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区域面积120.72平方千米,包括陆家嘴、保税区、金桥、张江和世博地区等五大片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为了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2021年4月15日上午,上海港综合保税区颁证揭牌。2023年9月,一台用于工程机械的进口再制造发动机运抵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也标志着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顺利落地。
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同一区域挂牌前20年的2.35倍。浦东新区累计新设外资项目18691个,累计外资注册资本2172.74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749.94亿美元。
历史沿革
1990年4月18日,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浦东新区开始成为连接国际商贸的关键节点。1992年,伊藤忠商事领到外高桥保税区首张外资企业营业执照,所设立的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企业。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任,交给了浦东新区。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并宣布增设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位于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7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4年9月28日,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复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设立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内第一家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基地将依托自贸区就版权保护、版权贸易、版权与金融和文化的对接等领域进行探索,进一步发展上海版权产业。11月13日,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上海)揭牌仪式暨201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授权交易会开幕式在自贸区举行。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扩展区域包括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4月2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的通知》,正式宣布上海市开展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可按相关要求向区内及境外主体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金融服务,标志着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的正式启动。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成立后的临港新片区,陆续启动了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东方芯港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初步建立了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成功搭建了“6+2”产业体系,6个核心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此外,还有氢能、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
2021年4月15日上午,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颁证揭牌,标志着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转型升级为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
2023年7月28日,以“创新·发展·引领”为主题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创新示范园开园仪式暨首届长三角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沪举行。9月,一台用于工程机械的进口再制造发动机运抵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也标志着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顺利落地。
地理环境
上海自贸区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内,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展区域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其中,陆家嘴街道金融片区,共34.26平方公里,东至济阳路、浦东南路、龙阳路、锦绣路、罗山路,南至上海中环线,西至黄浦江,北至黄浦江。金桥开发片区,共20.48平方公里,东至外环绿带,南至锦绣东路,西至杨高路,北至巨峰路。张江高科技片区,共37.2平方公里,东至外环线、申江路,南至外环线,西至罗山路,北至龙东大道。
主要功能区划
综述
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是率先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的空港型综合保税区。依托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和世界第三大货运空港的优势,已形成融资租赁、空运亚太分拨中心、跨境电商、航空维修、高端消费品保税展示、快件转运中心等临空功能服务产业链。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前身是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也是国内首家实施“区港联动”的试点区域。已形成跨国公司面向东北亚的出口采购中心和有色金属、IT零部件进口分拨基地,未来将以整合优化为重要发展契机,进一步提质、升级、开放、创新,积极拓展国际中转集拼、全球分拨中心、进口汽车展销、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等功能业态。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目前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依托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优势,联动森兰区域,已形成以国际贸易、高端制造和现代物流为主的功能集聚区,全力打造要素资源高度集聚,充分畅通、广泛辐射的自由贸易枢纽城。
金融片区
陆家嘴街道金融片区包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博前滩地区。陆家嘴金融片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端服务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现代商贸集聚区。这里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监管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世博前滩地区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打造成总部经济、航运金融、文化体育旅游业、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开发片区
金桥开发区于1990年成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已经成为上海市的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这里将以创新政府管理和金融制度、打造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培育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高科技片区
张江高科技片区是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这里将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度联动, 提升张江园区创新力,重点在国家科学中心、发展“四新”经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人才高地和综合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探索创新。
世博片区
世博片区整片区域以“秀外慧中”为基,以“多彩世博、精彩演艺”为韵,打造“最美”的世界会客厅。世博地区文化场馆布局沿黄浦江东岸世博岸线自北往南,形成梅奔文化中心、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大歌剧院、马术中心、信德文化中心等一系列高水平文化设施矩阵,世博地区座席数将突破6万个,规模上接近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汇聚具有世界水准的具备“首次”属性的音乐会、演唱会、赛事、新品发布会等。浦东世博地区坐落于上海城市核心滨水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
经济
