲,在柏林的电影院上映并受到好评,该片是日本电影第一次在海外受到评价。衣笠贞之助在1928年至1930年曾到德国和苏联旅行,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他学习谢尔盖·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工作方法,接触了蒙太奇理论。1931年5月5日,衣笠贞之助执导的剧情《黎明以前》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一个女人沦落风尘的故事。
1932年,衣笠贞之助执导的有声电影《忠臣藏》在日本上映,其在片中运用了爱因斯坦的“对位法”理论,并且该片的声音呈现效果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当时有声电影尚未在日本普及,该片属于尝试作品,是日本早期有声电影的里程碑影片。1935年,由衣笠贞之助执导的剧情片《雪之丞变化 第一篇》在日本上映。1936年,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电影《雪之丞变化 解决篇》在日本上映。1937年至1950年期间,衣笠贞之助陆续执导、编剧了多部作品,包括《大阪之战》《人肌观音》《蛇殿下》《川中岛会战》《前进独立旗》《甲贺屋敷》《杀人者之颜》。
1951年-1976年
1952年3月20日,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剧情《大佛开眼》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被雇来竖立一尊巨大的佛像,反对这尊雕像的人试图利用这位艺术家的女朋友来阻止他完成这座雕像。次年,该片获得第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53年10月31日,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剧情片《地狱门》在日本上映,该片是衣笠贞之助根据菊池宽名著改编的影片日本大映电影公司拍摄的第一部伊斯曼彩色片。该片在该片利用大小道具并结合日本院内建筑融入,有效的运用镜头拍摄,使该片发挥了日本传统戏剧美学的造型家的特色。凭借该片荣获坎城影展获得首奖、第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奖等多项奖项。
1995年,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电影《汤岛白梅》在日本上映,该片改编自日本文学巨匠泉镜花的作品《妇系图》。1957年,由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电影《源氏物語 浮舟》在日本上映。1958年11月29日,衣笠贞之助执导、编剧的剧情《白鹭》在日本上映,次年,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60年10月18日,衣笠贞之助参与编剧的动作片《大菩萨岭》在日本上映。1961年5月17日,衣笠贞之助参与编剧的动作片《大菩萨岭 完结篇》在日本上映。1963年1月13日,衣笠贞之助参与编剧的剧情片《雪之丞变化》在日本上映,该片根据三上於菟吉同名原著改编。次年,该片获得每日电影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殊荣。1976年6月12日,衣笠贞之助参与编剧的剧情《春琴抄》在日本上映,该片改编谷崎润一郎的同名小说。截至2023年11月,该片在豆瓣评分为7.8分。
人物逝世
1982年2月26日,衣笠贞之助逝世。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制片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参演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参演纪录片
以上参考资料:
其他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作品荣誉表
人物评价
导演衣笠贞之助平生执导过118部电影(多为时代剧),是第一个在影片中由人物自己叙述自我的故事从而在电影中创造了一种个人的感受世界。他在运用倒叙手法和创造视觉气氛方面也是一个先驱者。(《时光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