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雪儿(Maria Schell),全名玛丽亚·玛格丽特·安娜·谢尔,1926年1月15日出生于维也纳,2005年4月26日逝世于维也纳,是一位杰出的奥地利瑞士女演员。她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德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其深情的表演风格和对角色的精湛演绎而闻名。玛丽亚·雪儿的演艺生涯跨越了剧院和银幕,她在苏黎世、柏林、维也纳等地的剧院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历,并在1942年瑞士电影《崩塌》中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玛丽亚·雪儿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母亲玛格丽特是一位女演员,父亲赫尔曼·费迪南德·谢尔是一位瑞士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药店老板。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雅威教徒。玛丽亚是演员马克西米连·谢尔、卡尔·谢尔和伊玛库拉塔“伊米”·谢尔的姐姐。1938年“安schluss”后,她的家人搬到了瑞士的苏黎世。在那里,玛丽亚·雪儿开始接受商业培训,但很快她的兴趣转向了表演艺术,并在与瑞士演员和导演西格弗里特·斯泰纳相识后进入了电影行业。
职业经历
玛丽亚·雪儿的电影处女作是斯泰纳1942年的电影《Steibruch》,与著名瑞士演员海因里希·格雷特勒共同出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在1948年的电影《吹号的天使》中获得了她的第一个主演角色,该片由卡尔·哈特尔执导。她的情感表演赢得了同事奥斯卡·沃纳给她起的绰号“Seelchen”(小灵魂)。1954年,她因出演赫尔穆特·考特纳的战争剧《最后的桥梁》而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奖。1956年,她凭借《热瓦兹》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并且该片也被提名为最佳外语电影奥斯卡奖。
在好莱坞,玛丽亚·雪儿与尤尔·布林纳会面,后者敦促她出演《卡拉马佐夫兄弟》(1958年)中的格鲁申卡一角。她还与加里·库珀合作出演了《吊树》(1959年),与格伦·福特合作出演了《西马龙》(1960年)。其他著名的电影角色包括《白夜》(1957年)、《罗丝·贝恩德》(1957年)和《超人》(1978年)。她在续集《田野上的百合花》中扮演了圣母玛利亚修女,并在电视节目“我的线索是什么?”中作为神秘嘉宾出现。1970年,玛丽亚·雪儿与克里斯多福·李合作出演了耶稣·弗朗哥执导的《血腥法官》。
个人生活
玛丽亚·雪儿结过两次婚,首先是与电影导演霍斯特·哈赫勒(1965年离婚),其次是与导演维特·雷林(1986年离婚)。她与第二任丈夫的女儿,女演员玛丽·特蕾丝·雷林(1966年出生),曾与巴伐利亚州剧作家弗朗茨·克罗茨结婚,并育有三个孩子。玛丽亚·雪儿曾在媒体和互联网上以家庭主妇的身份出现(《如果猪会飞》2004年)。她承认在1960年与格伦·福特在拍摄电影《西马龙》期间进行了一段充满激情的恋情,福特的儿子彼得在他2011年的传记《格伦·福特:一生》中证实了她的故事。1981年,玛丽亚·雪儿送给福特一只名叫俾斯麦的腊肠犬,这只狗成了他最喜欢的宠物,也是他晚年生病卧床时的一个不断的慰藉。在这只狗去世后,他将其火化,并要求在他去世时将其骨灰与他一起埋葬,而在2006年福特去世时,这个愿望得以实现。玛丽亚·雪儿的最后几年被她的健康问题所笼罩,她曾在1991年尝试自杀,并多次中风。她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她哥哥马克西米利安的纪录片《我的妹妹玛丽亚》(2002年)的首映式上,两人都因此获得了“小鹿奖”。玛丽亚·雪儿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卡林西亚州普赖滕内格偏远村庄中隐居,直到2005年4月26日因肺炎去世,享年79岁。她去世后,她的哥哥发表了一份声明,部分内容如下:“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她默默地忍受着,我从未听她抱怨。我钦佩她。她的死对她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我来说不是。她是无法替代的。”
荣誉与奖项
玛丽亚·雪儿在她的演艺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小鹿奖(1951-1957年,1987年,200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后的桥梁》荣誉提名(1954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热瓦兹》获得沃尔皮杯(1956年)、金银布拉沃奖(1957年和1958年)、德国功绩十字勋章(1974年)、德国电影奖,德国电影业多年优秀工作金奖(1977年)、联邦德国大功勋十字勋章(1980年)、金相机奖(1983年)以及奥地利科学与艺术(2002年)。她的贡献和影响力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