自2019年8月20日挂牌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动了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实施上飞制造“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为代表的“主分区”制度,全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运行,成立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首家跨国金融集团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汇丰金科;在全国率先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业务机构并开展涉外仲裁业务。2020年,临港实到外资5.2亿美元,2022年增长到20.4亿美元。为提升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挂牌至今,累计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2万亿元,跨境外币结算量超400亿美元。前沿科技产业累计签约项目近500个,涉及总投资超6000亿元。2023年1—6月,临港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2%,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7.5%。
政治
组织架构图
管理层
截至2025年1月
社会事业
科技
截至2022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签约项目1196个,总投资超6500亿元。其中,前沿科技产业累计签约项目超300个,涉及总投资约4200亿元。在300多个前沿科技产业重点项目中,百亿级特大项目6个,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格科微电子、闻泰等;超十亿级项目105个,占比超过31%,十亿级以上项目投资额占比超80%。前沿科技产业已成为临港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成为临港发展的源动力。2022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上海车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杰瑞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一体化车路协同出行模式,使无人驾驶小巴得以在创晶科技中心园区穿梭摆渡。
教育
截至2022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基本形成多样化教育服务体系,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校和幼儿园48所。其中,幼儿园15所、中小学27所、中职校1所、普通高校5所,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建桥学院。另有中央美术学院中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2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明珠、建平、冰厂田、耀华、世外等优质教育资源。该区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市一级幼儿园占比71%,冰厂田、东方等优质教育集团办园覆盖率达20%。共有中小幼在编教师2500余人,引进特级教师(正高级)3名,培养正高级教师1名,流动特级校长2名、特级教师1名。
文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上海天文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临港演艺中心、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等文化地标,其中,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是全球首个数字化沉浸式图书馆,也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永久会址,该馆汇聚了新能源、智能传播、数字科技、AR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有chatGPT等各种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建设相关的前沿科技阅览资料。此外,该区的首批影视文化项目东方明珠数字影视制作基地,于2021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并计划于2024年投入运营。2023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成功举办了多项文体赛事及活动,包括《永劫无间》全球电竞职业联赛、城市高校棒球精英赛、斯巴达勇士儿童赛、悦动滴水湖十千米竞速赛、北岛露营记等。
公共交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公共交通的骨干为中运量公交网,临港中运量交通规划共6线成网,全网线路总长约105千米。截至2023年8月,已开通运营三条线,分别为临港中运量1号线、临港中运量2号线和临港中运量3号线。临港中运量1号线于202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该线路是国内首条采用磁感导向的数字轨道,线路范围为滴水湖站鸿音广场站,总长度21.7千米;临港中运量2号线于2022年10月28日试运营,该线路是国内首条应用氢能源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线路范围为水华路站-滴水湖站,线路全长8.7千米;临港中运量3号线于2023年7月进入初期运营阶段,该线路是应用氢能源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线路范围为草萱路站-飞渡路站,线路全长10.2千米。此外,在“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常规公交线路总数将达到91条,其中27条对外干线、21条区间线和43条区内线,总里程达到965千米,主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海外机构
洛杉矶
美国洛杉矶代表处(Los Angeles Office, USA)
地址(Address): 70 south lake avenue,suite 1010,Pasadena, 91101
首席代表(Chief Representative):余敏(Yu Min)
电话(Phone):001-213-625-1890
传真(Fax):001-213-625-1935
电子邮箱(E-mail):yunmin@
以上参考资料
伦敦
英国伦敦办事处(London Office,UK)
地址(Address): Room 211,68 Lombard Street London EC3V 9LJ
首席代表(Chief Representative):董涛(Dong Tao)
电话(Phone):0044-20-76268088
传真(Fax):0044-20-78682002
电子邮箱(E-mail): dongtao@
以上参考资料
法拉克福
德国法兰克福办事处(Frankfurt Office, Germany)
地址(Address): MainzerLand straBe 49,60239 ,Frankfurt am Main,Germany
首席代表(Chief Representative):潘燕(Pan Yan)
电话(Phone):0049-69-30855017
传真(Fax):0049-69-30855163
电子邮箱(E-mail):panyan@
以上参考资料
哥德堡
瑞典哥德堡办事处(Gothenburg Office, Sweden)
地址(Address): 14F,Lilla Bommen 1,41104,Gothernburg,Sweden
首席代表(Chief Representative):潘燕(Pan Yan)
电话(Phone):0046-31-158688
传真(Fax):0046-31-158788
电子邮箱(E-mail):panyan@
以上参考资料
大阪
日本大阪事务所(Osaka Office, Japan)
地址(Address): ATC-ITM-5-M-2,2-1-10,Nanko-Kita,Suminoe-ku,Osaka 559-0034JAPAN
首席代表(Chief Representative):刘刚
电话(Phone):0081-6-6569-1520
传真(Fax):0081-6-6569-1521
电子邮箱(E-mail):liugang@
以上参考资料
东京
日本东京事务所(Tokyo Office, Japan)
地址(Address):日本国東京都千代田区丸の内1-8-3丸の内トラストタワー本館20階 (Level 20, Marunouchi Trust TowerMain, 1-8-3 Marunouchi Chiyoda-Ku, Tokyo,Japan)
首席代表/所长(Chief Representative):叢佳(ソウカ)
电话(Phone):03-5288-5250
传真(Fax):03-5288-5255
电子邮箱(Email):sophiasooka@
以上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战略意义
中国国务院在2013年9月18日,正式批准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的名称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中国为开头,以试验区三个字为结尾,明确表达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它并不是普通的特殊经济区,并非是地方性经济区域的建设,而是国家战略的要求。国务院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对试验区提出了在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模式创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经验积累的总体要求,并且也提出了五个主要任务,分别是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转变贸易方式、深化金融领域创新和开放、扩大投资开放领域和完善法制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